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文化的忧患--英语的强势地位与汉语文化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弱势地位并不完全源于西方语言的强权,汉语本身未完成必要的历时性革命是更根本的原因。振兴汉语文化,应致力汉语文化的复兴。首先,汉语要经历从前代到现代的转型,破除积淀在汉语字、词、句子、文本中的等级观念、中心主义、家族本位思想,以自由、民主、公平、实证等理念扬弃之;其次,汉语以自身为本体进行宏大建构,向传统借力,以现代视角领受传统文化,全面再生汉语诞生后的全部中国文化;第三,目前支配汉语知识分子的继承/借鉴的二分法将被超越,汉语知识分子以统摄一切文化资源的态势成为原创汉语文化的承载者和主体。  相似文献   

2.
根据英美法意见证据规则 ,普通证人意见不可采 ,专家证人意见具有可采性 ,但在适用上都有例外。我国意见证据立法对普通证人意见规定有限可采原则 ;关于专家意见的采信 ,首先建立专家资格认定制度 ,赋予被告人委托鉴定人权利 ,是否采信由法官决定 ;无论普通证人还是专家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接受交叉询问。  相似文献   

3.
张慧霞  王娅菲 《人民论坛》2012,(23):239-241
专家证人制度是英美法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是当事人主义模式下,控辩双方最为有利的武器之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英美法的专家证人制度不断完善,然而其固有的缺陷,如费用高昂、诉讼延迟以及专家证人的证言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中立性等都与我国法律环境不相容。因此在借鉴其优点的同时,中国还应坚持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4.
英美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对于刑法作为义务的确立是一个渐进过程。早期的英美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不承认作为义务的存在,并间接地否认了刑法中的不作为。随着刑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英美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限制性地承认了刑法的作为义务。在刑法作为义务的研究中,英美法系国家的理论不断地向大陆法系国家靠近。目前英美法系国家在确立刑法作为义务的范围方面呈现出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勇 《人大研究》2001,(7):31-33
事实的真实再现 :一个神话我国司法的基本原则被界定为“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事实求是的原则 ,是值得反省的。以往我们常认为 ,只要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 ,并恰当地适用法律 ,就能确保公正的司法。而实际上 ,案件的原本事实是不可能被完全地真实地再现的。这是因为 :( 1 )事实是通过当事人或第三者陈述出来的 ,而不是“镜现”出来的 ;( 2 )事实的发生与事实的确认有一个时间差 ,即事实的确认本身在发生学上具有迟滞性 ;( 3)事实是通过文本等载体来记载和描述的 ,而不是对当下的现场观测 ;( 4 )特定事实发生的因果关系 ,在科学上 ,…  相似文献   

6.
警察自由裁量权是现代社会中行政裁量权实施的重要方式,也是警察职能行使之必需。英美法警察自由裁量权经历了从禁忌话语到被承认的过程。在被确认为一种实质性权力之后,围绕其行使标准的合理性,学界和实务界就典型个案进行了一系列探讨,这些探讨将判断裁量合理性的好意原则进一步细化。目前,英美法警察裁量权主要适用于家庭暴力、交通违章、仇视性犯罪、强制力运用和反道德犯罪等领域。如何在既定领域中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是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英美法系证据规则具有庞杂性、无序性和技术性等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证据审查与认定的特有方式与过程.从形式和内容上,这些方式和过程看似杂乱无序,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它们或表现为证据法和证据规则的使用,如证据排除规则与例外;或表现为法官的裁量,如英国普遍采用的排除裁量权;或表现为当事人自治的对抗制质证模式,如证人出庭接受询问和交叉询问制度等.在英国,非法或使用不公平手段获得证据由法官通过裁量排除的方式予以处理.传统上,决定不当获得的证据是否予以排除的原则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个原则是证据的可靠性;第二个原则是威慑非法取得证据的行为;第三个原则是保护被告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为中国近代法学之奠基时期,除却国人出版的大量专著,翻译外国法学著作也颇多,但关涉英美法制之作则较少,而日本学者宫本英雄原著、骆通翻译的<英吉利法研究>则为其代表.本文即以<英吉利法研究>为中心,概介民国时期继受英美法理念之途径及意义,尤其指出了法之会通与融合之势.  相似文献   

9.
英美法集团诉讼制度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之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晓颖 《理论月刊》2007,(6):109-111
集团诉讼是从英美衡平法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诉讼制度。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集团诉讼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集团诉讼是一种减少诉讼成本的诉讼制度,有利于将人数众多的弱小一方组织起来,共同对抗大公司和垄断财团。借鉴英美法的集团诉讼制度,完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有利于有效保护普通民众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0.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侦查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不同诉讼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侦查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二战以后 ,随着国际人权保护运动的不断发展 ,两大法系相互吸收 ,在侦查模式方面又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特点与趋势。了解两大法系侦查模式的差异性、共同特点与趋势 ,是重构和完善我国刑事侦查模式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1.
专利权出资客体的法律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虎  李长健 《理论月刊》2005,(10):121-12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智力性资本在高科技生产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地体现。在许多高科技企业的资本构成中,以专利权进行出资的形式日益增多。但是专利权出资客体是否必须以整体性为必要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专利权非以整体性出资为必要是对公司资本可出资适格性分析的必然结论,是对公司法自由价值的一种实现和张扬。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事业诞生近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正式实施,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评价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建立。本文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公众参与、评价主体及其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提出对改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飞 《理论月刊》2010,(10):5-12
欧洲人权公约比较强调和突出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但是,第10条所规定的表达自由权利总的说来并没有过分突出个人无限扩展的权利,而是采取了比较实事求是的做法:个人的表达自由权利自然受到依法律所确定的限制的约束;个人的权利之行使不得违背第10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各种目标,而且,在战时或威胁国家生存的公共紧急时期,个人的表达自由必须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  相似文献   

14.
谈新训汽车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驾驶教员的教学工作,必须按照教育规律,遵循教学原则,掌握学员心理,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教员必须懂得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应用在汽车驾驶培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消除法律冲突的最终目标,保证公约的统一解释是前提.自治解释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法,而且也是公约自身的规定所要求的.自治解释需要解释者有更自由和灵活态度,随时谨记公约的国际背景,以排除国内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万英 《理论月刊》2006,(1):103-104
思维具有灵活性的人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面来思考问题,从而寻找出新的途径和方法来机智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根基在于思维的灵活性,而思维的定势和功能束缚着人的思维的灵活性;要冲破这些思维禁锢的束缚,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就须从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思考问题时多采用动词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略论小康社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鄢明明 《理论月刊》2005,(10):26-2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笔者认为,应有一个“小康社会教育”的形态与之对应。“小康社会教育”处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面临相应的矛盾与问题,有其特定的任务与之相应的发展水平,因而应当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选择合理的教育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树新  费迅 《理论月刊》2005,3(10):188-191
加速农业合作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经济原因应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从建国初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地位重要但问题很大,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放到了合作化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挥作用,需要农业也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合作化;毛泽东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济考虑也十分明显。以上诸因素构成了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服务的视角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重新审视.在阐释高等教育服务的概念与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高等教育服务具有一般服务的属性与自身独有的个性,并探讨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的制度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钠娜 《理论月刊》2006,(10):116-118
有效的经济组织与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同样,要有效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就必须关注相关的制度性因素。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问题制度原因的探讨,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环境制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协调和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制度变迁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