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半城市化"是一种不彻底的城市化状态,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落后的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城市倾向的公共政策、人力资本不足及各自为战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不合理的城镇规划。"半城市化"现象的危害在于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碍社会公平公正,导致城市病日益突出,抑制国内需求增长,扭曲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消除"半城市化"现象,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稳妥推进承包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整合工业用地和分散的居民点,分步实现城乡一元化福利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花园城市”、“瑞得本体系”和“邻里单元”是设计规划和新城镇的建设理念。1929-1933年的“大萧条”之后,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共设施的建设,这为城市建设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恰当的契机。其中,“河谷项目”和“绿带城镇”的规划与实施。是迈向美国新城镇建设的肇始,特别是“绿带城镇”建设在选址、总体规划、移民选择、商业与城市管理的布局和教育等诸多城镇要素为迈向美国新城镇提供了最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王伟 《实事求是》2012,(2):48-51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新疆的城镇化发展比较落后,城镇规模小,数量少,辐射带动力小,城市首位度大,城市的发展模式粗放,城市问的发展不平衡。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做好城镇发展的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城市群发展,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兴工业等。  相似文献   

4.
张占斌  黄锟 《理论研究》2013,(5):2-8,14
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周期,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和城市病发作的叠加期。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病发作的叠加期,一方面,需要针对城镇化质量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是叠加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这也是叠加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叠加期的城镇化需要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这是叠加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需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降低城镇化门槛、建设包容性城镇、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和积极深化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村发展落后,集中表现在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镇发展缓慢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在突破二元体制,加快农村发展一但国家财力有限,待国家财力增长再来推进农村的发展,那将是漫长的等待.本期刊登的两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改变落后农村的另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6.
市民的素质决定了城市的文明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市的市民素质在不断提升,但也存在公德滑坡、市民身份认同等问题。要想建设好省会城市,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关键是提高市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秦如培 《当代贵州》2011,(15):30-30
毕节地区的经济落后,主要是工业和城镇的落后所致。工业的落后。表面看是受交通、资金、人才等的制约;根本上则是因为观念落后,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工业,不会抓工业。  相似文献   

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已融入整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之中。兵团建设的城市和城镇在新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兵团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正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为此本文就兵团加快城镇经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推进,城乡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从基本温饱逐步向讲求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益寿延年方向迈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城镇范围也在拓宽,失地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劳动力大军,同时也加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中国有企业的改制,一些与先进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工业企业的关、停等各种原因也导致了部分劳动力的歇业,就业难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一个复杂、包容、生长、多样的有机整体.城市有机更新紧紧围绕提升城市人民生活质量、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着力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防治各类"城市病",提高城市承载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地方党委、政府关心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  相似文献   

11.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12.
谭建春  侯立宏 《奋斗》2007,(9):46-47
我省城镇化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城镇开发和建设历史较短但发展较快。同中原、南方等一些文化积淀深厚的省份相比,我省属于开发建设较晚的省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崛起于近代。是中东铁路兴建、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三次浪潮形成了现有的城镇框架。  相似文献   

13.
青龙县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基于对青龙县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分析,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准确定位。要依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建设中心城镇,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制度创新,改善城镇环境;加强城镇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因地制宜地走出健康县域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强调指出,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规划是城镇化推进的龙头,是引导和调控城镇发展、保护和管理城镇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是城镇建设的灵魂,决定了城镇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相似文献   

15.
《理论建设》2011,(6):67-70
近年来,阜阳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十一五”期间,阜阳城镇化建设成就突出,但在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按照《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和县城、中心镇发展,发展壮大城镇经济,加快发展覆盖城镇的社会事业,改革投融资机制,提高城镇综合管理水平,探索精细化城镇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5):29-29
记得住乡愁 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城镇化管理人才,是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为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管理服务的行政机关及其直属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按照现代服务性政府职能来划分,这部分人才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的城镇规划、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部门。因此,本文论及的城镇化管理人才,也主要是指在各级城镇规划、城乡建设、城市管理部门及其直属企、事业工作的各级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8.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等。然而由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教育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与城市存在巨大差异,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青年教师对职业理想的认识和追求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实现全市的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城市化。本文提出了长春市城市等级规模的六个层次和一核一圈四带三群的分布结构,以及城镇的产业分布结构构想;从近郊乡、新规划的分团、长春市卫星镇、县级市与县城、跨县域的中心镇、一般集镇、中心村等8个方面提出了加速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途径;从6个方面阐述了加速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对策:即必须尽快制定高标准规划;基础设施必须先行;要改革现行户籍政策,可试行小城镇兰印户口;城镇建设用地要合理调控,卫星镇、中心镇的教育水准必须迅速提高;城镇建设开发要遵循多元化投资,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下管网是进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网的建设现状不容乐观,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未来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建设应以提高信息化智慧化、实现综合系统管理为方向,为智慧城市建设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