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型水利工程使入海泥沙量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入海径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导致长江口盐水入侵加剧。长江入河口营养盐浓度及通量显著下降。河口是海岸带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流域水系统物质的主汇,也是近海陆源物质的主源。河口区域陆海相互作用特别强烈,生态与环境尤为脆弱。近年来由于流域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系列重大水利工程的实施和运行,使长江口物质通量及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河口三角洲海岸蚀退,河口湿地萎缩,生态服务功  相似文献   

2.
一一百多年来,以长江口天然河口为航道的上海港,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南通港。张家港、南京港,近二、三十年来,长期受长江口入海航道水深不足的困扰。近十多年来,世界海运事业突飞猛进,深水船舶不断出现,要求有深水航道和深水港为前提的国际航运中心陆续形成。上海港及其邻近地区应成为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航道中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不仅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亚洲广大腹地的需要。鉴于长江口航道是以“多沙”、“强潮”和“极宽(90,000m)”的河口为依托,天然口门沙滩水深长期维持在-5.8m左右。要达到-8.5-12.5m的水深,靠人工…  相似文献   

3.
市政协委员徐雪红、刘健、黄天印在《落实上海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推进实现国家饮用水新标准》的提案中指出,近年来,上海市有关部门大力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全面推进集约化供水,在原有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和陈行水库水源地的基础上,通过新辟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  相似文献   

4.
濒临东海的长江口正孕育着冲天巨浪。宏伟的建设蓝图已经绘就:随着将来崇明与申城市区、江苏海门越江隧桥的贯通,千年古岛将迅速崛起。未来10年,崇明,这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河口沙洲、中国第三大岛,将被建设成为上海最大的生物技术基地、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最大、最理想的旅游休闲基地。  相似文献   

5.
河口与越南老街、谷柳隔河相望,地理优势明显,是云南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云南进出口货物量最大的口岸。  相似文献   

6.
水乃生命之源,优质的水源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有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青草沙水库,每天,它为上海超过70%的区域提供着优质的水源。从2011年6月8日竣工通水以来,这一当今亚洲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已经安全运行了近千个日日夜夜,累计供水量超过40多亿吨,并成功应对715次成潮、11次油污预警。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06,(20):F0004-F0004
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口是我国第五大河口,列长江口、黄河口、珠江口、钱塘江口之后。该区域核心区主要包括灵昆岛、温州浅滩、洞头列岛及相应的海域,拥有丰富的港口、滩涂、旅游、渔业等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是今后温州中心城市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的发展区、高层次产业的集聚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无论从当前建设,还是从长远发展看,该区域开发建设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水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作为具有多种功能的重要海域,水体质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文基于国家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以及相关监测站对长江口海域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长江口水环境状况。结果表明,长江口水域水质整体上受到污染加重、咸潮入侵以及湿地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水质常年处于劣四类。分析认为,陆源不合理排污、近岸大型工程建设及滩涂围垦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为今后长江口水域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姬慧 《今日浙江》2010,(19):52-53
德清县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县域面积936平方公里,西部乡镇是全县主要河流的源头,是水源涵养区、生态林的集中分布区。昔日,每到春夏季竹笋加工旺季,站在德清县筏头乡六洞桥上,便可看到几条污浊发黑、泛着白色泡沫的溪流汇集一处,汩汩流向下游对河口水库;如今,这里却是山绿溪清。这是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实行生态补偿机制以后带来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之间,濒江临海,长江来沙在河口水域汇积成滩涂,形成了独特的潜在土地资源。为了进一步依法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滩涂,保障海塘防汛安全,加强滩涂湿地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城市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1996年10月31日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滩涂管理条例》。但随着近年来本市的滩涂开发利用机制、水务行政管理体制以及上位法对有关水务行政处罚的规定,在探索和实践中已有创新和突破,有必要对条例进行修正。6月21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上海市滩涂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步审议。  相似文献   

11.
正王金南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报告题目:《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思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要体现突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的"三水并重"思路,狠抓上中下游统筹协调、"两湖一口"(洞庭湖、鄱阳湖及长江口)等重点区域、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重大制度体系创新的"四抓同步",建设和谐长江、健康长江、清洁长江、优美长江和安全长江"五江共建"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强调水资源利用的上  相似文献   

12.
(一) 江苏沿海滩涂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达长江口,大陆海岸线长954公里,分别隶属于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的十四个县(市、区)。全省现有海涂总面积980万亩,占全国海涂面积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沿海滩涂省市之首,是我省最大的一块后备土地资源。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历史悠久,以西汉吴王刘濞三国广陵煮海为盐始,到北来的范仲淹修筑范公堤拒海保田;从本世纪初实业家张謇组建大生集团公司、废灶兴垦,到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沿海滩涂经济得到迅猛的发  相似文献   

13.
河口口岸是云南省12个口岸中最繁忙的口岸之一。今年一季度,河口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9132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位于云南省南部的河口瑶族自治县是中国一个不大的小县,面积1332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河口洞奇、山秀、人美。典型的热带湿润雨林气候和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河口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24个民族居民在河口生活,他们拥有多姿的民族文化。1908年,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军在此发动了著名的“河口起义”。河口县县政府所在地河口镇北距云南省省会昆明496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296公里,河口与越南北部城市老街隔红河、南溪河相望。河口县有193公里长的国境线,其中水界73公里、陆界120公里。河口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第二条通道(内联昆明、成都,外联越南)上的门户和咽喉,自古就是中国与越南及东南亚诸国进行边境贸易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14.
《天津人大》2014,(2):F0003-F0003
山体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区面积约69平方公里,包括山地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景区3处,主要生态能包括涵养水源、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展》2023,(1):55-56
<正>低氧区的发生是影响海洋生态健康的重要因素。长江口已成为世界低氧海域的一个代表性区域。随着《长江保护法》、“十年禁渔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政策的实施,国家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政策力度前所未有。长江口越来越严重的低氧现象,应进一步予以重视。目前长江口低氧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跨省市前瞻性布局和系统性完善,未建立长远且可持续的低氧区治理战略与规划,未根据其发展趋势及具体问题进行跨地区、  相似文献   

16.
琼海市现阶段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该市东临南海,拥有82公里海岸线,包含1个海湾、1个由三江汇流而成的河口,河口套有1个内海和3个河口岛,而在河口与南海之间有1个长条状的半岛——玉带滩。这是琼海海洋自然资源条件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亚拉河注入曼弧形的菲得普湾。河口一带,坐落着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维多利亚首府墨尔本。侨居澳大利亚的华人习惯地将墨尔本唤作“新金山“。那里虽然早在1835年就已建成小镇,但直到16年后附近发现了金矿,世界性的淘金热席卷墨尔本,把她与美国的旧金山相提并论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城区的大部分建在沿海平原地带,与港叉纵横、山岩叠嶂的悉尼相比自是缺少许多变化。然而,从缓缓起伏的近郊直到丹登当山脉、普伦蒂山脉和亚拉河上游林木覆盖的地段,则是天然的大公园。市区中心地带的旖旎风光更具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杨洪 《创造》2000,(12)
作为云南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红河州边境贸易发展最具活力、最有条件的河口来说,如何抓住机遇,搭上西部大开发的这趟快车?是我们必须面对而又要研究解决的一道“高等数学题”。对此,笔者根据中央省州制定出台的西部大开发的一些优惠政策及基本发展思路,结合河口边境贸易发展的实际,对西部大开发能够赋予河口边境贸易发展的机遇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河口边境贸易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河口地处红河州东南部,以红河、南溪河主航线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分界。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受战争的影响,贻误了十余年…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河口口岸的发展优势分析,并找出河口口岸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促进河口口岸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湖北省饮用水源污染呈现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相结合的新趋势。由于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规定不足,导致了饮用水源进一步恶化。因此,从饮用水源可持续利用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入手,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源优先保护区制度、预警和危险事件应急制度等基本法律制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