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部在2007年9月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在美国媒体和大众中引发热议。这部片子就是《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  相似文献   

2.
刊中报     
“不要以为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等江泽民总书记在参加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发言时说:“我们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最近要上演一部叫《铁达尼号》的电影,过去叫《冰海沉船》,花了2.5亿拍的这部电影,现在收入已经10亿,这也是风险投资啊。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当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在上海看了不少好莱坞的片子,好的片子有《乱世佳人》、《一曲难忘》、《魂断蓝桥》。这次我请政治局的同志也去看一看,不是说宣传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说我们要…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播出了。这部片子以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程为背景,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优秀党员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的力量。相信它对广大党员和人民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部片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事例很多,生动具体,有血有肉,不空洞,不说教,贴近实际生活和群众的情感,看起来不觉得遥远和虚渺。比如,片子一开始不是过多地阐述信仰的  相似文献   

4.
1951年国庆节,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电影纪录片。作为阅兵总指挥的聂荣臻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相似文献   

5.
拜会周尔均将军,听得最多的是他夫人邓在军和凝聚着他们夫妻心血的《百年恩来》。作为优秀长篇电视纪录片,《百年恩来》在 1998年和《邓小平》、《香港沧桑》一同荣膺中国电视“金鹰奖”。   “拍好这部片子,反映伯伯的光辉一生,是邓导一生中最为重要和美好的心愿,她为此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智慧和经验,使之成为一部传世之作……”戴副眼镜、温文儒雅、颇具学者风度的周尔均将军,谈起他那位著名电视艺术导演的夫人邓在军,话语间充满了无限的深情。邓在军的情感世界、奋斗历程和艺术成就,亦在他的娓娓叙说中展现出来。 一   …  相似文献   

6.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婆婆”太多,不利于现实主义杰作的出现。作者以《红楼梦》为例,说什么:“假如这部不朽杰作到今天才出版,曹雪芹把手稿呈送有关部门审阅,会是怎样呢?某些不成体统的情节是非删不可的。首先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初试云雨情,就很不象话,其次如贾瑞正照风月鉴,贾  相似文献   

7.
本刊2001年第5期曾刊登过《“三峡省”筹建始末》一文。时任水电部副部长的李伯宁受命统领三峡工作,为筹建“三峡省”、为三峡工程早日上马做前期准备,后因各方意见不一,“三峡省”中途夭折……本文续接前文,讲述回到北京后的李伯宁再度受命,负责三峡工程论证及三峡移民工作。  相似文献   

8.
有不少朋友都去看了《2012》这部片子。看完这种灾难片之后,人们通常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为了自己可能无法在浩劫中逃生而忧心忡忡;一种则会乐观思考:  相似文献   

9.
美剧《越狱》简直是个神话,引得全世界的剧迷们紧追着看了四年.其实,这部片子的剧情挺老套的——被公权力陷害和追杀的某位帅哥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将官商勾结的强大敌人曝光并绳之以法.几十年来,这类剧情在好莱坞可谓久演不衰,比如《国家的敌人》、《亡命天涯》等影片都是这类剧情.  相似文献   

10.
1956年,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两周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尽管片子已经拍出来了,但导演沙蒙心里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这部影片的插曲还没个着落。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我的祖国》,找到了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请你务必尽快为它谱好的曲子,这部片子就等它呢。”刘炽接过歌词,轻声念了起来:“祖国啊,我的母亲,我的女儿,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11.
每逢新战士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都要放映《奇袭武陵桥》这部影片。这是一部由兵演兵,官演官的军事教育片,是沈阳军区献给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上映不久,便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拍为故事片《奇袭》,以后几乎年年十月份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都上映,在文革期间也没中断过。说明这部电影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场战争的某个侧面。但是大家看这部片子时,却看不到作者的名字,更不知《奇袭武陵桥》为什么要改为《奇袭》?漫说今天的观众不清楚,就是当年参加过拍摄工作的大多数同志也不完全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话得从1958年秋天说起,当时总参二部召开部队侦察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趁现在很多侦察人员还  相似文献   

12.
拿到李伯宁同志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水困古城》,启读这部还散发着墨香的著作,手里沉甸甸的,心里更是沉甸甸的。50多年前,李伯宁同志随同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来到北京时,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也就在这1949年,他跟李葆华同志参与了由傅作义先生牵头的筹组新中国水利部的工作,从此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转眼便是50多年过去。50多年的风云变幻,再强健的汉子,也会熬成皓首老者;50多年的水滴石穿,再坚韧的心灵,也会雕凿出条条沟槽,留下永生不灭的痕迹。如果说当初李伯宁去水利部是组织上的遴选,那么尔后数十年如一日地为…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了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笔者从这部片子的光影中,又回忆起亲身经历的感人故事。是啊,铁道兵这个兵种,诞生于1948年7月的东北战场,终止于1984年1月的统筹裁撤。铁道兵部队,为祖国的铁道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今,面对历史,我和每一位战友都会发自内心地说:我自豪,我是一名铁道兵!想起当兵时火线入党51年前的"七一"前夕,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1月6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召开了大型电视文献片《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座谈会。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影厂的影视工作者二十多人畅谈了对《光辉历程》一片的观感。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龚育之、副主任陈威参加了会议,室务委员魏久明主持了会议。与会同志从各个角度充分肯定了《光辉历程》摄制、播出获得的成功和引起的社会反响.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全面准确地展示中国共产党77年奋斗历程的“党史”大片。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李君如指出:“这部片子用电视手…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南方周末》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独立影像节。周浩和同事在影像节上看了很多影片。私下,他指着获一等奖的片子,说了句很狂的话:“你们给我两年时间,我也能拍这样的片子。”从北京回来后,他就买了台SONY的DV,开始了第一个拍摄计划。  相似文献   

16.
张鸣 《廉政瞭望》2011,(17):48-48
《大话西游》是让年轻人一度爱到发疯的一部喜剧电影,周星驰在大陆的声名,很大程度上跟这部片子有关。到今天仍旧方兴未艾的“解构”潮,各种随性的穿越,追根朔源,似乎都能找到《大话西游》上去。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21,(8)
正20世纪50年代,一部名为《时间的主人》的新闻纪录片在全国范围引起强烈反响,纪录片主人公争分夺秒忘我投身于技术创新的事迹,让所有期盼祖国强大起来的中国人感到振奋。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就是哈尔滨的苏广铭。苏广铭是上个世纪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那个火红的年代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他1913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26年来到哈尔滨。一开始,他在日本人经营的车辆厂做学徒。那时,他每天劳作十几个小时,却吃不上一顿饱饭,还经常遭到殴打。艰辛的经历让他热切期盼着祖国强大起来,  相似文献   

18.
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呈送中央审批,绝大部分政治局委员都表示同意,而邓小平同志没有表态。他对吴玉章说:吴老啊,你把汉字这么一简化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1月底,美国的网飞公司(Netflix)上线了一部六集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这部纪录片理所当然地获得了网友分外的关注,很多网友认为这部主题不太轻松的纪录片是一次及时的科普,让大家对"流行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社交媒体上,偶尔会有一条短视频使用幽默元素,帮助网友了解病毒传播的基本状况,但在电影长片中,那些但凡能让观众留下印象的作品,都没法用"轻松"来形容。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05,(10):13-13
《廉政瞭望》今年“聚焦”栏目第4期和第6期的两组独家策划《干部年龄与个人政治前景的对话》和《基层干部,您在乡村还好吗?》,中央政策研究室分别在第285期、324期简报上进行了摘编、刊登,呈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引起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贺国强等领导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