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但该制度仍存在缺陷,很多情况下对经营者的威慑不足,也难以激励消费者维权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本文将分析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立法需求探讨如何加以完善,为我国《消法》的修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贾淑英 《证据科学》2002,9(3):152-153
本人从2001年8月24日的中国消费网看到一篇题为<患者受欺诈,获得双倍赔>的报道.该报道介绍说:发生在辽宁省某市的两起医疗纠纷案件,经由人民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规定,判决医院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同时依据<消法>第 49条的规定判决医院双倍返还手术费.这两个案件的判决在当地开了医疗过失双倍赔偿的先河,被消费者保护团体认为是一种创新,"既拓宽了<消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范围,加大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力度,也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了新的渠道,值得提倡." 本人认为, 虽然医疗过失责任能否适用<消法>尚存争议,但根据<消法>第49条规定的适用条件,医疗过失责任不能适用<消法>第49条规定却是非常明确的.因此,法院适用<消法>第49条判决医院双倍返还手术费是错误的.本文将结合上述两个案例,具体阐明医疗过失责任不能适用<消法>第49条规定的法理.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的民法史上,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49条已成为影响最大、争议也最大的法律条款之一,而且这种争议仍在继续。为求得对《消法》第49条的正确理解和适用,根据三年多的理论与实践,笔者拟谈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陈玉峰 《法人》2013,(10):20
《消法》大修备受关注,作为消费者更多的是关注自身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经营者,他们更期待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但时隔近20年后的修改,谁会是真正的受益者?2013年4月底,已施行近20年的《消法》启动大修,备受关注。据了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4月23日至25日),《消法》修正案进行了首次审议。8月26日,《消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二次审议稿在初次审议稿的基础上,对20多处条文再次作了修改,进一步加大了保护消费者的力度。1993年10月31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通过,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成为了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中的几大误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岩 《法学杂志》2001,22(1):27-2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实施已经6年了,它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净化市场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市场经济下的法制建设。由于消费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发性,使人们对《消法》的实施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一、《消法》的定性与定位《消法》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消费活动的法律仍属于私法的范畴,它是民法和合同法的特别法,调整的仍然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主体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是针对消费者和经营者地位悬殊,消费者处于弱者地位,从立法上明确二者地位平等、权利对等。尽管从名称上看《消…  相似文献   

6.
医疗过失责任不可适用《消法》第49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人从 2 0 0 1年 8月 2 4日的中国消费网看到一篇题为《患者受欺诈 ,获得双倍赔》的报道。该报道介绍说 :发生在辽宁省某市的两起医疗纠纷案件 ,经由人民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规定 ,判决医院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同时依据《消法》第 49条的规定判决医院双倍返还手术费。这两个案件的判决在当地开了医疗过失双倍赔偿的先河 ,被消费者保护团体认为是一种创新 ,“既拓宽了《消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范围 ,加大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力度 ,也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了新的渠道 ,值得提倡。”本人认为 ,虽然医疗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7.
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购买、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务等生活消费。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该修正案对于实践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各项情形予以明确规定,修改或是新增相应条款,强化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对于患者是否属于消费者,医患纠纷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目前在学术界及实践中尚存在一定争议。从消费者的定义判断以及出于保护作为相对弱者的患者,患者应当属于消费者,医患纠纷可以适用《消法》。但由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消法》适用于医疗消费纠纷体事项有一些特别之处,包括:医疗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在医疗消费中受一定限制,《消法》第49条惩罚性赔偿规定在医疗消费中可以适用,《消法》与相关法律规范的选择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颁布施行,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现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没有法律责任的法律无异于空头支票。《消法》第七章专门规定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使《消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得到切实的落实。法律的规定为消费者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有力的斗争武器,对于执法部门更好地运用有关法律规定制裁在消费领域内发生的侵害消费者的现象与行为有着积极的…  相似文献   

10.
王卫国  吴民许 《中国法律》2010,(5):2-5,56-59
已经实施1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修订,已于2008年10月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此次修订将针对《消法》实施以来经济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和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其中,对金融服务等新领域中消费者保护需求的回应,将是《消法》修订者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伴随“王海购假索赔现象”的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经营者及各级执法机关的普遍关注.《消法》第49条对商业欺诈行为所设定的罚性赔偿责任,一直是社会上、行政执法上及司法审判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对其理解及适用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工商行政管理机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消费者这一概念是与经营者相对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消费者”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 ,而不应当包括单位 ,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应当受合同法调整。不能够以购买的物品是否属于生活消费品作为判断是否为“生活消费”的标准 ,判断是否“生活消费”也不应考虑购买者的目的与动机。关于医疗纠纷能否适用《消法》的问题 ,应当肯定医疗关系是一种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符合《消法》适用于商品、服务两类消费关系的规定要求。但对于医疗关系 ,并不一定要适用《消法》第49条的规定对患者的权益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刘武俊 《政府法制》2013,(16):10-11
近日,实施近2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迎来大修,消法修正草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首次提交审议。我们每个人无论职业身份差异都拥有同一个角色——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消法是一部与我们每个人的权益都休戚相关的重要法律,消法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伞。消法这把破损不堪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伞,该尽快打上法律的补丁。  相似文献   

14.
《消法》颁布实施近二十年来迎来首次修改。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在进一步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意见征集截至日期为5月31日。此前,4月23日至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消法》(草案)]进行了一审。与原《消法》相比较,修正案草案由55条增至60条,共修改了27处。与现行法律案8章55条的篇幅相比,草案新增条数约占现行法律案的"半壁江山"。1993年,我国颁布《消法》,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形式全面确认消费者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对维护社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围绕《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一些媒体和学者,就“知假买假索赔行为”是否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保护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依照《消法》相关规定,知假买假索赔行为不是“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行为,因而不受《消法》保护。这本来是明白无疑的道理。但是,有的论者却将它等同于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行为,强行列入《消法》的保护范围。《为知假买假索赔行为正名》一文(原载《法制日报2002年7月18日一版,以下简称“为文”),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乍看“为文”,理…  相似文献   

16.
张妍 《法制与社会》2013,(12):237-238
本文从消费者主体资格及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两个方面探讨知假买假情形下是否能适用《消法》第49条的惩罚性赔偿规则;从《消法》、《合同法》及法制理念方面否定知假买假行为。  相似文献   

17.
吴意  平达 《中国律师》2013,(6):20-24
消费者权益保护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既是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政府和公共团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内容。1994年1月开始施行的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为《消法》),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  相似文献   

18.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事侵权责任形式。在我国的民事立法中也有相关的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49条中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这一规定就是《消法》根据《民法通则》中“赔偿损失”这一民事责任承担的基本形式要求,结合发生在消费领域中较为常见和普遍的利用欺诈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而专门规定的加罚性加重处罚。该项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购物环境中,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及知情权都因网购的非现场性而面临更大威胁。为了填补法律空白,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从而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增设第25条规定了网购消费者的7天后悔权制度。消费者对不属于除外范围的不同商品可无理由退货,但需保持商品完好,且要自行承担退货运费。这一制度的出台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大进步。然而,立法在后悔权适用范围、完好标准、退货运费分担上还存在不明确或者不合理之处,还需进一步摸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是事实,普通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将是自身权益的保护。客观上消费者面对的可供选择的对象范围扩大,老百姓将成为入世最大的受益者。在我国现行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为依法有效的维护国内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势在必行。需明确“消费者”概念的界定问题我国《消法》对“消费者”这一概念的界定不明确。仅仅以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在附则中将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农民视为消费者,在特定情况下,将购买用于单位成员集体消费的日用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