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华 《党建文汇》2007,(10):15-15
最近,陈水扁当局基于一党一己之私,完全不顾各界强烈警告,正加紧推动所渭“入联公投”,气焰相当嚣张,大有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之势。然而,以“法律人”自居的陈水扁及民进党内的诸多热衷推动“入联公投”者应知,他们的行为于法不容。  相似文献   

2.
形容一个人认准的事一定要干到底,任谁劝都不听的说法有好多种.诸如"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一条道走到黑",等等.干好事坚持到底当然没得说,但干坏事也一去不回头可就惨了.到头来,那可真叫做"不见棺材不掉泪"了.  相似文献   

3.
段子     
《廉政瞭望》2014,(17):79-79
追了三条街,警察终于把小偷逼进了一条死胡同。在他掏出手铐时,小偷一脸落寞:“你追得如此执着,掏出来的为啥不是枝玫瑰?”娶了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倾家荡产。——老板,我在你们网店买的含羞草,怎么碰它它都不害羞地合上叶子呢?  相似文献   

4.
, 《理论导报》2013,(3):64-64
健康纠结:刚人春回暖,很多爱美的女性便迫不及待地换上清凉春装赏花约会,黑丝短裙美腿,让人怦怦然心动。然而,仅一天的春装SHOW,终因风湿复发戛然而止。自此引以为戒,开始“春捂”,每日大袄加身,持之以恒,因古人日‘春捂秋冻,百病难碰’。尔后,气温回升,大汗淋漓,又风邪入侵,最终感冒,怨道:“何故如此?”捂之?不捂之?如何是好?“春捂”之说缘何?  相似文献   

5.
最近到一些乡镇、街道从事调研工作,听到干部反映最多的是:基层工作难做。其表现为: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已经不像从前那么融洽了,群众称干部工作队为“收费队”,昔日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此种状况下,就会出现这样的场面:群众看到干部低头走,干部看到群众绕道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还在于干部自身。干部怕见群众,无非出于以下原因:一是自己在做群众工作时不扎实,引起群众不满,怕碰到与自己红过脸的群众而尴尬。二是政策水平低,怕群众提问题而自己被问住下不了台。三是廉政不过关而底…  相似文献   

6.
最近听了沈阳“慕马案件”的重要涉案人员、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判刑后的一次忏悔发言。贾永祥的腐败行径触目惊心,其痛心疾首的悔悟也有很强的警示作用,是一篇有用的反面教材。当然,这类罪大恶极、祸国殃民的腐败分子并不能因其忏悔而减轻人们的愤恨,他们的忏悔也绝不是自我的良心发现,而是撞了南墙才想回头,不值得同情。贾永祥确实是在认真忏悔,但他的认识也是有限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自己的审判才刚刚开始”。所以,就他的犯罪事实和忏悔进行剖析,对我们利用好这个反面教材,是有必要的。两面性———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7.
大凡贪官,在不得已而伏法时,都会有声泪俱下的忏悔。但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些人在总结犯罪教训时竟惊人相似地归结为一条:“不学法不懂法”。其中,尤以犯贪污受贿罪的四川省达州市民政局原局长胡从扬的忏悔录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不学法,不懂法,不知不觉就犯了法。”这种看似“精辟的归纳”,即使傻子也明白完全是骗人的托词。这里我们姑且不论你作为领导干部为何不“学法懂法”?到底又该不该“学法懂法”?只说贪污受贿这种人间所不齿的丑恶行为,跟“学法懂法”与否到底有多少内在的联系?所谓贪污受贿,通俗点讲,就是…  相似文献   

8.
某一日,某一位刚退下来的前领导与某一个前下级碰个对面,正等着他侧身让道、微笑打招呼,谁知人家却送以一双蔑视的冷眼,作视而不见状,扬长而过,回头还唾了一口,弄得那前领导好尴尬哟! 刚从“台上”走到“台下”,何以会有如此境遇?根还得从“台上”时找起。个别领导在任时有权有势,“高高在上”的感觉很好,自觉不自觉地就搞起“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来。心思和精力没有全部用在体察民众疾苦、体贴百姓冷暖、真心  相似文献   

9.
知错不改     
我弟弟从小就犟,父亲说他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这在他十七岁那年表现得尤为突出。那时,为了考上中专,让自己变成"公家人",他已经在一所初中连续复读了两年,整天废寝忘食、点灯熬油的苦读,始终换不来一张梦想的录取通  相似文献   

10.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领导者用人的一种流行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领导者用人时,对被用的人要充分信任,“既用之,则信之,”若对其有怀疑,存有戒心,就干脆不用,以免后患。“疑人”真的不可用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何谓“疑人”?从领导学的角度而言,是指领导者在用人时,对他人完成(或履行)所要承担的任务(或职务)的品德或能力表示怀疑,不可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人”就被称为“疑人”。显然,这里的“疑”只是领导者一种“主观判断”,实际上被疑之人存在着两种情形:一种是有充分的实事材料证明某人“不可…  相似文献   

11.
树有根,人也有“根”;树无根会枯萎,那么,人无“根”会怎样?什么又是人的“根”呢?不久前,在西部某地举行的一个会议上,有一位来自某大都市、派头十足的人。一发言就“语出惊人”:“刚才,我问过许多人,知道什么是CEO吗?结果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现在,我还想问一下,在坐的各位有谁知道?”台下居然没有人吭声。不知道在坐的是真不知道呢,还是虽然知道但不屑于回答他这样的问题。有几个人面面相觑。好像在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汗颜。  相似文献   

12.
孟菲 《世纪风采》2008,(11):40-41
建国初期,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同志曾多次提出,周恩来在西花厅的住房和办公室都是旧式建筑,砖木结构,方砖地面,阴暗狭小,且年久失修,因此主张翻修一下。但是,去请示周恩来时,却碰了钉子,他不同意翻修。他不仅连图纸都不看一下,还说:“当年的袁世凯、段祺瑞都能在这里办公,而我们共产党人住进来了反而要翻修,这不是自毁名声吗?”  相似文献   

13.
王慧敏 《廉政瞭望》2013,(16):72-72
人生磕磕绊绊在所难免。碰到不得不面对的险境时,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意思是,勇气是决定胜利的关键。面对险境时,要迎难而上,不退缩,不回避,有勇气的人,最终会赢得胜利!人到中年再来回味这句话,觉得并非尽然。一位朋友给我讲起过他认识的一位老者。这位老者在仕途上屡遭坎坷,为了辖区内的突发事件,曾两次丢了乌纱帽。有人替他抱屈。可他却很乐观,朗然说:“狭路相逢宜转身,往来都是暂时人。”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0,(7)
湖北省黄冈市委于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县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传统教育、法纪教育、创新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大教育”活动,以此为载体启动和推进“三讲”回头看。这一教育活动历时半年,分学习调研、对照检查、整改建制、总结考核四个阶段。其基本特点是:“看”前自问,端正“看”的取向江泽民总书记今年在广东高州市的讲话中提出三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即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市委要求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们心自问,并通过“三大教育”,找到正确答案,端正“回头看”的价值取向。参加…  相似文献   

15.
改革的逻辑是什么呢?从我1980年代参与改革研究到现往,所谓改革就是两个东西:一是民间基层自发的活动,碰到困难,碰到不适应的地方总要把它“拱”开。比如包产到户,最早并不是北京有谁写了一个文件就包产到户了,而是农民觉得以前那个办法不合适,吃“大锅饭”多劳不多得,  相似文献   

16.
胡娟 《当代党员》2014,(11):44-44
2013年10月,合川区钓鱼城街道北门社区。73岁的离退休党员张先国戴着红袖章,在社区里转悠。每天,他都会巡查车辆停放情况。碰到交通不畅,他还会帮忙疏导。一把年纪了,他为啥这么热心?“我是党员,应该为社区发挥余热。”他说。  相似文献   

17.
“犯其至难,图其至远”石火改革顺利和让人们获得实惠时,人人是赞成的。而现实总不如设想那么美好。改革有时也不那么顺利,也要碰到难关、付出代价。在这种时候怎么办呢?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老先生倒比我们的一些同志想得开。他说:“犯其至难,图其至远”。就是说,为实...  相似文献   

18.
1938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在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宿舍,一位叫阿列耶夫的老师领着一个高高的身材、30岁上下的女干部来到毛岸英、毛岸青的住室。阿列耶夫介绍说:谢廖沙(岸英俄语名)戈勒(岸青俄语名),你们瞧她是谁?她是专门来看你们的。”岸英、岸青感到惊奇,他们没有亲人在莫斯科,怎么会有人专门来看望呢?他们一声不响,却又用审视的目光偷偷地打量着她。这位女干部不知如何打破这种沉默,只好回头问阿列耶夫:“他们就是岸英、岸青吧。”阿列耶夫看他们三人都不自然,忙解释说:“是的,他是哥哥岸英,又叫袁福·谢廖沙;…  相似文献   

19.
鸡毛与令箭     
易水寒 《党员文摘》2007,(10):22-22
宋仁宗出游,多次回头找饮水的器具,没找到,也没吱声。回到宫里,他渴坏了,“咕咚咕咚”喝了好几杯水。旁边的人问:“皇上,您渴成这样,干吗刚才不说呢?”仁宗回答:“如果我说了,一定会有人因此获罪啊!”  相似文献   

20.
薛涌 《廉政瞭望》2012,(19):49-49
记得几年前刚拿到教职时,学位还没有拿到,一边教书一边还要忙着写博士论文。一次碰到系主任,不禁叫苦不迭:“早知道如此,我宁愿去开出租!”系主任和蔼可亲地拍拍我的肩:“你知道吗?在咱们波士顿,大部分出租司机都有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