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渊 《新东方》2010,(6):15-1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东南亚某些国家围绕着西沙、南沙岛礁主权之争日趋激烈,出于不同目的国内外学术界纷纷对南中国海历史与现状展开了研究。然而这些研究的时限范围多集中在冷战后,研究对象侧重于中国、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南中国海政策与举措,而对冷战时期区域外大国尤其是苏联的南中国海政策探讨极少。冷战时期,南中国海、东南亚地区在苏联的亚太利益诉求中所占比重日益凸现,其政治、军事势力不断向该地区延伸。然而在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上,苏联曾一度出现摇摆,这不能不对南海局势的发展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郭渊 《新东方》2011,(4):33-3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逐渐形成了对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立场、政策的起点和基础,这与其东南亚战略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美国这一立场仅仅是策略反应,并不意味着它愿意看到南海诸岛主权真正属于中国,它并没有完全放弃对中国的遏制和防范政策。因此,美国是影响南中国海争端最大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3.
《时代潮》2001,(18)
在广阔浩瀚的南中国海上.游弋着一艘乳白色的、悬挂着红十字旗.标有国际红十宇会规定的各项标志的舰船。它鲜为人知,却拥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名字-南康号医院船。12年前.随着它的诞生,南中国海诞生了第一代中国女水兵。她  相似文献   

4.
南中国海问题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在海洋划界与岛屿主权争端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现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外交难题。由于过去国力弱小和海洋实力不足,南中国海遭到周边国家侵占和蚕食,逐渐演变成一个涉及六国七方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包括主权、安全和合作问题在内的多重复合困境,影响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对其资源和未来战略价值的认识和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曲解,以及域外大国的趁机插手导致了这些复合困境的存在。妥善解决这些困境,中国一方面要加强在这一区域的实际存在,另一方面要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础上与争议各方加强信任机制建设,提升该地区的军事透明度,加强对话与交流,形成共识,深化国家间的合作与协商,以寻求最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钦州,一个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地带,处在中国走向东盟最便捷出海通道口的滨海城市,像一支拉在满弓上的箭,正向着辽阔南中国海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6.
海鸥飞翔,海浪声声,这就是美丽的南中国海,它护卫着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柔软腹部;它扼守着中国通往马六甲海峡的战略要道,吞吐着中国的石油和商贸产品;它蕴含着“黑色黄金”,怀抱着号称“第二个波斯湾”的石油和天然气。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的“地中海”不止有南欧-西亚-北非所环绕的地中海,还有“东亚地中海”和“美洲地中海”等。“东亚地中海”又可分为“东南亚地中海”和“东北亚地中海”,其中心海域即国际上通称的“中国海”包括“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尽管近代以来“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已不再全部由中国行使主权和管辖,但近代之前则基本上全部是中国“华夷秩序”和“朝贡体制”下的“中国文化圈”内海域;在“环中国海”区域的沿海、岛屿和海域水下,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其主体是中国海洋文化遗产。如何认识这些遗产的价值和实施国家保护与国际合作保护,既服务于国家海洋权益和文化遗产安全,又服务于国际友好,是值得重视的学术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越南武装船只又一次袭击和劫走中国渔船事,申述如下: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六日,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县龙门公社北村大队的渔船正在北部湾白苏岩以南中国海面进行正常捕捞作业时,其中—艘1353号渔船于六时十分在北  相似文献   

9.
高宁  王彦强 《前沿》2004,(1):173-175
南中国海上国际关系现状错综复杂 ,各相关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介入南海争端 ,区外大国也加紧渗透 ,给南海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 ,面对复杂的新形势 ,中国更应采取积极的策略 ,以赢得处理南海问题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从南中国海经印度洋到非洲,有一条连接中国和沿岸国家以及东非、北非乃至地中海国家古代往来的海上通道。它在中西交通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很多学者称其为“海上丝绸之路”。我认为这种称法不甚适合,应称之为“瓷器之路”。  相似文献   

11.
问:有报道称,中国在南沙岛礁上建立设施不利于南中国海的航行安全。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地方渔政部门在美济礁修建避风设施,是为了保护中国渔民的生命和生产安全。中国在维护其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根据国际法履行了保障外国船舶和飞机通过南海国际航道的航行、飞行自由的义务。散布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和平利用影响航行安全的说法是别有用心的。  相似文献   

12.
伟达 《同舟共进》2012,(11):29-30
东亚形势近几个月来因为几个岛屿的主权争议而闹得沸沸扬扬,且都与日本有关,也引起了欧美媒体的注意。西方有舆论分析,在东亚,表面上是几个岛屿的争夺,深层原因则是关于海洋通道、海洋资源和国家实力的博弈。虽然中国在西太平洋与南中国海均面临领海及有关岛礁主权争端问题,但仔细审视,越南、菲律宾等国制造的麻烦,  相似文献   

13.
李进 《当代广西》2004,(17):29-29
国土被分隔为西马和东马马来西亚全称为马来西亚联邦,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这是其国土的最大特点之一。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海岸线漫长曲折,总长4192公里。著名的马六甲海峡水道狭长,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黄金通道,因此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是其国土的另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8,(2)
中越两国在北部湾地区的争端一度对两国正常外交造成了严重阻碍。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以及共同管理与合作开发的双赢思路,通过双边谈判的争端解决方式,在北部湾划界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当前,南中国海海洋划界争端不断升级,争端范围涉及岛礁及附近水域、专属经济区划界、历史性权利以及大陆架与海底资源开采等方面。对此,可以借鉴中越解决北部湾海域划界争端的模式,坚持双边谈判与多边沟通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合作开发南海,共同维护和平,早日实现南中国海海洋划界。  相似文献   

15.
杨民 《今日广西》2007,(4):54-55
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交集的北部湾及其以南海域的南中国海.除了储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外,也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动脉。2006年广西提出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为这一区域内谋求一个和平共处、互利互助合作开发的平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忠仁表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取决于能否在各方间形成共赢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吹风     
中国民航总局最近作为特案批准了几家台湾航空公司提出的飞经南中国海三亚飞行责任区的申请,并表示将向包括台湾地区航空公司在内的所有的飞行中国飞行情报区和飞行责任区的民用航空器,提供优质、高效的空中交通服务。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台湾地区航空公司原来飞往欧洲和中东地区的航线遇到了困难,现在中国民航总局批准台湾地区航空公司飞行中国飞行情报区和飞行责任区,不仅使这些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张建刚 《新东方》2013,(1):39-42
面对南中国海的严峻安全形势,2012年中国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由被动搁置"争议"变为主动地维护南海权益,择机解决争端,创新收复岛礁模式,用和平与武力的二手对付他国的侵权行为,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守护好可持续发展的海岛与海域。对此,三沙市的建设应有清晰的战略构想,笔者对建设三沙市提出七项建言,以期将其建设成为南海现代长城。  相似文献   

18.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越南舰艇悍然袭击中国渔船的严重事件申述如下:一九八二年三月三日九时二十五分(北京时间),中国南海渔业公司所属渔船十一艘,正在东经107°50′、北纬17°40′的南中国海公海上进行捕捞作业,突然遭到越军两艘炮艇(其中一艘舷号 SO272)以猛烈炮火袭击。中国122号渔船中弹起火爆炸,船上十八人下落不明;419号渔船中弹十四发,船长等六人受伤;108号渔船中弹起火,并被越军连船带人劫走。必须指出,最近一个时期,越南当局不顾中国方面的一再抗议,继续对中国边境地  相似文献   

19.
南沙,波涛汹涌的南中国海,共和国蓝色国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龚允冲,恪守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人生信条,在这片蓝色国土上扎根16年,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无疆大爱,写在南沙的天水之间。  相似文献   

20.
进入厦门的海外华资,基本上都是闽南裔的华资。虽然在中国的统计数据中,进入厦门的东南亚华资只占厦门外资的6.8%,但由于很多东南亚华资利用香港资本的名义投资厦门,因此,其实际比例远高于6.8%。港台和东南亚华资进入厦门,重新激发了厦门在南中国海经济圈的活力,也是厦门市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