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但也是日俄战争110周年。前者是日本一家侵华,后者是日俄为了东亚霸权大打出手,把中国东北作为战场,而中国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把国土让给日俄作为战场,其民族耻辱远胜甲午战争。那场战争的结局是俄国战败,将中国东北的殖民霸权让给日本。沙俄帝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耻辱,直到1945年通过在最后一刻加入对日战争才报了一箭之仇,通过另一个不平等条约夺回了40年前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权益。  相似文献   

2.
郑玉艳 《长白学刊》2007,(3):140-142
辽吉根据地不仅是东北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而且也是东北解放战争的可靠后方,并为东北解放战争提供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质保障。辽吉根据地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3.
论东北抗日联军的失败陈辽抗日战争中的悲剧─—皖南事变,知之者论之者甚多。但是,抗日战争中还有一个悲剧人们却很少接触,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失败、“七七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全盛时期达4.5万人,但到1942年8月时,只剩下一千人,指战员们撤退到苏联境内...  相似文献   

4.
朱卫东 《中国保安》2009,(10):60-61
"从部队到保安,对我而言,只是从一个战场转向另一个战场。在战场上,只准成功不准失败。在离开部队时,我是一名合格的士兵,希望在我离开保安岗位时,也能毫无愧色地说,我是一名合格的保安人。" ---徐建祝  相似文献   

5.
简析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北推行的奴化、同化政策肖安鹿日本侵略者在1931年9月18日占领东北全境之后,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便击溃和瓦解了东北抗日义勇军,使其大规模、有组织的抵抗活动归于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击垮了东北人民的抗日之心,日本占领者对此亦了然于胸,...  相似文献   

6.
王恩宝 《长白学刊》2012,(2):116-118
狱中斗争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反满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满州省委领导的城市斗争的第二战场。被捕共产党人在最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的这一斗争,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为东北抗日斗争保存、发展了有生力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党的威信,扩大了党的影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和灵活的斗争策略与敌人周旋,策应和支持了在第一战场同日伪抗争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爱川村移民、除队兵移民和大连农事株式会社移民,是早期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的三次农业移民尝试。由于移民政策的失误和经营不善等诸多原因,日本的早期农业试点移民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但移民失败的经验教训,却对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侵略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特色,辽东军区部队在四保临江战役前后开展了诉苦运动、复仇立功运动和战评运动,创新发展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军队政治工作经验,很好地激发了官兵的战斗精神,有力地保证了部队取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扭转了东北战局,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连捷 《长白学刊》2010,(4):130-133
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在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精神指引下,由杨靖宇指挥的抗日军队所创建。它虽然只坚持了七年,却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场和中心之一,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南满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的丧失,主要因为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敌我力量对比相差过于悬殊。  相似文献   

10.
陆桂生 《当代广西》2005,(18):44-45
1 抗日的星火闪烁在高境山上 1944年冬,我国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这时,日军急欲打通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通道,以抵消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败的颓势,于是在中国战场上作困兽之斗,发动一波波攻击。随着长沙、衡阳失守,桂林告急的恶讯传来,人口不足五千但相当繁荣的家乡来宾县大湾乡,也发出紧急疏散的通告。  相似文献   

11.
孟月明  张洁 《人民论坛》2011,(9):198-199
"爱川村"移民"、除队兵"移民和"大连农事株式会社"移民,是早期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的三次农业移民尝试。由于移民政策的失误和经营不善等诸多原因,日本的早期农业试点移民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但移民失败的经验教训,却对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侵略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下     
胡锦涛会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 5月8日,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亲切会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东北战场战斗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并向参加会见的老战士颁发“和平”奖章。  相似文献   

13.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方有意缩小己方的伤亡数字。据日本厚生省援护局调查统计,至1946年初,死于中国战场(不含东北)的日本人共45.6万人,在中国东北死亡4.6万人。其中在所谓“日华事变”(即卢沟桥事变至1941年12月国民党政府对日宣战)中死亡18.7万人,至1945年8月15日死亡40.4万人。  相似文献   

14.
荆蕙兰 《求索》2012,(12):57-59,110
以赵尔巽、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当局所领导的清末东北农业新政,是东北农业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改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这场新政推动了东北农业经济体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东北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与种植结构的改变,也促使东北农业向近代化转变。同时,东北地方当局因清王朝本身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就必然决定了近代化进程受到制约,不可能真正把东北农业引向正常的近代化发展轨道。但是,清末东北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对东北农业的早期近代化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或多或少会经历一些失败的折磨.然而.失败却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没人保证失败的下一次一定就是成功.失败不检讨就不是成功之母,检讨才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不检讨.就永远不能进步,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就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大门外徘徊。  相似文献   

16.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战场信息瞬息万变.电磁对抗变幻莫测,参战官兵的思想和心理面临极大挑战和考验。要赢得战场的主动权和作战的胜利.不仅要夺取制信息权、制电磁权.还要调适好官兵的心理.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  相似文献   

17.
何军 《协商论坛》2017,(5):51-54
1935年夏,豫南避暑地鸡公山上迁来了一所流亡学校——东北中学.通过百度搜索,出现的却是另一所中学——东北中山中学.同属东北流亡中学,1996年,东北中山中学在沈阳复校了,而东北中学却留在了历史尘烟里,仅供所属子弟们年复一年地怀想.1935年至1938年,东北中学在鸡公山办学整整三年时间,许多东北中学的学生从鸡公山走上革命的道路,奔赴抗日战场,后来又投身解放全中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2015年,沈阳日报成功推出了大型策划系列报道——东北中山1934 ~ 1946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今年又迎来“七七”全面抗战爆发八十周年,这更加促使我对两所东北抗战流亡中学进行比较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8,(2)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在我强大政治统战攻势和军事围困、经济封锁面前,国民党长春守军被成功统战,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另一守军新7军官兵纷纷主动投诚,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余部放下武器投诚,长春这座大城市兵不血刃地得到解放。这一战例成为我党对敌军统战工作成功运用的典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在我强大政治统战攻势和军事围困、经济封锁面前,国民党长春守军被成功统战,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另一守军新7军官兵纷纷主动投诚,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余部放下武器投诚,长春这座大城市兵不血刃地得到解放.这一战例成为我党时敌军统战工作成功运用的典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王英全 《传承》2008,(2):19-21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在我强大政治统战攻势和军事围困、经济封锁面前,国民党长春守军被成功统战,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另一守军新7军官兵纷纷主动投诚,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余部放下武器投诚,长春这座大城市兵不血刃地得到解放。这一战例成为我党对敌军统战工作成功运用的典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