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生在闽西北某小县,那里至今还没有一个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可以十分肯定地说,那个小县能说出我国有几个民主党派的人绝对是不多的,能够准确说出各党派名称的人则更是凤毛麟角!但是,我却可以十分肯定地讲,那里知道中国农工民主党的百姓一定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2.
叶静 《理论月刊》2013,(3):105-106
近年的中英文诗歌翻译研究主要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使得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相反,原诗作者的地位则被忽略.本文就如何看待原诗作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如何把握并协调在翻译这一文学活动中,原作者、译者及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翻译诗学观念,认为在充分把握原诗作者的诗学观及其在具体诗歌中体现方式的基础上,译者在译语中应用相应的策略将原诗作者的语言观、美学观、政治观等诗学观完整地再现出来.这种翻译诗学观念能积极主动地使作者、译者及读者三者之间视界融合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文化沟通的一条重要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界关于诗歌翻译的研究大都是非系统的。而关于诗歌翻译美学的研究,往往又是人云亦云、重复研究或模仿研究,因此,研究成果也多为零星的论述。"翻译移民理论"更适于应用到诗歌翻译领域。在重申美学定义,主张哲学诠释学和哲学美学的方法上去研究诗歌翻译,并界定和定位了诗歌翻译美学,为诗歌翻译和诗歌翻译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李银河博士开始,利用征婚启事测量人们的择偶标准,已经成为社会学家重要的调查手段之一。读者可以将本文的调查结果与李银河博士1990年统计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李建平 《求索》2013,(7):143-145
新月派诗歌在时空艺术上有自己独特的探索,在他们的诗歌中,诗歌叙事时间长短与故事时间没有必然联系,故事时间短,叙事时间可能长,故事时间长,叙事时间可能短。诗歌中的故事时间可以向前无限延伸,呈现出一种舒缓、恬淡之美,有一种画面感,象一幅静物画。在空间营构方面,新月派诗人注意描绘空间中的一个"面",新月派诗人笔下的"面"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浓缩面、扩张面、投射面。通过这几种方式渲染特定的艺术效果。此外,为了渲染氛围、传情达意、营造意境,往往采用时空对比、聚集、交错等方法,创造一种惝恍繁复的意境,使诗歌意味更加繁富、多样、复杂。  相似文献   

6.
慕石斋主人张宝华,是一位业余奇石收藏者,爱石成癖。在主人命名为“慕石斋”的一间并不十分宽敞的屋子里,收藏着几百方稀罕少见的奇石,光彩夺目,风情万种。张宝华慕石、爱石、搜石、玩石、品石,吸引着众多钟情于石的“石友”艳羡不已。  相似文献   

7.
德里达对传统翻译理论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他创造了"解构主义"这个术语。他以"延异"和"踪迹"为切入点对传统的翻译思想进行了解构,重新阐释了传统翻译理论中诸如翻译对等、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以及可译性等核心问题,对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德里达看来,翻译应尽量达到"一个词对一个词"的等量,原作与译作呈互补共生的"契约"关系,而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又受制于词的"经济法则",这些深邃的思想对我们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民族抽象思维的起点,文字在被创造的同时,民族的思维方式也被逐步塑造定型,思维方式一经形成便具有广泛的约束力,决定着使用这种文字的人们的审视趋向等,因而汉语语境下的翻译逃不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六书"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构成了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来源和根基,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这是我国翻译理论区别西方翻译理论根本之所在。以"六书"为始,追本溯源,可以作为建立我国翻译学科话语体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封闭性、片面性,引起了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变化:研究范围的扩大化、研究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化,为中国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甘玲 《前沿》2012,(10):149-150
语言诗学成为独立研究方向具有学科合理性。语言诗学是一个具有广阔独立研究领域和长期的研究实践的研究门类。本论文过通对东方、西方的诗学研究领域的框定和理论的梳理整合来试图共建语言诗学的理论体系,并且用具体研究的范例进行说明语言诗学的三种研究模式:技术性、哲学向度和交互性的研究,探索语言诗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标志着都市时尚与繁华的淮海路上,有一座“少女打电话”的铜像雕塑。2000年春天,这座深受申城市民喜爱的雕塑突然离奇失踪,经媒体广泛报道,一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日前,经过上海公安机关四年的艰苦侦查,铜像失踪之谜终于解开:这是一个江苏淮安来沪的盗窃犯罪团伙所为,为了区区数百元钱,这伙利欲熏心的盗贼将“少女”雕塑砸成碎片当废铜卖出。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胡正龙、赵谢俊、许国兴和涉嫌收赃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无一逃脱法网。 铜像不翼而飞 了雕塑底座留下的“少女”脚印和断 落的螺丝帽外,现场几乎没留下什么2…  相似文献   

12.
周成强 《求索》2013,(3):122-125
明清时期,桐城地域诗歌选本众多,从编选特征和诗学风貌来看,它们呈现出许多共通性特点。作为第一部桐城地域诗歌总集,《龙眠风雅》在桐城诗歌选本中很具代表性,对其他选本产生了重大影响。《龙眠风雅》正、续集共九十二卷,本着表章乡邑诗学的目的,在编选时以人存诗与以诗存人二例并用,选录了从明初到清初近三百年五百五十一位诗人的作品。其规模宏富,体例明晰,遵循以时为序的编排原则,并采用因人系诗的编辑方式,作者名下附有详略不等的小传。其编纂思想以风雅为旨归,由此体现出桐城一地重雅正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宗白华意境理论对中国现代诗学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在极不利于意境理论生成的现代诗学语境下,宗白华的意境研究很好地填补了现代诗学研究的空白;2.现代诗学涌现出“西化”思潮,宗白华意境研究既能立足于本土诗学,又能有机地消化西方诗学,把“西化”上升到了“化西”的高度;3.宗白华的意境理论还很好地实现了古代诗学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4.
郑德东 《前沿》2010,(6):136-139
诗歌是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载体,它不仅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脉络,而且影响着其他门类艺术的理论形成。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一门营建、游赏、居闻的综合性艺术,从来就没能脱离过诗词的笼罩和控制。本文从"选地构造""草木栽培""水石经营""谐合变幻"以及"意境导引"五个部分通过对诗作与园林理论的对比分析,进而揭示出诗词在本土传统艺术理论形成中的艺术批评作用及对园林理论的积极推动。通过对"诗园互惠"的研究分析,为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演变规律提供有力的论据。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6,(6)
戏剧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样式,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就戏剧理论体系进行一定的构建。然而到了20世纪,传统古典主义话语权开始式微,这为现代戏剧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与此同时,现代戏剧理论也成功突破了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藩篱,它主要是针对《诗学》的悲剧原则与喜剧原则、"情节整一性"原则以及"文学本质"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原始儒家将道德实践与圣王之“文”紧扣在一起,使“道德文章”成为圣贤气象和君子人格的代名词.宋代新儒家躬身践履圣王留下的文化观念系统,其伦理道德和生命之美相互内化,唤起文艺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忧患意识和历史文化意识.沿着文统、道统和政统等三条线索,最终拓展出儒家道德诗学的理论内核:回归和突出创作主体在文艺活动中的人格诉求和实践品格,实现德言一致和文行相契,显现宋人那种优柔和崇高兼备的文化心灵;以践道体仁的方式树立道德文章的岸然姿态,负起社会、政治和人生的无限责任,让践履精神获得美学呈现.这是易受误解,却仍然可敬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独有的特质是其存在的真正价值,扎根于文化本位的民族认同在根本上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语符化,蕴含着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民族思想等民族意识形态。文化归属视角下,民族文学的传播必须保留审美在内的民族意识形态。民族诗歌英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差异、译者主体性、诗歌的文体特征等因素制约,诗歌的思想性、审美价值往往会受到影响,诗歌原作的民族审美意识不能得到全方位体现,偏离了民族诗歌文化传播的根本目的。在此分析了影响民族诗歌英译中审美意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诗歌所属民族的文化理解、意境构建、语言对应、诗歌的主题精神把握等方面来延伸和保留民族诗歌英译中的民族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8.
《诗品》上品曹植条昭示出了钟嵘丰富的诗学理论。钟氏认为曹植诗"源于《国风》"、"情兼怨雅"而"骨气奇高",正是其所推崇的充满"性情"而兼具"风力"之说;钟氏评价曹植诗如"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符合其自然"直寻"的诗学追求;钟氏认为曹诗如"女工之有黼黻"而颇具"滋味",符合其诗学理论的"诗之至"理想。  相似文献   

19.
20.
反凝视诗学关心的是凝视主体退场过程以及其如何为观影者提供一种愉悦体验的问题。反凝视诗学之于少数族裔影像叙事的逻辑基点体现在生活反向性、身份认同的符号化与族裔意识社会化等方面。基于反凝视诗学的少数族裔电影文本叙事探讨,彰显出我国少数民族话语建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