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区自治的实现有赖于外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居委会开具证明过多就是服务型政府建设滞后、社区自治地位模糊导致的。在解决这一局部问题上,从城市社区自治的中观视角出发,应该完善外部环境,克制行政权力,明确社区自治地位。  相似文献   

2.
共同“指向一种更美好生活”将“中国梦”与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关联起来。“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希望,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在于唤醒人内在的希望本性和鸟托邦的激情,动员中国人积极投身于现存的变革中,去造就中国的未来前景;“中国梦”的实践要求是做好应对失望和风险的准备,并采取行动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自治中居委会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也由单位制向社区居民自治转变。社区自治要求改变原有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机制,突出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自治性组织。本文通过对居委会在实践中职能异位的分析,提出适应社区自治要求的居委会职能转变及实现社区自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自治存在居民自治和业主自治两种不同的自治机制。依据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理论,业主自治在动机、组织、制度、知识4个维度上较之于居民自治更符合自主治理的本质特征,从而成为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新逻辑。在社区自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即从合作走向融合,并最终实现社区的真正自治。  相似文献   

5.
社区民主自治是城市居民依法直接管理社区基层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形式,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在城市的广泛实践。我国目前的社区民主自治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要实现社区科学民主自治必须做到:完善法治;明确界定社区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扩大居民参与。  相似文献   

6.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是有效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健全社会管理格局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几年来,珠海以加快社区民主自治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初步探索出一条珠海特色社会管理新路子,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多元化治理新格局.但从整体来看,相对于现代新型社区的要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还有一定距离,尚有一部分社区建设落后于社会转型,社区的自治和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分析问题、总结不足,不仅是珠海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村民自治的基础条件和基层治理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自治面临着制度设计缺陷、实际运行困难、外部环境不利等诸多困境和障碍。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确保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关键是要立足于切实保障群众的自治权利,让老百姓获得制度带来的实惠和利益,着力于增强自治内生动力、完善制度设计、规范自治内容以及丰富自治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社区自治和公民参与必须从制度上确保社区自治的独立性、保障性,坚持社区需求本位原则,通过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参与渠道的多样化以及参与层次的拓展等具体路径,使社区自治真正成为公民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成功实验,更是推进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它对于保证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密切干群关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现状看,离初衷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本文以平度为个案,调研发现了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提高村民民主意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的程序,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理顺镇村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社区自治项目是在传统项目制治理的背景下出现的,但其对传统项目制有所突破。通过对上海市Y街道社区自治项目的研究发现,社区自治项目的运作包括项目需求搜集、项目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项目实行、项目监管与评价五个阶段。整个过程突出的是自下而上的项目制定、项目运作的多元协同、自治平台的打造,这分别是对传统项目制在项目决策、项目执行与项目目标三个层面的突破。深入研究社区自治项目对传统项目制的突破,有助于厘清社区自治项目运作逻辑以及拓展项目制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合作。本文阐释了三种公民参与的类型——博弈型参与、伦理性参与、协商性参与。并分析达成合作的机理和社会条件。通过社会调查,对绍兴市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城市社区合作治理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对等、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公民社会仍难充分发育。据此,分析要达成社区合作性治理,促进公民社会成长的机理及所需的社会条件,不能停留于修修补补的改良,必须全方位透视其所依赖的制度赖以运作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条件。加快重塑社区治理结构、培育社会多中心治理内生秩序、健全合作治理运行机制,是促进社区治理社会成长和实现社区合作善治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自治存在居民自治和业主自治两种不同的自治机制。通过对二者的动机、组织、制度、知识这四个维度的比较不难看出,当前的居民自治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导致了其功能的弱化,而业主自治则为社区自治注入了新的动力。社区自治的发展要同时发挥这两种自治机制的作用,要在规范和完善居民自治的运行机制、积极创造业主自治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制建设的同时,倡导并建立二者之间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监督可划分为体制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两部分,当前困扰基层民主最关键的问题是,内部监督力量不足,权力制衡体系尚不能防止村官权力寻租行为,外部监督存在随意性、偶然性,不足以实现常态监督。要想完善基层村民自治,首先要加强村民代表的选举和监督,使村民监督能通过内部自治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结合韩国智能社区发展的特点及成功经验,分析我国社区自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结合实际,汲取韩国智能社区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自身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为社区自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才能更好地完善社区自治建设体制。提出我国社区自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村改居”后的转制社区保留了“城中村”的痕迹,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双重特征。目前转制社区自治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提高转制社区自治水平的对策思路: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把转制社区自治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二是构建和完善转制社区自治体系,不断强化自治功能;三是培育居民自治意识和参与能力,优化转制社区自治“软环境”;四是增强转制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发挥党组织对社区自治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现终身教育很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社区教育是社区居民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对社区现有的教育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的考察,通过对居民社区教育学习需求状况的调研,通过对材料的搜集、整理、研究,以期寻求开创社区教育新途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问题观是研究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础,我们应该区分问题中的中国梦和中国梦中的问题。中国梦是在解决中国问题中提出的,破解中国问题是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为了深化中国梦的研究,有必要夯实中国梦研究的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问题观的指导下来探索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应当成为中国梦研究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的民主自治是实现基层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政治素质较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民主法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的民主自治存在农民民主自治的能力不足、农民缺乏主动参与政治的热情、自治渠道不通畅、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此,应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自治是为应对城市传统治理体制失效而进行的制度变迁,其治理成本较低,且更能满足社区的内在要求。实现社区自治的关键在于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通过对杭州市拱墅区社区自治状况的个案调查,本文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的困境在于社区自治组织的"准行政化"及政府在社区中的角色越位和缺位致使社区参与严重不足。克服参与不足不仅要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重新建构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平等、合作自治模式,还要通过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强化自治意识,转变管理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发展社区组织,大力培育和提升社区的自治能力,推进社区实现民主自治。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居委会高负荷运行是转型期中国基层治理逻辑、基层政府行政制度实践和社会运行机制交织形成的过渡性现象。以去行政化为核心的居委会减负改革与居委会过度行政化、居委会负荷未有效缓解并存的现实表明,深入分析居委会改革对策,需要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路径。居委会负荷过重现象的生成机制为:在不完全法理契约下,社区居委会责任无限、权力有限,责权结构性失衡;在不完全行政契约下,社区居委会权力模糊、依附性强,制度化建设薄弱;在不完全自治契约下,社区居委会利益表达、利益协调能力弱,利益满足机制匮乏。去行政化仅是居委会减负机制的选择性途径,实际上,居委会的治理效能受社区治理结构的复合性与多元性影响,因此,社区居委会改革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片面地去行政化,而在于治理结构适应性调整与治理资源有效整合,进而增进其在社区治理绩效中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