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大转型大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过去既有的许多传统认知和社会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快速而深刻的社会变迁需要,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自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创新社会管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
王宇 《理论建设》2014,(2):66-68
社会治理作为一个时代课题,已经成为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我国社会治理中仍然存在政府职能不够清晰、管理手段不够科学、权力监督不够有力、社会组织发展还不成熟等问题。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必须转变观念、从强化政府服务、培育社会组织、加强社区建设、鼓励公众参与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注重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理念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组织不可缺少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还是现代社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当前,一些社会组织缺乏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人文关怀理念欠缺、管理缺乏科学性或过于规约、组织道德欠缺、忽视个体成长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现代社会组织应通过树立人文关怀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创新和发展彰显人文关怀的富有活力的组织文化、开发人的情感力量、关爱人的发展等路径实施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万书玉 《唯实》2008,(8):73-76
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治理层面的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实现人文关怀,必须着力于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上,重点观照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灵感受,通过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感,达到社会和谐健康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5.
万书玉 《唯实》2008,(9):73-76
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治理层面的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实现人文关怀,必须着力于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上,重点观照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灵感受,通过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感,达到社会和谐健康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6.
杨冬梅 《世纪桥》2014,(4):83-84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和发展,以其独有的特质和优势参与社会治理领域,并承接了大量社会治理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社会组织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成为国家治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分析了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并从规范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监督和制约等几个方面提出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把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要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8.
周婷 《求实》2008,(10)
"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必不可少的具体实体范畴,"社会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考察点,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必要支撑.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必须建立健全以满足主体和对象基本要求为主要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必须建立健全将主流价值观与群体的感情共鸣、文化归属结合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系统,必须建立健全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及其现代化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政治概念。科学地理解治理及其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探析社会治理现代化及其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有其必要性。地方政府在治理中面临诸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理念偏差,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缺失,社会治理资源的缺乏等困境。地方政府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就是树立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提高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进一步转变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发展和培育非政府组织,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是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清醒认识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贯彻到党的建设中,他在新形势下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从严惩处、党要管党等视角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只有正确理解国家治理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充分认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2 0、30年代的福建乡村建设运动是福建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社会改良运动。本文在了解当时福建乡村建设概况的基础上 ,着重从土地问题严重 ;耕地荒芜、地价下跌、生产凋蔽 ;农村金融日趋枯竭 ;军阀林立、土匪横行、战乱频多 ;鸦片的泛滥和农民绝对贫困化、流离、死亡等 6个方面解析当时福建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 ,并浅析了当时农村经济衰落的基本原因。力图客观、全面把握这一农村改良运动之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14.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必须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代表大会某些具体体制机制不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必须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才能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与稳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而全面从严治党事关"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推进进程与实践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21,(3)
贫困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个持续—波动的连续谱系。伴随着贫困状态在平缓与波动之间的循环演变,贫困治理也在以社会救助为主体的常规性治理和以反贫困运动为主体的突击性治理之间不断转化。基于对象—需求—目标—体系—机制的贫困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和贫困治理的系统开展,中国贫困对象及其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换,贫困对象从绝对贫困群体向相对贫困群体扩展,贫困对象的需求则从基本生存需求向多维发展需求延伸。随着贫困治理背景的全方位转换,社会救助作为后扶贫开发时代贫困治理的主要措施,也需要实现制度转型:确立保障生存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定位;在补齐社会救助制度短板的基础上,构建保障生存型和促进发展型救助制度体系,并加强二者的联动;在对象识别、分类救助、管理协调和业务经办等方面改进和创新社会救助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法治建设的重要地位,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法治建设思想,对于把握我国法治建设方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法治梦和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从来都不是孤立、抽象地论述法律、法治的作用,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辩证思维方法,将法律、法治与自由、民主、人权及经济发展等结合在一起考察,客观揭示了法律、法治的内在发展规律。在当代中国,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9.
党内协商民主是指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机制、原则"嫁接"和运用到党内民主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渐进式民主范式和实践模式。发展党内协商民主,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党的纯洁性建设所面临突出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