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共和国的第三代”,我定义为:在1942—1958年之间出生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学的大中小学生,以“老三届”为主。这个“第三代人”的概念,主要是一个社会概念,而不是年龄概念。它主要指的是参加了“文化革命”造反、串联、下乡、做工,后来又以各种形式上学和参与了改革的这一代人。现在大约在38—54岁之间。  相似文献   

2.
车水马龙的北京交道口南街,有一间门面并不豪华的酒家——老三届酒家。在北京餐饮业激烈的竞争中,这个开业仅8个多月的酒家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得到了稳步发展。它的魅力所在就是“老三届”这个主题。“老三届”是指1967至1969年到农村插队落户的城市知识青年。由于这三届初、高中毕业生的知青去农村插队时间最早,人数最多,后来“老三届”和“老插”也就成为知青的同义词。老三届酒家是北京以知青文化为主题的几家餐厅中的一家。  相似文献   

3.
不甘寂莫的“老三届”人,频繁地推出新闻,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社会轰动效应。同学会、战友会、知青回顾展余热尚温,出回忆录、兴办老三届黑土地酒家、集体性的故地回访、大型演唱会又接踵而来。现在,连他们的子女也成了热门话题,电视剧《孽债》一炮打响。 从被推出的这些社会新闻中,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老三届人鲜明的行为方式、群体心态及思维特性。我将这些活动归结为“老三届神话”,虽然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和“四五”运动的那代人,一般被称为第三代人(本文主要指中青年知识分子),突然地在最近几年意识到自己老了,而且这种意识非常的强烈、非常的悲凉,倒不在于年龄形象,也不在于心态,而在于离退休制度的整齐划一的切割使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的比照系统发生了变化,他们再也不是以学生的身份去面对师长了,再也不是“新人”了,他们开始更多地以“管理者”或“师长”的形象去面对刚刚跨出校门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和在校的大学生(即被称为“第四代”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于是许多矛盾都聚焦在这层关系面上(尤其是价值取向。例如第三代常指责第四代“非理性”、“无根性”,第四代则反诘第三代“政治依附”、“无个性”)。正是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认为新的代差已在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和“四五”运动的第三代与没有经历过的第四代之间形成并展开了。  相似文献   

5.
赵丽宏 《民主》2004,(5):1-1
去年春天开全国政协大会时,有记者采访我,问我对“老三届”的看法。我说“老三届”其实现在大多成了社会的困难群体。这一代人,该读书升学时,被“文革”耽误,“文革”结束后,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但绝大多数仍在社会底层。他们现在年龄五十出头,父母若在都已高龄,需要他们照顾,孩子正在上中学或者大学,需要他们花钱劳神,而这批人偏偏却轮到了“下岗”,他们的窘迫是可以想象的。我的不少同龄人,现在都处于这样的困境,和他  相似文献   

6.
每一代人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又都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遗憾。“老三届”也不例外。 数千年的文明史都逝去了,但历史上却还从来没有象“老三届”的佼佼者们那样给人留下这么大这么多的荒谬感。对于“老三届”的辉煌也罢,风流也罢,“青春无悔”也好,暗地里悔恨也好,“老三届”人的根本在于他们的荒谬。在“老三届”身上,历史的“光环”下面,在其自身荒谬的同时还有其所依附的全民信仰空零的一面。所以我想,对“老三届”进行理  相似文献   

7.
我是老三届的尾,新三届的 头。老三届是指66、67、68 届,文革中红卫兵,上山下乡那一批人。新三届指的是77、78、79年恢复高考以后上大学的人。我是68届初中毕业,又是七七级,所以说是老三届的尾,新三届的头。老三届、新三届这是有特点的一代人。这一代人有个共同特点,青少年的时候受的传统教育比较多,特别经过文化大革命,经过上山下乡,我是69年去的内蒙古建设兵团,一去就是7年。可以说什么样的艰苦都经历过了,包括生活上的艰苦,体力上的磨难,包括政治歧视,以及国家整个的动荡不安,迷惑。但有一点值得说的是…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脱离了本土的中国人永远是“外来人”,没有什么能完全同化他们;但回到本土,他们也是“外来人”,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第二故乡。无论对哪一方面,他们都只能“既参与而又隔着一层距离”。以前第一代的移民,把这看成是社会和历史的悲剧。然而,由于本世纪中叶在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种种动乱和变革,促使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主要是知识分子)开始从更高的层次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对本土和母体文化进行重新估价。于是,一种崭新的海外华人文学便蓬勃地生长起来。 最近由香港三联书店和花城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的《海外文丛》,可以说是对以欧美为主的海外华人文学的总结和透视。这套大型丛书收录了一批有代表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的定义非常之多.界定知识分子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根据他们的社会地位或职业角色;第二种界定的方法是根据知识分子自我宣称的恩想。希尔斯(Edward Shils)说,知识分子的特点“是运用普遍性范畴和抽象性参考的象征符号”。曼海姆(Karl Mannheim)说,他们形成了“一个不固定的、相对来说非阶级的阶层”,即在各种阶级范围内或多或少地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0.
A.“代”的分野不仅仅是一个年龄问题。在当代中国,第三代人格外引人注目。回眸他们的人生历程,探究他们的心灵轨迹,对于认知今日中国之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有的人喜欢或习惯于用年龄来标示代的分野,其实,“代”不只是一个年龄问题,它同时也具有社会的属性。严格说来,以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社会,仅仅存在着由于年龄差异而造成的辈份之别,尚无现代意义上的“代”的分野;而在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先导的多媒体共存的信息社会,“代”的分野不仅早已变为无可否认的现实,而  相似文献   

11.
智力活动最明显的职能是生产智力作品,以充实有益于社会的智力作品宝库或传统,即“高级文化”。知识分子也继承、发扬并修改对宇宙万物的信仰传统;他们将那些无法形诸言辞和笔墨,只有通过长期密切的相互影响才能传达的主要气质、情趣和理解现实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2.
研究知识分子问题,首先遇到的是知识分子的概念,即“什么是知识分子”?对此,国内外学者、论者众说纷坛: ——国外学者,以美国的知识分子问题专家爱德华·希尔斯为例,他提出知识分子是“频繁地使用符号系统的人群”的理论定义。按照希尔斯的观点,知识分子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比较关注人、自然、社会、宇宙的一般的最本质的问题,通过语言、色彩、音响、形体等抽象符号,使人与人、自然、社会、宇宙的一般的最本质的领域保持真(认识的)、善(道德的)、美(欣赏的)关系。这种观点,能够启发人们把握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的共性,但对于在社会实践中如何把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人们区别开来,缺少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分子是指文化程度比同时代社会劳动者一般水平超出许多的,主要以创造、传播、应用、管理科学文化知识为谋生手段的脑力劳动者。目前在我国知识分子泛指:具有中专毕业以上学历(包括同等学历)的脑力劳动者;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人员;按国家教委规定,学历合格或虽无合格学历但经考试考核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青年知识分子则是指这几部分人中年龄在35岁以下者。厦门地区现有知识分子总数为40000多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知识分子有近19000人,占总数的45%。他们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正以崭新的风姿在特区舞台上迅速崛起,并日益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这支队伍是特区的宝贵财富,是特区未来建设的中坚。为了更客观全面地认识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前不久,团市委对我市青年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市青年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一些现代社会学家曾对“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下过定义,他们认为,仅仅掌握某种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以脑力劳动谋生,这样的人仅仅是“脑力劳动者”算不上是知识分子。只有当一个人在从事学术、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研究以外,还抱着深切而强烈的社会关怀,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的自由幸福,怀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是真正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生产力发展领域、文化发展领域以及利益代表与实现领域的全面的社会作用 ,当今时代的发展特点也要求知识分子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要真正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必须改进我们的知识分子工作 ,以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三届”是我国青年中有特殊经历的一个层次。尽管这批人现在都已三十出头甚至接近四十,但他们的特殊经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对于研究今天的青年仍有参考和比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老三届"是近年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老三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在旧社会或建国初,长在红旗下,与社会主义中国相伴同行;他们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磨砺、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他们用青春与热血浇灌了中国发展的沃土。我是重庆南开中学"老三届"的一个学子。"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是我一生努力领悟与践行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陈小兵 《团结》2001,(3):44-46
“老三届”中 的佼佼者 “老三届”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老三届”中多数人:少年失学下乡,大龄回城学徒  相似文献   

19.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始终不渝地坚持“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论断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并站在时代前沿,把握世界大势,依据世界范围知识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政治形态中,“士”处于政治社会权力架构的中心地位,而科举制是其制度化的保障。清末科举制的废除促使皇权国家趋于解体,同时也开启了“士”向“知识分子”的社会转化。伴随着这个过程,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在政治社会结构中的中心地位不断边缘化,从而使清末边缘化知识分子兴起,而参与“革命”表达这一集团重新寻求政治社会“中心”位置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