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不断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在思想教育中推进实践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是推进实践的基础性工作。十八大报告用24字高度概括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认同力和凝聚力。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6,(12)
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需要把大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人梦想统一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文章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网络舆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冬玉 《揭阳论丛》2010,(2):39-41,48
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从引领社会思想理念、指导谋划经济发展和规范行为,引导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等几个方面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文章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方向。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易班"网站的出现与逐渐普及,确立了其作为网络思想教育主阵地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1]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主阵地,文化建设的小高地,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调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掌握状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状发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大学生存在信仰矛盾、不坚定和信仰多元化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呈弱化之势。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次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随着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日益频繁,高校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阶段,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分析新时期高校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同时也要重视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提升宣传质量和效果,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们,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整合力.  相似文献   

8.
韩志弘 《世纪桥》2023,(2):88-90
近年来,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引领下,自媒体平台大量出现,不仅改变了社会交往方式,还对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思想认知,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关键意义。而自媒体的普及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优化整体教育质量。因此,论述自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意义,以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依据,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概括了置身网络社会的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科学艺术、教育理想等精神财富。网络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价值信息的良莠混杂性,会侵蚀人们的思想,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凝聚力,关键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增强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能力;创新网络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提升网络文化的内容品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领导层面、工作机制和教育主体等方面协同性不足的问题,值得关注。本文着眼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引导、全方位实施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亮财 《世纪桥》2016,(3):34-35
本文简要分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审视了当下人们在培育和践行方面存在的认知欠缺、知行不一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这种现状发生的原因。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角度探索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法,即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榜样教育法和渗透式教育法等,力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工作对象.通过主观意识上的沟通,包括启发、引导等交流方式.打破思想局限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进而激发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了.能极大的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以及坚定为社会主义团结奋斗的信念.反之.处理不好思想政治问题.会导致人们的价值观紊乱、不利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重要的保障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我们以引导学生确定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中心,着眼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树立主体性教学理念、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和强化实践教学观念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召开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6.
榜样教育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榜样教育法来发挥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需要深入了解榜样教育法的基本内涵,分析其应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现实依据。从而积极探索榜样教育法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最终实现榜样教育法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分析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需从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及行为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框架指导下.各个领域都在提炼和实践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我们党执政重要基础的国有企业.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必须做好表率.把提炼和实践企业自身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工作利器.外树形象.内聚力量.切实履行好国有企业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为执政主体的党员干部,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对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无旁贷。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河北省委出台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经常性培训和宣讲计划。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是培育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有责任用科学的理论、高尚的价值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来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净化他们的思想灵魂,引导他们的实践行为。但是目前党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式相对简单、教育的系统性不强以及忽视师资队伍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党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并探索出一条培育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党校面临的重要而现实的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5,(6)
<正>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