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济的浪潮洗去了“老枪 们”昔日的光彩 如果说进入2000年后,在世 界金融界有什么新动向的话,那 么大名鼎鼎的索罗斯“下岗”绝对 可称得上是其中一个重大新闻。 有人说对于叱咤风云20余年的 金融大亨索罗斯来说,他的告退, 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今年4月,随着量子基金改 名量子收入基金以及身边要员相 继离去后,这个曾几何时“不可一世”的索罗斯终因投资策略问题 以及不敌“新经济”,在连遭败绩 以后,终于决定“举手投降”。今年 69岁的他无可奈何地宣布退出其 参与多年的对冲基金的投资生 涯,改由其大儿子罗拔·索…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一、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不是最近这两年才出现的。首先提出这种论点的人,当推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其论点集中表述在他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继他而起的是约翰·奈斯比特。他的代表作是1983年出版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他们的主要论据都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技术的发展和“从国家经济到世界经济”(托夫勒的提法是“民族国家的崩溃”)。随后,美国资产阶级报刊上不断发表一些经济学家有关“新经济…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题为“新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演讲报告中,对“新经济”这个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他说,由美国人提出的新经济概念包含了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三个方面。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 成思危认为,新经济对我国发展有7大挑战:一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更难  相似文献   

4.
历史哲学中的因果观念张践明历史中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哲学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对于历史科学”,威廉·德雷说:“很少有什么理论问题能象这个问题那样烦扰历史学家了。”①沃尔什则说:“历史学的学生和教师,在历史的因果关系这个题目上往往是思想混乱的。”②威廉·...  相似文献   

5.
现在电视广告可谓五花八门。有个牛奶广告更是别出心裁。每次只用几秒钟说一个脑筋急转弯,然后是一句“喝一杯××牛奶再告诉你答案”。这天,我听到了这样的话:“什么人最不听话?”在“喝一杯××牛奶再告诉你”的广告词之后,那个卡通牛喝完牛奶大笑着说:“聋子。哈哈哈哈……”听到这个答案,我一点也笑不起来。那  相似文献   

6.
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是1956年12月提出的。这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经胜利实现。毛泽东为什么要在三大改造胜利实现之后提出“新经济政策”呢?为明确这个问题,必须从分析三大改造的历史功绩与存在的问题入手。 三大改造结束后,中国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开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  相似文献   

7.
跟踪     
迈克尔·麦克休拍拍摊在面前的报纸 ,连连摇头 ,“瞧瞧这个。”他把报纸推给桌子对面的妻子柯林娜。加利福尼亚州范内斯县的一个5岁女孩乔安娜·卢珀斯 ,从居住的公寓里失踪了。警方怀疑是一个打零工的男子罗德里格斯拐走了她 ,那人开一辆白色的福特流星牌货车 ,挂的加州牌照3HPX246。“我们得记住这个车牌号。”迈克说。柯林娜望着报纸上犯罪嫌疑人和小女孩的照片 ,满腹疑虑地说 :“已经两天了。可能这家伙早已在千里之外了吧。”这是1999年5月2日 ,星期天的傍晚 ,这对夫妇刚在洛杉矶度过一个周末 ,拜访了朋友 ,观看了一场射…  相似文献   

8.
木行 《创造》2001,(6):23-25
这个论点是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的。他认为,新经济 =高新技术十资本市场,光有高新技术成不了新经济。但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为什么“新经济”是高新技术和资本市场的相加等涉及到“新经济”的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我们,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此作出认真的思考。   “新经济”到底是什么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且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樊纲 《政策》2001,(12)
现在“新经济”似乎已经取代“知识经济”,进一步成为国际上最热门、在国际研讨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我们国内的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员,也在大量使用这个概念,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经济”这样一个语义含混的词,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涵义。最初,新经济是人们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了以下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传统意义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不再适用(因此是“新”经济)。但是后来,随着“网络股”的飓升,国际(国内)的许多人正在许多场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所谓“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而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1月16日,在斯里巴加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有关“新经济”的“行动议程”。江泽民主席在会上就“新经济”等问题提出了中国的主张。 斯里巴加湾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世界“新经济”竞争的序幕已正式拉开。那么,什么是“新经济”?它有哪些特征?本文试图就这些基本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蔡子民 《台声》2000,(3):50-51
2000年是台湾人民“2·28”起义53周年。“2·28”起义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一直到“2·28”45周年纪念会时,国民党当局才承认“当时的政府犯了很大的错误”。“2·28”已有历史定论,是台湾人民要求民主自治、爱国爱乡的正义行动。可是今天“台独分子”还在说什么“2·28”是台湾人要求台湾独立,又有人说“2·28”是“台湾人与中国人的冲突”、“起义的口号是扑杀支那人(中国人)”。本文拟正面阐述台湾光复初期的文化思潮,以使大家了解“2·28”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台湾终于摆脱日本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12.
李友华 《新东方》2001,10(1):25-27
近十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在此轮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胀连动关系被打破,显现出来的特点与走势和过去的经济扩张模式大相径庭,新经济论者称之为“新经济”。而“新经济”怀疑派认为美国此轮经济增长是非理性的繁荣,新经济从未开始过。美国 2000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现象迫使美联储发表了所谓“鹰派宣言”。同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大幅放慢,经济发展受挫,新经济是不是就结束了?  相似文献   

13.
<正> “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早在188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在《论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对国会的政治立场》一文中,就使用过这个概念。他说:“民主社会主义深信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主社会主义“力求为社会争取一个民主国家,以便在社会主义原则上组织社会。”他的名言是:“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臆想的社会主义,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一样。”可见,威廉·李卜克内西提出的民主社会主义,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它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作何感想     
“你走你的,管别人干啥?”是一句普通话,街上、车站,常常都可听到,尤其在家长对儿女的唠叨中,更为广泛。我的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来,他妈说:“你要小心呀,那些小偷太多了,而且技术高明。就是拐别人的,看见了也不要做声,不然,会吃亏的”。我和同学××乘车,身上带了30元钱,不慎被偷了。下车时××对我说:“罗震,你的钱被偷了吗?”我一摸,确实不在,便问他看见小偷没有。他说“看见了”,我又问他当时为什么不叫我一声,他说“我能叫吗?我怕挨揍”。一天,我在车站等车,看见有好几个“乘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的“5·31”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是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是一篇为召开党的十六大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作准备的重要文献。一、“5·31”讲话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江泽民在“5·31”讲话中强调了一个重要观点:“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进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他强调的这个观点,我认为,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最新认识。他又说:“…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各行各业风行“承诺”,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而今又吹“宣誓”风,“廉政宣誓”、“公司职员宣誓”、“婚姻宣誓”此起彼伏闹得正火。不过,我建议莫把宣誓仅仅当作宣示,宣完誓就了事。宣誓,原本是古代出征时告诫将士或表示决心。班固的《东都赋》说“勒三军,誓将帅”,就是这个意思。《三国志·吴主传》云:“古建大事,必先盟誓”,说的是为结盟立  相似文献   

17.
《人大研究》2000,(6):25-34
历史又行进到一个新的交汇处 ,就像 3 0 0年前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一样 ,“新经济”正在临近今天的世界。“新经济”最终将造就一个怎样的世界 ,现在我们还不能准确地预知 ,但可以肯定 ,无论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还是思维方式、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 ,必将面临空前的冲击。未来学专家预言新经济将使世界发生巨变 ,再过 1 0年到 2 0年的时间 ,我们将生活在另一种社会。对中国而言 ,“新经济”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不过 ,历史不会在这里定格 ,它的到来只是个时间问题 ,谁也无法阻挡它临近的步伐。这是一场全新的赛局 ,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赛场规…  相似文献   

18.
100%萨达姆?     
金敏 《观察与思考》2002,(11):30-30
<正> 2002年10月15日,伊拉克举行了萨达姆连任总统的公民公决,时当美国准备武力打倒萨之际,选举备受各界关注。结果,萨达姆以100%的高票获选连任伊拉克总统。100%的支持率,萨达姆又一次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令世界侧目。不可思议的100% 10月16日清晨,地位仅次于萨达姆的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伊扎德·易卜拉欣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真主保佑,我们的领袖萨达姆·侯赛因总统获得了100%的选票。”他没有说政府是如何把所有选票一夜之间统计出来的,“我知道美国当局不会接受这个结果,”他再次强调:“你可以不喜欢这个结果,但这是千  相似文献   

19.
联网组织:知识经济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感到很孤独”,今年9月,施振荣在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子面前不无感叹地说,“华人的品牌在国际上只有宏碁一家,我感到很孤独。”如今,施振荣又在全球率先提出“联网组织”模式,这使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层灰色的孤寂。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浪潮,已汹涌漫卷全球。施振荣身处数字革命,不断摸索在这个由网络发动的新经济中,究竟要用何种经营模式制胜?他经过多年研究,率先提出新经济的制胜模式——IO联网组织。他认为,  相似文献   

20.
经过长时间的难产后,桑德拉·科萨茨热切地怀抱着女儿。她数着她的每一个手指头和脚趾头,查看了这个熟睡的婴儿的每一个部位。 “她是完美的。”丈夫理查德在她耳边轻声说。 桑德拉完全同意这个说法。然而她注意到在小劳伦的脖子上有一条细小的红色胎痣,医生说,那大概是婴儿在子宫中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