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23岁的王新和22岁的李华经人介绍相识了.两人见面后,李华要求王新家给付彩礼3万元.王家虽然认为数额有点儿高,但一想自己的儿子也不小了,李华这个姑娘还不错,给彩礼也算正常,就同意了.随后,双方父母做主为王新和李华举行了传统的订婚仪式,仪式上李家当场将3万元彩礼交给了李华.2004年8月,王新和李华在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举行了婚礼.起初两人感情还不错,可是,由于两人举行仪式前相互了解不够,渐渐地彼此都发现对方身上的一些缺点,开始因家庭琐事争吵,两人的感情逐渐出现了裂痕,双方都认为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即使这样,女方李华也不愿主动提出离婚,她怕自己提出离婚王新会要求自己返还彩礼.  相似文献   

2.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4):40-41
正●湿钞票当彩礼在河北南部的邢台、邯郸农村等地,出现了"找媳妇难"的现象,甚至有过18个专业媒人同说一门亲事的怪事。而女方要求的彩礼也花样百出,如要3斤100元的人民币,大概有10万元,有的男方凑不够,就将钱浸湿凑数。  相似文献   

3.
家书一束     
为子女婚事简办给与老何家熟悉的领导写的一封信(1989年9月20日)少华同小何已结婚,这是他们生活长河中的一件大喜事。我严格按照中央要求,一不受任何人的礼,二不请客。他们说今年国庆节前夕可能要去看望小何的父母,  相似文献   

4.
正11月1日的《人民日报》刊登记者的文章说,前不久,一位朋友回农村老家参加侄子的婚礼,回来后讲了这么一件新闻:侄子到女方家里迎亲那天,按风俗要给女方的父母献上8斤8两的百元大钞。原以为这只是个案,后来在报上又看到了类似的新闻。其实,不仅仅是彩礼,其他的人情负担,也横亘在农民脱贫的路上。小孩10岁、16岁,大人36岁、  相似文献   

5.
家书一束     
为子女婚事简办给与老何家熟悉的领导写的一封信(1989年9月20日)少华同小何已结婚,这是他们生活长河中的一件大喜事。我严格按照中央要求,一不受任何人的礼,二不请客。他们说今年国庆节前夕可能要去看望小何的父母,  相似文献   

6.
鸡公山夏令营闭营以后,有一位重庆来的孩子,因为火车线路的问题,比别人晚走一天。我碰到这位孩子,问他:给家里打电话了吗?他说:昨天打了,今天没打。我问:为什么?他说:带的钱不够。带队的辅导员老师告诉我,其实这孩子家里挺有钱的,家产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但是这次出来参加夏令营,父母给的零用钱只有20元。 这是一对聪明的父母。 北京,有一对夫妇买福利彩票,中了头奖。当工作人员找到他们,通知他们去领几十万元奖金时,这对夫妇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千万别让我们的孩子知道。 这又是一对聪明的父母。他们的担心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初中一年级学生夏斯艳,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在她出生4个月时,父母因煤气中毒离开了她;幸运的是,在干部群众和新老两位县委书记的关爱下,她幸福地成长,并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95年9月,当小斯艳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时,她那年过八旬的奶奶却想也不敢想。因为小斯艳父母去世后这些年,家里两亩多地是乡邻们帮着耕种的,穿衣治病花的钱也是村干部设法解决的。因此,对小斯艳无钱上学读书的事,她不想再麻烦大家了。一天,这件事被下村调查的时任建湖县委书记肖兰英知道了,她顾不得吃午饭,马上来…  相似文献   

8.
俺的婚事     
虽然俺已经结婚27年了,但是历经坎坷的婚事至今让俺记忆犹新,过往的岁月时常在眼前浮现。 俺家在河南襄城县首山脚下,30年前穷得叮当响,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里只能靠借钱借粮度日,所以俺找对象的事变得异常艰难。那时,俺已20出头了,父母托亲戚找朋友给俺介绍对象,为俺的婚事操碎了心。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50岁的石仲新从小患有先天性脊椎畸形,由于当时家里条件差,加上自身身体状况,年仅16岁的他初中毕业后就放弃了学业与同乡来到了新疆,他先后在二师三十团赶过大车、盖过房子、当过厨师、承包过香梨,每年所挣的钱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给家里的父母寄上一点贴补家用。1998年,石仲新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库尔勒英下乡帮老板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管理,为了尽  相似文献   

10.
王女士与李先生的孩子还没有出生,李先生便因交通事故去世了。李先生留有2万元存款。在处理这笔存款时,王女士与公婆产生了分歧。李先生的父母要求和王女士平分这笔存款,王女士认为自己肚里的胎儿也有份,应该把这笔钱分成三份,她和未出世的孩子应该得到其中的丽份。王女士的要求遭到公婆的拒绝后,王女士将公公和婆婆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1.
温莘 《求贤》2009,(10):51-51
1980年.大卫在美国阿灵顿商学院读书。他的大学生活主要靠父母按月寄来的一点钱维持。不知怎么的.家里已两个月没给大卫寄钱了。大卫的兜里只剩下一枚硬币.他走到电话亭旁.把仅有的一枚硬币投了进去。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1975年,我出生在江油市,1978年被送养到德阳一位农民家。这么多年来,养父母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还操办了我的婚事。我亲生父母从把我送养时起,就再也没有看过我。如今,他们家的两个儿子一个因车祸死亡,一个不供养他们。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没有了生活能力,才想起了我。前几天,他们说我要是再不供养他们,就把家里的老二和我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3.
正大学毕业那年,李恒选择了家里前两代人都工作过的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原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十二处),这意味着他要去项目建设工作的最前线,与崇山峻岭作伴。父母深知这份工作的艰辛,一开始并没有同意,漂泊不定的工作性质,"连找对象都困难"。李恒跟家里打了半个月的持久战,执意要去。李恒的选择在家人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一家子里,爷爷、外公、父母、小姨和姨父都从事过隧道项目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王爱楼,今年46岁,是东辽县安石镇乐群村一位普通农民,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位尽职尽责的村党支部书记。 我家共有5口人,我们兄妹3人在外读书,家里的生活并不宽裕,屋里只有20年前父母结婚时的一对木箱、一个炕柜、300多元钱的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他们订婚时大伙儿送的一台座钟。爸爸没买过皮鞋,没穿过一件高档象样的衣服,而爸爸却把群众的困难时刻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15.
徐恒足 《前线》2010,(3):58-58
上海有这么一对老干部夫妻,名字分别叫肖林和王敏卿。他们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曾为党经过商,是商界赫赫有名的“大财神”.钱在他们手中像水一样流进流出.家里还暗藏过很多金银财宝。解放后,他们把这些钱全部上交给了组织。不过,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他们夫妇经手过那么多的金钱,难道就没为个人留下一点吗?  相似文献   

16.
朱先生和小许是邻居,关系很好。朱先生家里常遭窃,现金放家里不安全,几次他都把现金暂放在小许家,让小许替他保管,一直没出岔子。2008年底,朱先生将8000元现金托小许保管,讲好第二天取回。小许顺手将钱放入外衣口袋,将这件外衣挂于卧室内。第二天,朱先生来取钱,被告知这笔钱丢了。此事伤了他们两家的和气,朱先生将小许告上法庭,要求他还钱。  相似文献   

17.
正2008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从陕西踏上了来新疆的列车,经过两天两夜的路程到达库尔勒。在二师组织部报到之后,我又独自一人坐上了去二十四团的班车,一路上的荒凉戈壁把我幻想中那个到处是瓜果飘香、处处绿洲的美图彻底敲碎,顿时我的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坐在车上,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哭诉了一路上的所见,父母在电话的那头心疼地说:"到了地方就赶紧再坐车回来吧。"挂了  相似文献   

18.
媒人     
正乡村道路上出现的迎亲嫁娶队伍,谁是媒人还是很好辨识的。按照马蹬坝的习俗,媒人要"带路"。所以,走在迎亲队伍第一个的,就是媒人。媒人后面,依次是男方长辈中的提亲者、手拿两把雨伞的新郎官、吹吹打打的唢呐锣鼓乐队、抬着挑着各种迎亲彩礼的人员等。虽然过去的婚姻大事基本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其实媒人要撮合成功一桩婚事,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碰上双方门当户对的,媒人的辛苦或会少上几分;如果男女家庭经济条件悬殊、地理环境迥异,即便年轻人相互颇有好感,同样不能少了媒人在双方父母之间穿梭协调。其中,个  相似文献   

19.
1994年,赵建正从河南老家来到兵团二二二团农八队,为了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第二年,他就将父母接来身边,帮助他们照看孩子,从此他和妻子一心一意常年承包土地,他们既种过棉花也种过葡萄,可不知怎的,无论他和妻子如何努力,效益总是不如人意.从到八队的19年中,虽然他们也挣了些钱,还供大儿子在石河子上了大二,但是离他和妻子心中的理想效果还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20.
在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提起田希明、吕红梅家庭没有不夸赞的.与女儿女婿共同生活的岳父岳母总是夸田希明:"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的女婿比儿子还要好."田希明是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名干部.妻子吕红梅是独女,自1991年两人成家后,岳父岳母就一直跟他们同住.在一起生活的十多年里,两位老人打心眼里庆幸他们摊上了田希明这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女婿.因自打女儿吕红梅和田希明结婚那天起,田希明就像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着他们.老人以前在分场务农时,没有正式退休也没有退休费.家里六口人吃饭,全靠田希明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紧紧巴巴的.可田希明和妻子总是想方设法调剂好老人的饮食生活,让他们过得舒心开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