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毕海霞 《人民论坛》2012,(20):68-69
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经营实力不足、投资行业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建议尽快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对外投资行业结构,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跨国经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扩大海外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强海外投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其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陈怡 《理论月刊》2005,(8):163-165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正逐步加快,同时也面临来自国外的投资壁垒的影响。这些投资壁垒包括投资进入壁垒、投资经营壁垒和投资退出壁垒。本文从投资壁垒入手,讨论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所遭遇的投资壁垒,最后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戴前虎 《求索》2010,(7):40-41,78
我国自改革开放始,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倾销规避对策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此问题,从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寻找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平衡点,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已受到了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日益突出。为了积极应对,中国开始关注与能源相关的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动,在双边乃至多边关系中突出以能源合作为特色的“能源外交”。虽然中国在开展能源外交时有其潜在优势,但也面临着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重塑形象为中心,以对能源地缘政治和相互依赖的认知与实践为两个基本点来构建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积极推动在互利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足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燕 《探索与争鸣》2005,(12):48-50
当前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基础。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相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表现出投资规模小、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投资区位不尽合理等对外直接投资初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投资的动机呈现多元化格局,但从总体上看以技术寻求型、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为主。对于技术寻求型投资而言,通过与东道国家的技术合作,提升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技术的内部化传递给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外溢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了行业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资源量的消耗,改善了国内环境。对于资源寻求型投资,通过资源的替代效应,保护了国内环境资源;市场寻求型投资主要通过消费的替代效应减少对国内环境的污染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何芳 《创造》2019,(2):49-51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东南亚国家具有与我国相邻的地缘特点,渴望引进外资的迫切要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为廉价的劳动力,成为国内很多企业对外投资的优先选择。但东南亚国家立法的稳定性不够,行政审批项目繁多,国有化征收补偿不充分等,都是在东南亚国家时投资会遇到的法律风险。本文在对现行的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相关立法研究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对外投资实践,就我国在东南亚直接投资的法律风险识别及防范作一些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国外学者对此已有一些理论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发展基础上产业结构变革、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互动演进等方面推动了中国产业的优化,对此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期对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文化的四大优势本身也隐含着四大危险:权力腐败、资本专制、威权复活、自律迷失.这四大危险暗含着中国政治发展可能发生的四大危机:体制的合法性危机、政权的公正性危机、法制的权威性危机、文化的共识性危机.这四大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与我国政治体制的弊端相结合.解决危机的对策是:实行民主问责,建立法治政府,大力整顿官治,重建新民文化.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外投资作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能够使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配置研发资源,从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湖北省对外投资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寻求型投资不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应借鉴美国和日本对外投资的发展经验,一方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另一方面要鼓励具有优势的高科技产业"走出去",发展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从而提高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究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始发于阐释制造业FDI动因的经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服务业FDI动因的解释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特别是被美誉为"通论"的国际生产折衷范式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解释服务业FDI动因方面则显得适用性不足。值得关注的是,面对新形势下的现代服务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会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缅甸华校从最初开在宗祠里、观音寺内,到现今系统的教学方式、成规模的校舍,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又面临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华文教育法律地位未定,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其未来发展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改善华校的发展环境,强化其发展的各种推动力量,一方面对症下药,解决好华校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要生存并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加大对投资过程的管理力度,注重投资项目的市场调研,以科学、准确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从而有效地将投资风险最小化。文章分析了投资风险的成因,以及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投资风险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平其 《湖湘论坛》2008,21(4):18-21
思想文化直接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意识形态事关人们对执政党的拥护和支持。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相互交流、渗透及融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成为了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我国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给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要防范文化风险,必须进一步巩目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主导地位,正确对待外来强势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加,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一批中国跨国公司快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命线。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以及WTO的挑战。对此,各高校应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通过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同时,应积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艳梅 《前沿》2009,(5):24-27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权力资源,是话语力量的增效器,与舆论宣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然被置于政府的控制下,并始终服从和服务于政府的内外政策。本文以美国媒体在总统选举和“妖魔化中国”中的宣传为例,考察美国的传媒政治及其在内政外交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观察其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走出去"战略面临多种挑战,其中海外投资项目是否能有效融入经济社会网络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本文以浙商在瑞典投资的两个项目——中国商贸城与龙门项目为案例,分析投资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媒体与民众三个层面对投资项目的现实影响,探索当前浙商在发达国家海外投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浙江民营企业特点,提出促进浙商海外投资项目有效融入当地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权 《思想战线》2021,47(6):43
1824年至1885年期间,英国通过3次侵缅战争使缅甸沦落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缅甸自此开启了60多年被殖民统治的历史。英国对缅殖民政策主要包括分而治之、以印治缅、以缅治缅、间接统治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缅人内部的分化与对立,并致使缅甸国内的英缅族群关系呈现出多重面向。具体而言,缅人中的精英群体在殖民统治中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他们与英国统治者结成了某种形式的合谋与互惠的关系;处于社会底层的缅人则是反英殖民统治的核心主体及中坚力量,他们与英国统治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立和冲突。《缅甸岁月》是奥威尔的重要代表作,其以作者在英属缅甸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殖民时期缅甸国内的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态,具有较强的民族志色彩。英缅族群关系是《缅甸岁月》的核心主题之一,其既呈现了当时英国人对东方的认知和理解,也刻画了缅人对殖民者的多重态度与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辉 《理论月刊》2004,(1):139-140
本文针对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重点分析了网络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