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岳鹏 《唯实》2018,(6):93-96
2017年对中东地区来说是缓和与紧张并存的一年。缓和的是"伊斯兰国"这个最大的极端主义势力在2017年彻底灭亡,紧张的则在于中东国家在剿灭"伊斯兰国"之后所进行的一连串博弈。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变化则是美国对中东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杨艳新 《党课》2011,(13):79-82
5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东、北非局势发表长篇演讲。这是继2009年6月埃及开罗演讲后,奥巴马两年之内再度全面阐述中东政策。在中东剧变、本·拉登毙命的微妙背景下,奥巴马的“中东新政”格外引人关注。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美国历来视中东地区为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3.
田文林 《党建》2012,(9):59-61
"9·11事件"后,美国中东战略日趋转向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发动两场反恐战争和进行"中东民主改造"。美国本想更牢固地掌握中东地区主导权,却使该地区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并导致了美国最大死敌——伊朗作为地区霸权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4.
2009年新年伊始.中东加沙地带战火纷飞。燃于中东的战火和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有很大关联。美国在中东面临战略困局.短期看布什外交失大于得。但在军事革新、控制地缘要地等方面.美国是有一些收获的。美国的软实力受到重挫.战争耗费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大诱因。但总体看.美国实力依然超强,未来也未必长期陷在中东。  相似文献   

5.
胡国栋 《唯实》2004,(6):80-82
冷战时期对于美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代,意识形态冲突成为最主要的特征.以杜鲁门主义为发端,二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先后经历了艾森豪威尔主义、尼克松主义、卡特主义以及里根主义等重要阶段,其基本点是试图把中东纳入其全球战略,使之成为遏制苏联的前沿阵地.冷战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决策中,政治因素始终处于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段永富 《世纪桥》2013,(11):66-67
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中苏间的区域性事件,美国插手其中,以维护《非战公约》为旗号,广泛联合其他国家,向中苏双方施加外交压力,为中东路事件的最后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既是美国长期对东北的利益需求使然,同时也为了避免废除其在中国治外法权,从而有利于美国操纵和利用南京政府,使其为美国在华和在东亚的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随着萨达姆政权的消失,伊拉克已基本落入美英军队的掌控之中。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直截了当地说,这场战争能够帮助美国“重整中东秩序”。重整中东秩序虽不是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全部动因,但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田文林 《党建》2014,(11):60-62
美国外交政策惯于"借力打力",借扶植主要对手的对立面,来消耗打击对手。中东地区秩序根基不稳,美国盟友面临巨大威胁,而美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美国培植伊斯兰极端势力,却屡遭其反噬,看似因为极端组织"忘恩负义",实则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结果。"自己挖坑自己填"的战略困境,归根到底是美国狭隘的"零和思维"及其短视思维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杨艳新 《党课》2009,(8):80-83
6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埃及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美国同伊斯兰国家关系的新思路、新政策,呼吁彻底摆脱不信任与敌视的恶性循环,开启双方关系的新篇章。奥巴马集中梳理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分歧,包括极端主义、中东问题、伊朗核危机等,并表达了一些创新观点。奥巴马的演讲引起强烈反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表示,希望演讲能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效务实的人才政策与人才战略是美国能虎踞世界的原因。由国家学术机构专家担纲的科学论证型的人才政策与注重培育精英人才,并保持世界一流的教育,能够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自美国介入台湾问题以来,美国对台湾政策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朝鲜战争、中美建交、冷战结束是其中的三个关节点。美国对台政策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是,从美国的战略利益出发,坚持两面性的政策,对台关系从属于对华关系。从根本上说,影响美国对台政策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和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中美合作的战略基础消失,美国对华"接触"与"遏制"并用。在此背景下,台湾价值重新得以提升。但新时期华盛顿在台海两岸寻求平衡、维持霸权的传统角色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3.
胡晓丽 《理论学刊》2007,(10):110-113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行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有其文化渊源,是美国所独具的文化特性的一种表达和再现。概括起来,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文化渊源主要包括使命观思想、扩张意识和种族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中美合作的战略基础消失,美国对华"接触"与"遏制"并用.在此背景下,台湾价值重新得以提升.但新时期华盛顿在台海两岸寻求平衡、维持霸权的传统角色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5.
中期选举是美国政治的一台大戏。2010年美国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以压倒多数夺回对国会众议院的控制权,在参议院也增加了6个席位,还赢得了超过一半的州长职位,获得了  相似文献   

16.
马钟成 《红旗文稿》2013,(10):34-37,1
1993年冷战刚刚结束,美国垄断财团的头号智囊布热津斯基便预言:"伊斯兰教的政治觉醒不仅会引发在北面与残余的俄罗斯帝国主义冲撞,而且还可能在南面与美国的统治抗争。"他在欧亚大陆上划出了一个长的"椭圆形",包括巴尔干各国、中东、中亚、苏联地区南部、中国新疆等地区,认为在这个椭圆形范围内将"充满激烈动荡漩涡"。近20年,全世界的热点、焦点几乎都没有离开这个"椭圆形"。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政策科学学科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政策科学诞生于美国,主要以兰德公司兰德政策研究研究生院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典型代表,具有美国政策科学学科建设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必修课与充满自主的选修课相结合;演练性的研讨课与实战性的实习相结合;同时,特别重视启发武的案例教学.因而,这些特点对我国政策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也就是说,我国政策科学的建设应该像美国政策科学学科建设那样要具有开放的取向、行动的取向和定量的取向.  相似文献   

18.
政府成功治理公共危机中的政策工具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危机管理一般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三个阶段,分别具有危机治理前的预防预警性、危机治理中的事态控制性、危机治理后的转危为机性特点。其中,最关键的阶段是危机治理中的事态控制性。本文以政府在危机成功治理中的实例为文本,提出以人民生命为本的政策目标,权威、组织、信息、制度、科学、舆论、合作等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系统发力,能够实现对公共危机的综合治理,控制危机事态恶化,化危险为机遇。  相似文献   

19.
王传剑 《学习月刊》2012,(23):34-35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迹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从克林顿政府到小布什政府.都有所谓提升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相关表述.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实际措施予以推进。比如克林顿政府曾先后于1995年和1998年发表过两份《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并宣布停止执行老布什政府的亚太地区裁军计划.继续在该地区保持10万兵力前沿部署和军事存在。  相似文献   

20.
美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通过立法、政策优惠、融资支持以及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手段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国家应从产业均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借鉴美国的成功做法,从法律、政策、管理、融资机制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面保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