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小云 《中国妇运》2001,(10):33-33
李老师:最近常从报刊上看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提法,想请您谈谈什么是“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主流化都包含哪些内容?它与社会发展的女权化有何区别?谢谢!刘亚妮社会性别主流化是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社会发展的一个具体的框架。最近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妇女领导人会议上就有一个专题讨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性别主流化”呢?首先把性别区分为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是妇女学研究、妇女运动、性别与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这一假设的含义是男女在生物学上存在着一系列的差异。现代性别理论认为性别的生物…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16日至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外事局与加拿大议会中心在北京联合举行了中加“立法和决策过程中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国际研讨会。会议围绕性别与社会性别定义、社会性别平等视角对政策及立法的意义、维护妇女权益公益诉讼、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等主题展开了交流、讨论和点评。  相似文献   

3.
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性别主流化"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倍受世界各国重视和运用的就是编制社会性别预算.社会性别预算并不是为妇女制定出的单独预算,其目的也不是仅仅增加针对妇女项目的预算.目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开展了社会性别预算工作,在促进性别平等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部门对社会性别预算工作的重视,将性别意识纳入部门预算体系,并作为每年人大会议审议财政预算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18-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主办的"亚洲地区性别与法律比较研究"首届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和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柬埔寨、伊朗、蒙古、泰国、越南和中国等6个国家法律界、妇女界、非政府组织、政府部门等不同领域的3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五个主题: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法律改革、司法保障面临的问题;立法、法学研究和教学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平等权的法律实践:机制和程序保障;《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在国家层面的实施;法律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最佳实践.  相似文献   

5.
刘伯红 《中国妇运》2005,(7):14-18,37
10年前,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制定并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全球性别平等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动。这次大会对全球性别平等事业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给中国男女平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0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实现中国妇女新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妇女参与发展和性别平等事业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 10”进程的全球性回顾中,北京《行动纲领》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在妇女赋权和性别平等方面水平最高,内容最广泛、最全面的纲领性文件,社会性别主流化被公认为各国建立提高妇女地位机制、推进性别平等的有效和成功战略。为了纪念这一在世界妇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会议,本刊特别开设了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十周年专栏,分六期连续刊登“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系列文章,以期从不同的角度,结合中国的实际,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机制、方法等介绍给广大读者,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别主流化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指引,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成立于2001年的香港社会性别专责机构--妇女事务委员会一直致力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施,特别是在政策范畴(制定、推行、实施)的参与和监督方面,有效地推动了香港地区的社会性别平等事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香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经验可为中国大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中央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央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成立于1996年,一直致力于推进社会性别进入决策层和教学领域:一是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政策之中进行研究和探讨,召开了3次有关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研讨会,探讨社  相似文献   

8.
曾煜 《人权》2009,(4):8-11
作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确定的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全球化战略,“社会性别主流化”近年来在我国得到稳步推进,但目前仍然存在差距。本文将从社会性别主流化视角,分析我国劳动保障领域实现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阐述建立和完善无性别歧视的劳动保障制度,以及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决策中的性别平等意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进国家发展决策中的性别平等主流化,提高全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问题的关注,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2004年5月10-11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办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高级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会也是妇女研究所与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社科司合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为了增强政府部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别平等问题的认识,切实把性别敏感指标纳入本部门的统计工作,组织者把该次研讨作为一次倡导行动。因此,在50…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别主流化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本文在对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中国协调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采纳性别观点主流化是达到两性平等的全球性重要策略。此后,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通过采纳性别观点主流化的概念,在决策过程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鼓励和促使两性平等发展。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于促进香港妇女的福祉和权益,并于2001年1月成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采纳性别观点主流化是达到两性平等的全球性重要策略。此后,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通过采纳性别观点主流化的概念,在决策过程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鼓励和促使两性平等发展。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于促进香港妇女的福祉和权益,并于2001年1月成立了妇女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委会”),主要负责就香港妇女事务发展的长远策略向政府提供意见,其使命是促使女性在生活各方面充分获得应有的地位、权利及机会。妇委会认为采用性别观点主流化是促进妇女权益及两性平等的主要策略之一。因此积极倡议政府推行性别观点主流化。本篇根据香港妇委会编写的《性别观点主流化——香港经验》(www.women.gov.hk),就妇委会推行性别观点主流化的实践经验作以介绍,以供参考。立了妇女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委会”),主要负责就香港妇女事务发展的长远策略向政府提供意见,其使命是促使女性在生活各方面充分获得应有的地位、权利及机会。妇委会认为采用性别观点主流化是促进妇女权益及两性平等的主要策略之一。因此积极倡议政府推行性别观点主流化。本篇根据香港妇委会编写的《性别观点主流化——香港经验》(www.womengov.hk),就妇委会推行性别观点主流化的实践经验作以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7,(7):4-10
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采纳性别观点主流化是达到两性平等的全球性重要策略。此后,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通过采纳性别观点主流化的概念,在决策过程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鼓励和促使两性平等发展。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于促进香港妇女的福祉和权益,并于2001年1月成立了妇女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委会”),主要负责就香港妇女事务发展的长远策略向政府提供意见,其使命是促使女性在生活各方面充分获得应有的地位、权利及机会。妇委会认为采用性别观点主流化是促进妇女权益及两性平等的主要策略之一。因此积极倡议政府推行性别观点主流化。本篇根据香港妇委会编写的《性别观点主流化一香港经验》(www.women.gov.hk),就妇委会推行性别观点主流化的实践经验作以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地位的战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不是单部门、单领域的工作,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伙伴关系,由社会各部门综合处理。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社会中的每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等都是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主体。这些主体在社会性别主流化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作用。在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过程中,这些主体一方面应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职责范围,有重点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另一方面,还要与其他主体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局面。一、政府应对社会性别…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17日至19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性别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及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合办的“近二十年华人社会之性别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两岸三地的妇女与性别学学者共聚一堂,回顾过去20年华人社会的妇女  相似文献   

15.
“妇女蛐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成立暨妇女蛐社会性别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15-19日在云南省委党校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三十余所高校、二十余家科研机构及妇联的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员共计一百余位参会。云南省委党校、云南社科院、云南省妇联、云南民族大学等部门的领导到会祝贺并致辞。妇女蛐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是以“发展中国大陆的妇女蛐社会性别学学科”课题为基础而构建的一个全新项目。在会上,天津师大杜芳琴教授对“发展中国大陆的妇女蛐社会性别学学科”课题做了总结,并由网络筹备委员会对一年来的各项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6.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国际劳工组织将社会性别主流化作为贯穿“人人享有体面工作”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为此制定了将性别问题纳入主流的战略。为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能力和促进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国际劳工组织启动了中国项目。为此,该项目在中国建立起“3 1”机制,为多部门推进性别平等的就业政策建立了网络和平台;该项目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理念和机制引入促进劳动就业领域,推动了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在中国就业扶持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分析中的应用;该项目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和本部门工作重点,开发了多种提高社会性别主流化能力的工具和手册。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要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冬玲 《中国妇运》2005,(8):42-47,29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社会性别主流化被各国政府赞同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从此,“社会性别主流化”被载入许多国际文件之中,成为世界发展、人权和妇女解放运动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国家机构在这一战略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进程,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5,(12):37-40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地位的战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不是单部门、单领域的工作,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伙伴关系,由社会各部门综合处理。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社会中的每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等都是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主体。这些主体在社会性别主流化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作用。在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过程中,这些主体一方面应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职责范围,有重点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另一方面,还要与其他主体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自1995年北京世妇会以来,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在联合国所有的工作议程中一直是个热点话题。文章通过介绍妇女在当代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军事、警察以及文职部门的参与情况来分析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对妇女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在维和行动中进一步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的对策:加大对女性军警比例较高的派遣国家的派遣力度;开发针对各派遣国维和人员的特色性别培训课程;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划和预算中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性别因素的考虑;制定相关便利政策鼓励妇女参与维和行动。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来看,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需要一套完整的机制和步骤。社会性别分析是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技能,只有做好社会性别分析,才能进行社会性别计划、社会性别平等政策/法律/计划/项目的执行、社会性别评估和社会性别审计,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