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我们不但要在学习理论中紧紧抓住这个精髓,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坚持贯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贵州怎样加快发展,赶上兄弟省市,一定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武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个理论在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这是马克思主义史上一个空前的新课题,我们必须也只能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而又妥贴地解决好这个历史性的课题。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的、辩证的、历史的剖析。这个剖析,揭示了社会的大生产发展导致的由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也勾划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则是言简意赅地对整个《资本论》的方法论作了概括,重温《序言》所阐述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对于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探索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卫兴华 《新视野》2007,23(1):20-2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实践,因而没有给我们留下系统的、专门论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著作。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问题,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从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实际出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一些理论问题,如:改革与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在全面改革与创新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祉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括的内容是否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清公有制的存在形式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等,应当有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今后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为了更好地配合全市各级中心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和重大意义,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特别是学习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从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邀请中央党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分48个专题,撰写了一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辅导材料,从本期开始陆续在本刊发表。大家对这组材料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来信告诉我们,以便能使我们把这个辅导办好,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我们的学习究竟从哪里入手?应当从邓小平同志如何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入手。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这一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这一问题真正搞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为了弄清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有必要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作一回顾,以把握其间的继承发展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指出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 ,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 ,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1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也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取得成功。一、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 ,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 ,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毫无经验 ,当时只能借鉴苏联的经验 ,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从实…  相似文献   

8.
干部队伍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而企业干部队伍建设更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企业的振兴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不仅论述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并且指明了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这个讲话对加强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结合对企业干部队伍的实际调查,笔者认为,当前在企业干部队伍建设上需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理论学习是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的大计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建立起来的党,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的理论基础。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重提党的学风问题。他告诫我们,不要单纯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的片言只语中寻找答案,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的问题。这个讲话为我们在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结合深化改革开放的实际,进一步把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在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当在掌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为此就要注重学习…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我们应当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要学习和实践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中对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论述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学习这个理论,我认为概括起来说,在新时期,共产党员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价值目标;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价值理想和追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价值标准;以集体主义作为价值取向,要树立这样一种价值观。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部分。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要坚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具体实践中,要始终注意把握以下几条指导思想。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般把法说成是“神的意志”、“主权者的意志”等。马克思、恩格斯对法的本质的贡献在于他们首次指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和反映,是被奉为法律的阶级意志。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相似。”方法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不同  相似文献   

13.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实践及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回答和解决了在中国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实际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崇尚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南巡讲话是小平同志五年前留给我们党、我们人民和我们国家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无价之宝。在这个讲话中,小平同志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从理论上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是我们国家解放以来长期困扰我们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究竟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也曾争论不休。由于长时期“左”的影响,人们总认为只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对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理论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了揭示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创立了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现在,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当面对新的实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能取得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的突破性认识,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独特创造。2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初步显示出这一创造的巨大威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标志。显然,当党的十六大将“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经验时,实际上蕴涵有继续…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决议》还说:“我们的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法制观念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笔者认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起码要继续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就曾针对广大干部在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习专业知识、管理知识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尖锐地指出:“或者与会有同志问:现在我们是在建设,最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实际意义?同志们,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相似文献   

19.
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理论素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必须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我们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精神文明,就必须要有更高的思想境界,要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这就要以人类最先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基础、作指导。由此可以说,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文献,可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最大的贡献之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我国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理论,对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创新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