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永昌 《奋斗》2006,(1):10-11
黑龙江省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大城市为核心纽带构建哈大齐工业走廊,这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举措,是构筑东北亚经济圈的新亮点.也是省委、省政府发展龙江经济的大手笔。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该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思路去设计和构建,力求在更高的历史平台上实现“四个创新”:  相似文献   

2.
姜雁龙 《奋斗》2010,(8):14-15
2008年底,哈大齐被定位为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的龙头,正式成为一大增长极。截至去年末,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启动建设29个园区,累计开发面积105.8平方公里,累计开工项目898个,完成投资630亿元。其中前9个月投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8.8%。  相似文献   

3.
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构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效应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我省新型工业化建设重要载体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具备构建产业集群的四个基本条件和两个附加条件。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适合“上下结合”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在产业集群构建中应处理毒予产业集群发展的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郝明哲 《奋斗》2010,(3):18-19
<正>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力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起步于1992年的齐齐哈尔高新区,2001年就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5年被批准为哈大齐工业走廊齐齐哈尔启动区,2008年被确定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重点园区。齐齐哈尔高新区秉承18年坚实的发展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发展潜能,抢抓机遇,率先前行,以高歌猛进、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任立湘 《奋斗》2006,(1):12-15
哈大齐工业走廊正在以超人一筹的魄力和眼光.将发展领域确定为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群,处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记者就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有关的几个问题采访了我省一些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杜金莹 《奋斗》2009,(5):8-10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八大经济区”的规划构想。其中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作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中之重,将其开发好、建设好,增强哈大齐工业走廊功能,必将对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我省建设成为东北亚经济贸易区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7.
王玉昭  王威  刘吉昌 《奋斗》2007,(4):37-38
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将对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辐射力、带动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加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8.
王玮 《奋斗》2006,(1):6-6
哈尔滨:江北工业新区、平房工业新区、群力新区、太平空港经济区和香坊工业新区五大新区构成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  相似文献   

9.
王敏学 《奋斗》2006,(1):16-17
哈大齐工业走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篇大文章中颇具新意的章节,黑龙江发展史中大气恢宏的一笔。从省会哈尔滨到石油之都大庆。再到重工业城市齐齐哈尔,绵延200多公里。交通沿线的两边是大片的盐碱地、废弃地。在过去,放眼望去,辽阔而苍凉,在今天,辽阔依然,苍凉不再。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果断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盖如垠 《求是》2005,(22):37-38
建设哈(哈尔滨)大(大庆)齐(齐齐哈尔)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大庆寄予厚望,要求大庆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骨干和中坚,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大庆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市,将认真搞好规划论证,立足比较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全力搞好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项目区建设,促进大庆城市经济转型。一、建设好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项目区,积极促进大庆市经济转型调整结构,推进经济转型,是大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徐朝 《奋斗》2009,(12):28-29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大动脉,哈大高速公路的畅通对保障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微笑说话,用爱心经营,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肇东收费所,用充满感召力的爱心与责任心经营着这份畅通,在温暖如家的工作环境中,让员工从内心去热爱自己的岗位,在爱岗敬业的比拼中让所有走在哈大高速公路的司机享有一份愉悦畅通,在顺畅通行中助推龙江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志国 《奋斗》2009,(7):22-23
尚志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依托上连哈大齐工业走廊,下接俄远东滨海地区,地处哈牡绥黄金线上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依托资源富集、产业成熟度较高等优势,坚持突出特色、适宜发展,确定了“一心、两带、两大市场、六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哈牡绥东经济带中的“区域核心城市、现代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滑雪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09,(9):F0004-F0004
黑龙江宾西经济开发区是2002年9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规划面积18.56平方公里,已纳入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区,“对俄贸易生产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开发区已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完成了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南北 《奋斗》2008,(11):37-38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和黑龙江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等政策的提出和实施,给齐齐哈尔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使齐齐哈尔这个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在改革和振兴中实现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李清均 《奋斗》2006,(1):7-9
省委、省政府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出发,做出建设哈(哈尔滨)、大(大庆)、齐(齐齐哈尔)工业走廊的决策;省委九届七次全会把它作为《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要组成部分审议并通过。应当说,这个战略举措充满了理论创新,是发挥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挖掘区域发展潜在能力。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贾诚先  赵嘉宾 《奋斗》2010,(4):20-23
<正>四月的龙江,芳草吐新,春意盎然。一年半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黑龙江带来了"满园春色":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正实现着由重碱荒原上零散的几处工业园区,到新型工业化示范带的转变;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正向粮食总产力争登上新台阶的目标迈进;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的煤矿安全改造等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从2008年9月开始,我省分三个批次开展了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环境、科学发展"为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7,(9)
从2008年12月"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的规划构想到2015年11月大庆绥化两地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对接,再到2016年3月"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位于松花江北岸的哈尔滨市呼兰区境内,是1991年6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创办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24.39平方公里。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距哈尔滨市政府仅8公里,并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上,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开发区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滨北(哈尔滨至北安)、滨洲(哈尔滨至满洲里)铁路在东部与南部通过,松花江在南部10余公里处流过,水运线可直达俄罗斯境内。公路网四通八达,哈黑、哈肇、哈大、哈伊等公路在此穿过。得天独厚的地理及交通条件,使其融入了国内及国际的经济脉络,促进了利民开发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0,(6):9-10
哈大齐工业走廊位于我省西南部,是以哈尔滨市为龙头,以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为区域骨干,包括沿线肇东、安达等市在内的经济区域,区域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人口约20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一半以上: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3,是我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辐射力最大、科技人才优势最明显、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郝会龙 《奋斗》2010,(10):7-8
<正>我们党即将迎来90华诞。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历程,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必须牢牢把握的第一要务。在深圳经济特区设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齐齐哈尔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著名的装备工业基地,要创新发展、重振雄风,就要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尤其要肩负起"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重要责任,以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为主线,以打造高水平园区为抓手,以推进"55111"工程为重点坚持高起点定位大手笔建设全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