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首次明确第三次分配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此背景下,第三次分配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关联系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分配”与慈善资本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第三次分配”以及“慈善资本主义”理论的提出,无论对中国还是对全世界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通过对资源的配置,通过对劳动力的报酬,实现了第一次财富的分配;而政府作为公共机关,通过公共权力,利用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这被称为第二次分配。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以“敦促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慈善家”为由提出了“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即个人或企业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出去。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缩小财富差距,关键在于财富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第三次分配和慈善事业的作用与价值正日益凸显。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保持社会的活力和创新力。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第三次分配,都面临着慈善捐赠规模与结构两个维度的挑战,对此,需尽快完善《慈善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社会力量捐赠的热情、提高个人捐赠的比例,以充分发挥慈善和第三次分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观点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考察第三次分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第三次分配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争论、第三次分配的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发展第三次分配的理论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5.
以慈善捐赠为主体的第三次分配,是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人类的爱心之举,也是充满人道关怀的事业,能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的背景下,"第三次分配"这一概念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尽管对"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尚有争论,但它大体的对象指向还是没有被置疑的。从广义上来理解,它是  相似文献   

7.
第三次分配作为本土概念的理论内涵与特征亟待挖掘。在共同富裕视阈下,第三次分配的理论意涵超越了中西方慈善事业,具有超越社会阶段的实然存在性、基于道德信念的内源自发性、适配分配方式的内容多元性、指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前瞻性等特征。其政治、理论、治理、伦理、现实逻辑进路也决定了其历史使命在于鼓励通过道德力量消解物质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实现社会单元从“精神贫困”到“精神富裕”的转变,最终助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并非是近年来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的主因。当前中国经济不仅经历着市场的初次分配和政府的再分配,还经历着房地产所带来的第三次财富分配。房地产产生的财富再分配和转移,远远大过工资性收入的积累,而由财富效应所带来的房价上涨动力,也绝不亚于刚需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公平的三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要求建立社会分配三重机制.初次分配的公平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重要环节,更加注重第二次分配的公平是实现分配公平的关键步骤,同时应当重视在第三次分配中助推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是一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实现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重构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机制,是我国社会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统筹社会资源“三次分配”,协调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其中尤为不可忽视的就是慈善事业。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慈善公益事业是均衡财富分配、弱化收入两极分化的一种直接有效社会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各种新经济社会形态蓬勃发展,在理论、政策和制度层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部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战略中,特别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本文在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发展和主要观点进行综述和厘清的基础上,结合近十年来实践领域的新发展和新需求拓展了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将其界定为丰裕社会的财富流向如何适应个体精神追求并达成人民美好生活的命题;随后在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第三次分配的特征,并就第三次分配的研究和政策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社会性、价值属性以及公益属性上,当前我国第三次分配面临观念、组织和政策上的挑战。为此,应形成文化动员机制,建设组织动员机制、社区动员机制,推动制度动员机制的建设,同时加入新技术动员机制,最终完善第三次分配的社会自我动员机制。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分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以国家—社会为分析框架,从正义的视角可以将第三次分配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团结样态:制度性团结、社会性团结、治理性团结。国家顶层设计意义上的三次分配的联结是一种制度性团结,体现了第三次分配弥补初次分配、再分配不足的宏观正义;组织化与非组织化的社会力量的联结是一种社会性团结,体现了第三次分配实现形式的微观正义。但是第三次分配也存在正义不足的情形,而治理性团结可以纾解第三次分配正义不足的困局,通过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多主体参与、受助人员反哺式参与等多元主体联动促进第三次分配正义,为更快更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分配对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第三次分配呈现出制度保障逐渐强化、分配形式愈益协调化、运作方式不断多样化、覆盖范围更加全面化等新的变化趋势。新时代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带来重要新利好,可最大程度地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弥合社会潜在的利益冲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充分保障不同群体的异质化诉求。  相似文献   

15.
税收参与了三次分配全过程,分别以生产税净额、转移税及税式支出等形式参与分配,是影响三次分配关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发挥第三次分配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激励引导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税收优惠政策随慈善事业的发展而动态调整,并已基本实现主要税种的全覆盖。当前为进一步提升税收政策成效,应积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慈善税收政策体系的优化与落实。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美国著名的学者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书中以精辟的论证指出,在未来的人类发展进程上将展现出一种崭新的画面,信息技术的迅速运用和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历史趋势,企业成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SOHO、DIY等都将成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发现,当年托夫勒的大多数预言,已经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表现为内在的认知价值乖外在的应用价值。在科技创新与工业生产结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前者在其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的交互作用下,深刻地影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全面认识当代科技创新的时代特征及影响,能促进当代科技创新价值的充分体现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蓝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闫金山 《理论月刊》2023,(9):113-122
第三次分配对推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组织既是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次分配自然离不开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在第三次分配中扮演着重要的连接者角色,从具体实践过程来看,社会捐赠相关制度不健全、社会组织服务提供能力欠缺、民众声誉评价影响力不足、社会组织对捐赠主体的形象宣传力度不够等是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第三次分配面临的主要困境。针对性地完善社会捐赠制度,提高社会组织服务提供能力,提升民众的声誉评价影响力,加强社会组织对捐赠主体形象的宣传力度等是优化社会组织高效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实施我国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路径,第三次分配主要是通过民间非营利组织或活动而实现的自愿性资源分配,因此需要建构以自治性、公信力与规模化为目标的非营利法制体系来为之保驾护航。据此反思现有制度,以部分非营利形态自治性受限、非营利形态治理低效、财税优惠等促进机制严重不足为代表的制度缺陷明显有违这些目标,抑制了第三次分配事业的长远发展。在《慈善法》修订与其他非营利领域立法之际,应重申自治性、公信力与规模化三大目标,并在非营利领域贯彻章程自治与活动自愿原则、强化民间非营利形态有效治理、完善财税优惠等各类促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国共合作”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在有不少人希望能够通过“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本文从国民党对“国共合作”的历史记忆、台湾现行的政治体制、国民党的政治转型、民进党以及台湾社会对国民党的看法、共产党的态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通过“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统一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但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目标的国共合作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