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在遵从宪政民主秩序大框架下,以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为指导,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规制与服务功能的政府。有效公共服务供给的十二大模式为:政府服务、政府出售、政府间协议、特许经营、政府合同外包、政府内部市场、补助、凭单、用者付费制、自由市场、志愿服务、自我服务。实现有效公共服务供给的六大前提是:宪政、行政区划重构、利益集团的培育、独立的司法体系、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取消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2.
高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主体较为单一的集中供给方式已无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分散供给方式即多主体参与的供给方式成为应然选择。新时代,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实现政府与市场“双到位”、强化社会组织主体地位、引入并稳定外资力量,是促进公共服务“三大供给主体”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相当明显。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公共服务的民营化选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政府监督机制和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补位,都是解决问题的很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尤其是在新环境下,在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中更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将对英国这个作为西方先进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代表进行分析;并且在梳理布莱尔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基础上,总结布莱尔政府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中一些值得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以期对我国构建现代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外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如美、日、韩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等四国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而总结出公共服务供给要与本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明晰各级政府的职责,重视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协会的作用,重视农业科技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对我国的六点启示,以期对我国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改革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层政府作为我国政府体系中的最低层级,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基层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县滇滩镇为个案,考察基层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分析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提出改善对策,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理论体系,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毅 《行政与法》2010,(8):14-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创新政府执政理念,培育公共服务精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强化社会公共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创新,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重视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保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厘革历经从政府垄断供给到市场主导的民营化改革再到公共性回归的嬗变演进,一直难以契合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滞碍了改革成果共享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掩藏于制度流变背后的逻辑,不应是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对立,也不是政府给付责任的市场化,而是政府、市场、社会合作供给体制的完备以及公私权责分配谱系的重塑。着眼于多元协同合作供给体制的构建,当务之急是彰显公共性根柢,实现公共权力的有效共享。不仅要基于契约治理框架,强化政府合同治理责任,更要回归公民权利,眷注公共服务消费者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0.
陈成 《法制与社会》2012,(34):138-139
目前,我国行政授权基础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的阶段,对于行政授权的定义仍然众说纷纭。面对着其概念仍存在较大分歧的困境,本文试图着眼狄骥的"公共服务"理论,在其框架下,进一步思考行政授权的含义。本文由其产生背景说起,从而揭示具体历史现实下的理论变迁,并反思时下对行政授权含义义的几个主要观点,最终通过借鉴"公共服务"理论,得出行政授权实质为国家对于非行政机关组织行使"社会服务"职能的认定这一含义,以及初步探讨了当前我国行政授权的几种认定方式。  相似文献   

11.
所谓新公共服务,它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它本质上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新公共服务理论重新强调公共性、合法性、公民精神、政府责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公民社会与政府资源互融和协调,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希望之所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为社会服务为己任,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为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政府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我国传统的城市偏向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和城乡关系的不和谐,由此产生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收益分享不公平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地方政府职能为切入点,从优化地方政府职能,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华 《行政与法》2006,(4):12-14
和谐社会是现代政府、责任政府提供的首位公共产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即政府要保障公共产品的和谐供给与和谐需求。和谐社会能否建成的关键还在于能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而公共财政的建立又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的要务。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协商合作提供区域公共服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有其特有的逻辑。目前,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供给主体方面"合作共赢"意识与"集体行动的逻辑"困境、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合作协调机制的缺陷以及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化等等。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思路主要有:构建多元化的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构建和完善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协商协调机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为引导,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利益需求表达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2002年起开始施行公益性岗位的政策,这一政策对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失业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依靠政府进一步开发和购买公益性岗位的难度很大。本文对国内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转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以社区为平台,通过推动购买服务的方式,调动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和吸收就业的功能,以推动公益性岗位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行政与法》2012,(3):48-51
目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势必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由统治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转变。本文阐明并厘清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其二者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管理与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针对我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而提出的新概念。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这是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盛行,“服务型政府”日益进入我国政府和公众的视野.在我国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今天,公共服务能力日益成为政府能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地方政府作为联系中央政府与公众的纽带,与基层公众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下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下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吴浩 《法制与社会》2010,(33):162-163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代表的"新管理主义"的一套替代性理论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讨论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加强对公共服务理论的学习对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并对如何实现服务型政府进行了大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行政复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进而推动行政复议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复议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