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林祖彭  孙咏  王征 《人民司法》2011,(7):102-106
建立和完善执行监督体系是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点工程,亦是确保执行工作廉洁公正高效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执行监督体制,这一体制是在深入认识执行权兼具司法、行政属性并结合我国执行工作实际基础上逐步完善的.执行机构横向上执行实施权与裁决权的分立改变了以往执行员"一执到底"的局面,执行过程更加公开、...  相似文献   

2.
执行局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执行权力属性的认定应当作为执行局运作的出发点对执行权力属性的认定,经过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长期争论已达成共识,即从强制执行的主体属性来看,它属于国家权力;从强制执行权的国家分权(分工)属性来看,它具有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双重属性。执行工作中,司法权和行政权有机地结合,构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强制执行权。这种界定,奠定了执行机构改革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目前很多法院已经成立的执行局是对执行机构的一种行政意义上的级别提升,执行局长的高配也是使其具有更大的行政权力,在统一指挥人、财、物方面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从…  相似文献   

3.
关于执行权属性的探讨在法学理论界一直处于研究前沿.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与认识。但若跳出现有法律规定及机构设置的视野。从执行权运行过程及结果这一本质属性出发分析。就会得出执行权分为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两种结论,其中执行命令权属司法权,执行实施权属行政权。因此,执行机构就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执行局(厅)行使执行实施权,由原作出生效裁判的合议庭行使执行命令权。在此基础上.可具体对执行人员进行相应配备:由法警负责主要执行工作,协警负责辅助工作。最后,执行机构改革后执行中产生的特殊情形,可采取特定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4.
马虹  何金璞 《人民司法》2023,(16):57-60+66
当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已成为民事执行工作的重要保障力量,发挥了补强执行队伍、增强威慑能力、保障执行秩序的重要作用,但是实践中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的职责权限和管理模式缺乏明确统一规范,司法警察与其他执行人员的工作内容、性质混同,导致队伍管理混乱、警力不足加剧。民事执行权是一种具有司法权和行政权不同属性的复合权力,在制度运行层面可以划分为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司法警察应当参与行使执行实施权中的部分实施事务权,并基于司法警察职权提供其他警务保障。只有正确划分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的职责范围,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编队管理,双重领导”组织管理体制,构建高效有力的按需派警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执行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志霞 《河北法学》2002,20(3):148-150
市场经济体制与司法体制的不完善 ,加上人们对执行工作的认识偏见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克服“执行难” ,需要各级党委、人大加强领导和监督 ,社会多方面共同参与 ,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 ,综合治理和改善执行环境。如此 ,才能使执行工作走出“执行难”的困区。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司这种经济实体的迅猛发展和股权商品化、市场化程度的逐渐增强,股权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财产权利,对债务人所拥有股权的执行已成为执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理论上对股权的性质、股权的可执行性、股权执行的原则等问题的认识仍显模糊,实务中对股权强制执行的做法也不尽规范。故有必要对股权强制执行中的相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期对执行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查办审判、执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是增强民事行政法律监督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民行检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正确认识查办审判、执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与加强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辩证关系,对于开展这项业务意义重大,本文从民行部门侦查权的法律属性以及权力配置与行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更深刻的认识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蔡晔 《法制与经济》2009,(22):78-79
查办审判、执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是增强民事行政法律监督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民行检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正确认识查办审判、执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与加强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辩证关系,对于开展这项业务意义重大,本文从民行部门侦查权的法律属性以及权力配置与行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更深刻的认识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怠于民事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对判决生效后交付执行的民事案件不积极履行工作职责。以下笔者就怠于民事执行读职检察监督的难点及其相应对策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怠于民事执行产生的原因 怠于民事执行在现实中虽表现得形形色色,如不执行,迟延执行,中止执行等,但其原因不外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领导或亲朋好友讲情,这就是平常  相似文献   

10.
执行工作是专业工作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是不是专业工作?可能这个问题提得有些浅显,但正是对于这个浅显问题的忽略,导致了我们执行工作的“先天缺陷”,从根本上制约了执行工作的发展。在我们的习惯认识中,对执行工作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基本的观念。从作用上来讲,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相继组建和国外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关联公司带来的“公司问题”已引起了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关联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抽逃资金、虚构债务等手段逃避执行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法院执行工作,加之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为依据,导致实践中认识很不一致。解决关联公司债务的执行问题,亟待提供理论支持和法律依据。关联公司的界定及其属性关联公司在经济学上一般称为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各国对于关联公司的界定不尽相同。在英美国家,最早使用的是投控公司(holdingcompany)和子…  相似文献   

12.
案件执行的宏观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始,人民法院的案件执行活动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尤其是经济领域出现的矛盾给执行员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促使各级人民法院为解决执行难问题进行了艰难探索。把案件执行活动作为一个连接于案件审判工作的整体来认识,是最普遍、最通俗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使我们看到了法院判决书的权威性有赖于后续执行过程和结果的有力证明。可以说,这一认识,是摆正了案件执行工作应有的位置,指出了执行活动的根本意义。但是,随着执行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尤其是这次民事诉讼法对相关执行程序的修改,加深了我们对执行活动的宏观认识。比如以下五个方面是很明白的问题,但却有反复体会的必要,它会在不同的执行经验和逻辑规则的接引下表现出内涵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3.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案件执行工作进行监督,已经有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但始终没有一个强有效的监督方式,监督的效果也不明显。其关键在于对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是否包含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的监督,以及如何开展执行监督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监督程序。为了更好地开展执行监督工作,有必要对执行监督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对民事执行权性质的认定,关系到民事执行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划分和执行的内容等,它是执行制度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本文试对民事执行权属性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为建立科学的民事执行体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执行和解是我国民事执行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在缓解社会矛盾、减少执行对抗、优化执行效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企业和民间对资金需求的增加,金融案件随之增加,如何处理好涉金融案件,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今后执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涉金融案件执行和解协议的主要内容、执行和解应具备的条件、执行和解协议的优势与不足、做好执行和解工作的建议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权的公私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环境权属性,一直以来存在着多种说法,尤其是环境权究竟属公益性还是私权属性,始终未达成一致。本文将在环境权属性理论原有的基础上,对其公益性和私权性进行了着重分析,从而论证环境权是一项公权利与私权力相结合的权利,以此来加强对环境权属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于刚 《山东审判》2002,(6):35-37
近年来,法院对于解决执行难问题,做了不懈努力。应该说,这对于推动执行工作开展,解决“执行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与社会对执行工作的要求、与当事人的期望值差距仍然很大。产生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树立起正确的执行理念,从思想上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执行工作走出误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马双林  姜金良 《人民司法》2012,(4):109-111,1
诉讼中和解、执行中和解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结案方式,执行前和解虽然相对来说较少但已成执行工作实务中一个重要现象。特别是在达成执行前和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反悔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能否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依据是原生效判决文书还是执行前和解协议?对执行前和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究竟该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   

19.
树立执行新理念与实现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执行理念,具体而言就是对执行工作的目的和功能、执行权的性质以及运行机制、执行程序的独立价值、法院和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的地位和关系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一整套思维模式。肖扬院长在2000年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提出的“公正与效率”世纪工作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整个司法观念更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应该成为树立新的执行理念的核心内容,即追求执行程序的公正性,最大限度地体现执行的程序价值。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程序正义的过程,应该按照当事人主义和司法被动原则对执行工作程序加以…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实生活中大量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违法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初部署开展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一年多来,各地法院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推进,有关职能部门积极联动配合,已取得明显成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立足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机制、攻难点、谋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执行创新为抓手,建立健全反规避执行工作机制、财产查控机制、执行监督管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各项执行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全面提升和良性运行。充分调研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司法实践中各种典型的规避执行案件进行分析提炼,研究反制措施,在此基础上正式出台了《关于认定和处理规避执行行为若干问题的规定》,成为全省法院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的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既提高了案件实际执结率,增强了全社会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了解和对执行难状况的进一步认识,又赢得了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支持,促进了执行环境的改善。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交流成果,为防范和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提供参考,本期集中选用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推荐的5篇反规避执行典型案例,为全国各地法院处理同类案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