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真理观、价值观及唯物史观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着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指在中国应用、具体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具有实存性,才能被中国人真正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张国 《岭南学刊》2013,(4):36-40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对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在传入中国后,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实现了它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进入21世纪,为了顺利实现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既定发展目标,仍然必须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化"工作。在内涵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化大众"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层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在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问题上,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的界定上,联系则是它们均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宝贵经验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不是脱离中国的实际;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通俗化,从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做好对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思潮的揭露和批判工作,而不能任其在中国泛滥;注意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来进行宣传教育,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能忽视宣传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性,尽量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所谓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从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大众形态相统一的视角看,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功不可没,但无疑也需要重新反思其利弊得失,从而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不断发展。深入研究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哲学,揭示其深层理论困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全国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实质、历史进程、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贡献、基本经验、内在规律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11-13日,全国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国内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大批著名专家、知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正式代表160多人,收到论文90多篇。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源流与历史进程、发展方向和理论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重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9.
哲学以自觉的形式关注着现实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认识和实践起着整体上的指导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着眼于中国、世界和未来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唐文君 《传承》2010,(30):36-3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按照中国的特色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三次飞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规律性的经验启示,对于我们今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毛泽东哲学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想结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马克思哲学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文化背景的三因素的结合推动的.它的历史使命和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论证,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它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阐明人民历史主体论,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史表明,她是独立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一大新型哲学形态,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的哲学传统,因而不存在、也不需要进行所谓追寻别类哲学传统的“归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即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他种哲学的独特性质、功能和目标,强化其在世界哲学大家庭中的类意识,永葆其精神实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方法的自觉,使其独特哲学形式和实质在与时代、实践和历史、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真正实现一眯相承和与时俱进。这种自我意识的旁落、淡漠、错位或缺失,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边缘化的重要根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明确建构中国化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所蕴含的研究范式,具有总体性的特点。"中国化"的研究范式,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理论诉求和实践指向,综合性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体现了实践活动和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就是对"中国化"范式的确认和多维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要时代课题,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思想成果,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命运"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都有长期探讨的历史."中国的命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功能性表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答了"中国的命运"这一现当代中国哲学的总问题,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李达等哲学家的不懈探索,形成了掌握命运和创造历史的哲学思想与学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2008·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高层论坛"上,学者们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关系。他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具有了中国特色,而"西学东渐"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因素。虽然"西学东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促进作用,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胡群英 《理论月刊》2006,(11):11-14
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主体的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生了重大转向,“理解马克思”和创新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指向。近年来,国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我们解读当代中国现代化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多方面的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全部成果的总和,军事哲学是它的分支,就起源说,又是它的优先增长点。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有一个形成、成熟、发展的过程,毛泽东作为伟大的哲学家兼军事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的创立者。邓小平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把这一军事哲学推进到新的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论为理论硬核、以其科学维度和人文维度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的逻辑,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的架构分为:在战争的总体视域上,建立起"战争主客论";在军事实践的科学维度上,建立起"战争规律论";在军事实践的人文维度上,建立起"兵民为本论";而在两个维度的统一上,则贯彻着创新的军事辩证法。在邓小平阶段以及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在上述框架中得到了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江苏省哲学学会、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主办的“十六大精神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4月19日在南京政治学院召开。来自全省各高校、南京地区部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发展的方法与路径、十六大精神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首先需要对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进行清理和反思。与会学者首先就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