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5年1月30日,“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获释.其代理律师告诉媒体,检察机关已经撤回了对陆勇的起诉,法院也对“撤回起诉”作出了裁定.“检察机关应该在一个月内做出不予起诉决定书.”陆勇的代理律师表示. 就在10天前,已是第二次被押进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看守所的陆勇,再三叮嘱前来采访的媒体一定转告他的母亲蔡珠凤,“就说我在这里还好,请她老人家不要挂念”.对此,蔡珠凤的回答是:“我相信法院一定会让他出来,因为我们没有(从代购中)拿钱.”  相似文献   

2.
商家通过百度公司“加V认证”的公司采购生产原料,却遭遇了骗子公司,12万元损失谁承担?2015年9月2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百度公司因未尽到注意义务被判侵权. “加V认证”难挡骗子网站 张力(化名)是河北省邯郸市某广告公司经理.他觉得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做生意,不但能节省成本,而且能提高经营效率.2013年11月20日,因打算购买一批塑料原料,张力打开了百度网站.他在该网站的搜索框中输入了关键字“吉林石化0215A”,出现在搜索结果列表第一位的是一家名叫“缇雄贸易”的网站,列表的末尾处还带有“推广”字样,并加注了“V”形标记.同时,出现在页面右上方的是百度公司“放心搜索,全额保障”的担保承诺:“如您在百度搜索推广结果中遭遇假冒、欺诈蒙受经济损失,可获得全额保障.”  相似文献   

3.
高敬德曾是一家大型药业公司的副总经理,一次误食假药后,他便跟假药卯上了劲,四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半个中国,举报假药289起,各地药监局根据他的举报处理了上百家药店和医院。他成了假药店和一些不法医院的“公敌”,在南京被人打得遍体鳞伤,南京的医院没一家肯收治他,昔日的打假英雄赤着双脚,裹着血衣,为寻找一块栖身之地而踯躅于烟雨金陵……  相似文献   

4.
债务埋隐患 倪俊是广西浦北县人,在北海市经营水暖器材.水暖器材店开张不久,倪俊就在酒局上结识了陆勇,两人自此经常往来,渐渐成了好朋友.陆勇原先住在北海市近郊,家里的三层楼房拆迂,拿到了不少补偿款,在临近北海市的县城买了房子后,还有闲置资金百余万元.倪俊遇上资金周转困难,就向他借款,并按照当地民间借贷的行情支付高息.  相似文献   

5.
沪家解忧     
我和我老公结婚时间不长,他在婚前就开了一家公司,一开始公司生意不是很好,但是在结婚后的最近两年,公司发展得很快,也赚了很多钱;这个公司是我老公和他哥哥一起开的,我老公占绝大部分股份。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昌发祥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孟封”牌系列传统食品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董事长车四维先生是正宗“孟封饼”的第五代传人。他先后与多家权威食品研究机构合作,实现了由个人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到现代化工艺生产的大跨越。该公司产品远销华北各省,并在2004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上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7.
一则新闻引出惊天大案 洪港置业公司是武汉市的一家中港合资企业,港方代表为兴业(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公司”),中方代表为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下属的国有企业洪山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洪山房产公司”).  相似文献   

8.
微专栏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微语【赏识】某晚,韩国一家大型公司遭窃。与窃贼殊死搏斗的人竟是一名清洁工。作为公司最不起眼的角色,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他却愿拼死维护公司利益。在庆功宴上,有人问他动机何在,他的回答是:总经理每次走过我身边的时候,总会说"你的地扫得真干净"。  相似文献   

9.
丹棱 《法律与生活》2016,(18):38-40
知识产权故事:小刘的“第一案” 从法学院一毕业,小刘就来到一家律师事务所跟着王律师办案.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起案子很快就来了. 有一天,小刘接到一位客户打来的电话:“我们发现有个机顶盒可能侵权……”这位客户就是快乐阳光公司,其认为自己创办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被侵权了.这是小刘十分熟悉的一档节目,每周六晚上的黄金时段在湖南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10.
在连锁酒店竞争激烈的当下。案件原告在实际连锁酒店加盟过程中没有使用获准保护的注册商标“玖玖”,而大量使用未获准虚用商标的 和 ,二者之差使自己的权益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一、纷争缘起推广关键词温州市玖玖旅馆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玖玖公司)系一家从事“玖玖”品牌旅馆连锁加盟公司:杭州住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布丁公司)系一家从事“布丁酒店”品牌连锁加盟公司,两家公司均定位在国内超经济型连锁酒店经营领域。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2001年初,某市一家有限公司开业,公司登记名称为“某市红都时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同年11月,与该公司地理位置仅隔100多米远的另外一条马路上,又有一家有限公司挂牌开张,名称为“某市红都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这两家公司虽然相隔很近,但行政区划上不属于同一个区,因此,都分别向各自所在的区工商机关办理了公司名称注册登记。于是,甲公司与乙公司打起了名称权的官司。  相似文献   

12.
王晟 《公民与法治》2014,(20):35-35
网络购买散装胶囊、用食用油灌装、再贴上自制商标,赵某一家伪造保健品销售非法获利25万余元。日前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赵某曾在一家保健品公司上班,2012年6月,他注册了自己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始生产、销售“保健产品”。随后他召集来家人一同经营,其妻子、父亲、弟弟、妹妹各有分工,形成进料、包装、宣传“一条龙”。  相似文献   

13.
正一种论断认为总法律顾问造就平庸的公司领导人,律师们一般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应当被排除在公司战略业务讨论之外。总法律顾问应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这是谬论曾经在耶鲁大学商学院的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通用电气前任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他可以给一位负责一家新的大型公司的MBA学生提出什么建议。韦尔奇是一名隐喻大师,他脱掉夹克,并一边特意挽起袖子,一边走向台前。"你必须把该公司视为一所大房子。"他说,各个楼层代表管理,内墙支持公司的各大部门。然后,他说:"你拿起一枚手榴弹,并  相似文献   

14.
姜广瑞 《检察风云》2012,(18):60-61
在外资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决定趁换季打折之际给自己添置一套行头,以提升自身形象。走进上海某大型购物中心,在品牌服装区一家标有“鳄鱼”图形的服装专卖店出来后不久,又在不远处发现了另一家鳄鱼服装专卖店,仔细一看,两条“鳄鱼”长得差不多,鱼头朝向却不同,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王先生感到纳闷,是印错了还是根本不是同一个品牌?到底哪条才是那尾驰名“鳄鱼”呢?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4日,两只内蒙古的“小肥羊”又跑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上顶起了“犄角”。一家是火锅店连锁店,是一家是生产火锅汤料的公司。两只“小肥羊”再次出现在法庭上,原因是火锅连锁店状告汤料生产公司,汤料生产公司被判败诉后不服气又上诉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这事儿还得从吃涮羊肉说起,吃涮肉讲究两件事:一是肉要嫩,二是料要鲜。小肥羊火锅用的肉自不必说,而且吃起来不沾小料,秘诀全在这汤料里头。可能就是看中这一点,市场上又出现了袋装的火锅汤料,也叫小肥羊,字体、标志都和小肥羊火锅差不多。草原上的朋友在北京打起了官司,因为“火锅”不想让“汤料”沾光。  相似文献   

16.
王悦 《法庭内外》2006,(9):46-47
“民本民权得民心,公平公正还公道。”这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给北京市丰台区法院法官送来的一面锦旗上书写的大字。前不久,这家保健品公司在一场广告费纠纷中,遇到了“一个合同两个版本”的难题。但在丰台区法院法官耐心细致的审判工作下,最终真相得以澄清,还了保健品公司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17.
“转让”     
山虎  苏刚伟 《法治纵横》2014,(20):37-38
李有为(化名)从新疆某科研所退休后,很快就成了一家公司的监事长。这家公司之所以如此重用这个已经退休的研究员,是因为他手中握有科研秘密。这个科研秘密,就是“新甜10号”的选育和栽培。2006年,在新疆引智办的支持下,李有为所在的科研所出钱派他前往美国就甜菜的品种杂交进行了为期1年的科研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高朗是一家电器公司的钳工,已在该公司连续工作了11年。2013年底,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与他续签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不久前,高朗听说像他这种情况,公司应当与他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遂向公司提出要求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认为既然已经续签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并已经履行,双方都必须遵守,因而不同意变更。  相似文献   

19.
欧阳峰 《方圆》2022,(7):36-39
万平杀了只鸡,将鸡血泼在陆勇右膀臂上,陆勇躺在地上假装呻吟.万平指挥着陆勇摆拍,拍下了视频,然后发给周凯.周凯立即转发给倪俊……这戏剧性的一幕,来源于一起雇凶杀人案.  相似文献   

20.
张衍阁 《法人》2004,(5):66-67
华东公司作为一家普通的经营房地产开发的公司,资金往来何以如此复杂?一个2000万的债务何以衍生出多头债务? 如前文所述,无锡市审计事务所锡审事内审(1998)015号审计报告指出,在从华东公司成立到1997年10月间,华东公司与中国包装物资公司、无锡市金鸿基商贸公司、中国包装基地建设公司(以下简称中包基地公司)、北京华东鸿基公司、格林大厦等单位间有大额的资金往来,但相互转账无依据,“三角结算”的账务处理都无委托和受托的书证. 据《法人》了解,经华东公司多方调查取证发现,在此宗合同纠纷案相关证据材料标注的时间段内,此案涉及到的三家公司即华东公司、北京华东鸿基公司及鸿都公司的背后,有着两个无法绕开的人,那就是“大老板”曾整和“二老板”曾轶兄弟俩.当时的三家公司,实际上都是由曾氏兄弟掌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