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2日,在珠峰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回到拉萨,还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成功的喜悦之中,大地震发生了.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山大地震影响到了14个省,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场灾难,而前方灾情不明!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我得去现场!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后的第一原则应当是休息,而我也的确很想家,想不满两岁的儿子.但是这时候到一线去,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职业的天性.  相似文献   

2.
去年三月,我受湖北省教育厅的委派到新加坡培华长老会小学华语教学交流,一晃七个多月过去了。在华文教学中,我发现新加坡的华文教学有“两多”“两少”的现象,即教师讲得多,孩子听得多;教师读的少,孩子说得少。国内语文教师都知道。作为语文教学.朗读是很关键且重要的一环.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朗读,华文学习也不例外。怎样提高新加坡孩子的华文朗读能力呢?通过和新加坡教师的交流及与新加坡孩子的磨合。  相似文献   

3.
邹振东 《廉政瞭望》2013,(18):49-49
几年前在新加坡采访,我发现新加坡也是有“官话”和“套话”的。与新加坡打过交道的很多人都有这个体会,新加坡官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新加坡地小人少。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新加坡没有什么资源,就连土地也缺乏。全国面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国防、公共设施、企业、居民都要用地,我们把所有空出的土地全部绿化,建起公园。”新加坡国家公园局的官员这样介绍。就在这寸土寸金之地,新加坡拥有近1万公顷绿地,航拍图片显示,绿色覆盖率在2007年时就接近47%。  相似文献   

4.
漫画·幽默     
——他廉哩,我没送礼也办成了事! □左都建 梦话 刘秘书晚上总说梦话,几乎是在驾人:“你这个混蛋、败类!”有时声音大得吵醒妻子。妻子问他:“你骂谁啊?”刘秘书吃惊地说:“我骂谁了?”妻  相似文献   

5.
我前两年去美国,由于我的舅舅是当地华人商会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一次午宴。商会邀请的嘉宾是塞尔先生,他是美国一家玩具公司的副总裁,年轻而富有。商会摆出盛宴来招待他,一开始气氛非常融洽,直到宴会接近尾声的时候,塞尔先生看着满桌的剩菜皱起了眉问商会会长:“王先生,是不是宴会开始没有计划好,怎么剩这么多菜?”“只要您能够吃得满意就行了,剩些菜算什么,倒掉便是了。”王先生轻描淡写地说。听了这话,塞尔瞪大眼睛说:“你知道吗?现在非洲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挨饿,即使在美国,也有人吃不饱肚子,像这样浪费,简直是不可思议!”我们听了…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拥有“花园城市”和“亚洲四小龙”的美誉已久。来新加坡学习前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不到400万人口的小岛国,没有发展腹地、没有自然资源,何以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一跃而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创造奇迹。到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公共管理,给我提供了十分难得的零距离考察这个“亚洲四小龙”的机会,也使我能够透过表层,更加深入地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新加坡经济社会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梳理。新加坡是一个“小红点”,这是常挂在新加坡政府官员嘴边的一句话。新加坡在危机中诞生,小国、危岛、孤城情境所产生的“生存哲学”和实用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7.
任何政权要取得稳固的基础,要赢得民众的信任,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与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新加坡对消除和防范腐败现象,有较严厉的治理措施,积累了比较成功的经验。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说:“新加坡的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新加坡惩腐兴廉的作法主要有这些方面: 一、严格的立法 新加坡在立法上对廉政做了明确、具体  相似文献   

8.
知道冯炎亮这个名字的人都说:“冯炎亮是个大老板。”了解他的秉性的人说:“冯炎亮是个一心为百姓的好村官。”与他相濡以沫的西关人发自肺腑地说:“冯炎亮是俺们西关人的好儿子。”从老板到村官,从村官到儿子,冯炎亮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扮演了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个角色的交替更换,都阐释了一名共产党人永恒的情怀,那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里要时刻想着老百姓,装着老百姓,一切为了老百姓。“我的童年是在饥饿与贫穷中度过的,我创业的过程是与贫穷斗争的过程,也是接济和帮助贫穷老百姓的过程。”从“老板”到“村官”小时候,冯炎亮的家…  相似文献   

9.
《唯实》1988,(1)
我对《唯实》的总印象是“三性”;一是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的教育贯穿始终,对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二是能配合党的中心任务编发一些专辑,对宣传、理论工作者来说具有适用性;三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发表了一些探讨性的有争议的学术论文,使刊物成为一个能够容纳丰富思想的理论阵地,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从我们县以下宣传工作的角度看,《唯实》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为此,提出两点建议:一、对党的中心任务要反映得更快、更敏感些。要根据中央、省委的有关精神,及早组织撰写有关理论文章和辅导材料,并且提前预告。二、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要掌握得更清楚、更准确些。除发表有针对性地阐释各种认识问题的大块理论文章外,还  相似文献   

10.
警惕陷入“黄色海洋”──新加坡、马来西亚文化市场管理扫描曾虎,严鸿章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南太平洋上的两个美丽岛国。近些年,两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伴随着这一进程,两国的文化事业也勃蓬发展,兴旺繁荣。但在繁荣文化的同时,他们也都在...  相似文献   

11.
1963年7月3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奉命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话剧《雷锋》.象平常一样,我们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忽然,保卫局的处长找到我,他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说:“今晚,毛主席看戏.”他见我有点似惊、似喜,紧张得不知所措,忙补上一句说:“不要告诉任何人.”我说;“和我一起带队的还有政委.”他忙说:“只你一个人知道.”说完走了.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而言.获得和培育人才是我们生存的关键。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依靠人的智慧与努力,来建设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因此,我们一直坚持不断加大在教育、终生学习和人才培养领域的投资。”在2009年的新加坡人力资本峰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如是说。的确,人才问题是新加坡面临的一个事关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议题,  相似文献   

13.
漫谈中外高等教育之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前年《文汇报》曾用一个很大的标题,刊登了一篇文章:“清华、哈佛学生水平哪个高?”文章第一句话是“杨振宁:清华平均水准高”,下面一句是“杨福家:哈佛创造能力强”。人家问我:“你怎么和杨振宁辩论起来了?”杨振宁是我很尊敬的一位教授,他长期生活在美国。而我虽然最近到国外去的次数比较多,但一直生活在国内。我感到我们两个人都有中国传统的美德,大家都比较谦虚。所以,他就把中国学生讲得好一点,我就讲美国学生好的一些方面。我很推崇丹麦科学家玻尔的互补原理,玻尔讲要了解一枚分币,你必须看它的两面才全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中国…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随团赴新加坡.参加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习活动.使我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的历史、经济模式的形成,经济体制的现状.以及教育、旅游、金融、劳工、城市管理、国民待遇等方面有了粗浅的了解.上篇1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以“新柔长堤” 相连;西南濒马六甲海峡,与印尼的苏门答腊隔海相望.新加坡现有面积646平方公里,由49个岛屿组成.人口有310万,其中华人占72.28%;马来人占14.15%,印度人占7.26%,其它人占1.27%.新加坡的国语是华语、马来语、印度语;官方语言为英语.新加坡国花为根生胡季花.  相似文献   

15.
解开缆绳     
在恋爱得如火如荼的季节,我真的很巴望象某些电影故事一样,男女主人公一结婚就万事大吉了,终于在一个纷纷扬扬的雪花飘满大地的日子,我们走进了简陋的洞房。 我当时觉得婚后一生的日子都将会很甜蜜,不必再担心“好事多磨”,也不再会顾及别人“另眼相看”,我们可以温馨地相拥整整一生一世,然而两床被子两只饭碗相组合的生活并非如此简单,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品已花去两人工资的大半。俗话说:“叫花子还有三个穷朋友”,况且“来而不往非礼也”,只祈盼朋友们的好日子不要挤在某一月,让我们处境维艰;而我们也不是喝露水长大的,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养大,送到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6.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落实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应只是一种口号,而必须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贯穿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搞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模式,包括对社会主义的解说,小平同志讲也有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包括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市场经济的问题、一国两制的问题,等等,都是小平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如何贯彻落实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路线,贯彻得好与不好,我认为标准只有两条:一是看你那个地方的生产力有没有得到解放和发展;二是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没有得到提高。用这两条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就要潜心研究你那个地方的实际。确定本地经济的发展战略,就不能禁锢在哪一种既定的模式,而是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诸如在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上,我认为有两个概念必须弄清:一是就整个国家而  相似文献   

17.
“和谐”估     
一个“以人为本”,一个“和谐社会”,我认为是近年叫得最响、也被我们普通百姓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儿。所谓你也说和谐,我也说和谐,和谐之声震天籁;然你也说和谐, 我也说和谐,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理解或注解。何为和谐?词典上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与匀称”。我们常说音律和谐、色调和谐、气  相似文献   

18.
前两天.我们楼门口挂出了一块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本楼道共产党员承诺”,其内容包括带头搞好邻里团结,带头搞好环境卫生,带头践行“八荣八耻”等。同时我家门口也挂了一块牌子,上写“共产党员之家”。我看过后心中为之一动。细想想自从退休以来。自己党员作用确实发挥得不明显了。本来住在楼房里的人们就比较生分,见面点个头就算不错。谁是共产党员大家根本不知道。这下可好了,让人把身份给“曝光”了。楼道里的人都说要向党员学习,向党员看齐,可见党员的作用绝不能轻视,于是我有了压力。  相似文献   

19.
黄豆情     
他不知现在在什么地方.我到现在也不知他的名字.因那时我还小.只是听母亲说,他是一位搞大豆种植的科学家.是1957年那个政治风暴,把他刮到了苏北,就住在我们家.他整天地劳动,很少言语,只是时常翻看他随身带来的那半小袋黄豆.1963年左右,我们家、我们村里所有人,日子过得很苦.冬日的一天,他拿出那半小袋黄豆,眼泪汪汪地对母亲说:“顾妈妈,我要走了.这黄豆是我多年培育的良种,现在用不上了.留给你们,在这饥荒的年头,兴许还用得着.”  相似文献   

20.
继去年暑期的讲《论语》,今年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百家讲坛”又播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讲《庄子》,从收视情况看,一如既往地“热”。我基本上坚持收看了,且以为不错。我这里的“不错”有两层含义:一是于丹教授讲得不错,古今结合,引经据典,声情并茂,娓娓道来;二是受众的认真劲头不错,从收看电视和图书购买状况看,现场听众的专注和场外人们的热忱都很明显。在社会大转型、浮躁风相当盛的背景下,出现这样全民的学习和思考中国古代经典的现象,确乎令人感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