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根小小的绣针,绣出的不仅是精美图案,更是我们增收致富的美好生活。"在雷山县一家刺绣工厂里,非遗传承人杨阿妮一边与绣娘交流,一边传授刺绣技艺。杨阿妮出生在雷山县郎德镇乌肖村的一户苗绣世家,从小热爱苗绣的她跟着母亲学习苗绣技艺,最终学有所成,并在家乡成立苗绣公司,解决了当地200多名绣娘稳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公司绣娘年龄大多在30岁至60岁,一个人绣一天能拿到100多元钱,既解决了经济来源,又能在家安心照顾家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绣娘加入到队伍中来。"雷山县阿妮绣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阿妮说。家住雷山县望丰乡青山村的杨阿妮从小跟随母亲学习苗族刺绣,凭借着从骨子里对苗绣的热爱,她参加了各种刺绣培训班,更是外出前往广东佛山一家专门做双面绣的公司学习,不断钻研和思考让她的刺绣技艺不断提升,她决定自己创业把传统的刺绣和双面绣结合起来,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苗族刺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近年来,苗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苗绣产品在市场上走俏。贵州苗族刺绣(以下简称苗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绣面上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图案源于自然,取自苗族上古传说,一幅幅绣作演绎了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毕节市织金县携手唯品会,采取"电商+非遗+扶贫"的模式,引进知名品牌设计师,深挖苗族蜡染和苗绣时尚创新,推动非遗产品市场化、时尚化和产业化,助力织金贫困绣娘稳定脱贫。在6月10日举行的伦敦时装周上,贵州织金苗族绣娘杨林先带去的苗绣、蜡染作品闪耀亮相,织金组织参展的作品也在现场被抢购一空。来自大山深处的传统手工技艺亮相伦敦街头,掀起了一股中国非遗时  相似文献   

5.
<正>"刺绣不仅仅是苗乡人传承苗族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多年来和当地苗家绣娘们一起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我叫杨阿妮,是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人。"懂事就会拿针,拿针就能刺绣",这是人们对生在深山沟、长在苗乡村寨姑娘的印象,虽有点夸张,但刺绣的确是许多苗家妹子要掌握的一门手艺。我从12岁开始学习刺绣,至今已有29年。对我而言,刺绣不仅仅是苗乡人传承苗族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多年来和当地苗家绣娘们一起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杨丽创作的"叶脉苗绣",不仅让世界看到了苗族刺绣技艺的精妙绝伦,也为贵州民族手工艺再添一张新名片。"我建议省委、省政府能从省级层面,出台一个‘黔绣’技艺标准,推动黔绣技艺传承发展,并带动更多妇女就业增收。"在2018年全省两会上,来自铜  相似文献   

7.
正"以前我只觉得制作苗绣和蜡染都是生活必须,从没想过还能漂洋过海卖到伦敦!"织金县苗族技艺人杨林先说,"电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帮扶模式,让她们这些苗族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非遗"搭乘"大数据","半边天"战贫困显巾帼风采。广州市积极引联广州唯品会,助力毕节市织金县蜡染刺绣创出"电商+非遗+扶贫"的非遗扶贫新经济模式,树立了电商公益的良好标杆模范,为新时代新公  相似文献   

8.
<正>通过培训,接受订单,在家刺绣,贵州"绣娘"不但用针线绣出了美好生活,而且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右手在架子上,左手在架子下,拿好针线,一针一针来,注意每一针之间的穿插……"在贵州各地,很多成熟的绣娘响应"锦绣计划"号召,主动教村寨里的妇女绣花。201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锦绣计划’,培训绣娘1万人"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贵州省妇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省中小企业局、省民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0,(12):F0004-F0004
龙文化在苗族装饰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而破线绣则是苗族百余种刺绣手法中的佼佼者之一。 破线绣大花龙是精美苗族刺绣中的一件代表作,其图案造型完整饱满,  相似文献   

10.
<正>苗族剪纸俗称"苗花纸""剪花""绣花纸",是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清水江沿岸及苗族村寨的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剪纸艺术。其构图反映了苗族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心理,反映了远古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对了解苗族历史、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具有"文字史书"的作用,被外界誉为苗族服饰、刺绣、挑花的蓝本和苗族服  相似文献   

11.
刘骏娇 《当代贵州》2022,(25):44-45
<正>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苗族姑娘,杨文丽带领村里20余名绣娘靠着双手实现稳定就业。如今杨文丽与绣娘们的作品销到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她希望有一天,自己和绣娘们设计的作品能走向国外市场,走向巴黎时装周。  相似文献   

12.
正黔东南州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红色记忆、革命精神,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奋进力量。"1 9 3 4年1 2月,红军来到台江县施洞镇偏寨村,我们苗族同胞腾出房子让红军养伤休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红军与苗族同胞的故事。"连日来,台江县基层党员干部通过院坝会、坝坝会等形式,用苗汉双语为当地群众讲党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是"绿茶皇后",百年前在异国他乡赢得国际殊荣,经开水浸泡翩跹杯中舞芭蕾;一个是刺绣"活化石",九年前入选首批国家非遗名录,经绣娘巧手马尾成线绣凤凰。水族马尾绣和都匀毛尖茶,同为黔南瑰宝,同为国家"非遗",今年成功牵手,相约2015年9月下旬举行的都匀毛尖百年世博庆典。今年6月以来,担纲"马尾绣·都匀毛尖相约百年"大型文化寻访活动的黔南日报社,抽调多名骨干  相似文献   

14.
<正>苗族锡绣是我国苗族文化的瑰宝,在全国仅存于贵州省剑河县境内的南寨、敏洞、观么等乡镇。苗族锡绣别具一格,以藏青色棉织布为载体,先用棉纺线在布上按传统图案穿线挑花,然后将金属锡丝条绣缀于图案中,再用黑、红、蓝、绿四色蚕丝线在图案空隙处绣成彩色的花朵。苗族锡绣与其他刺绣不同,工艺独特、手工精细、图案清晰、做工复杂、用料特殊、质感强烈。银白色的锡丝绣在藏青色布料上,对比分明、闪光明亮、光泽度好,酷似银衣。与银耳  相似文献   

15.
匡奇燃 《当代贵州》2023,(Z4):17-18
<正>多年来,夏华带领团队深入贵州望谟、贞丰、凯里、兴义等30余个地区,培训了上万名深山绣娘,建立1200多家绣梦工坊,帮助22000多名手工艺人脱贫致富,推动贵州的传统手工艺文化走向世界。贡献者·事迹夏华,黔西南州依文服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打造“依文数智”手工艺数字化产业平台,链接了上千名全球设计师和400多家品牌商,通过数字化升级为传统非遗技艺进行赋能。建立1200多家绣梦工坊,帮助22000多名手工艺人让他们用自己的手艺脱贫致富。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初,每周一、三、五都有专业的刺绣老师来村里指导布依绣,我每次都来学习,如今学到了不少新技艺。以后村里来游客,我就可以卖些绣品补贴家用啦。"今年,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村民龙小改学到一门手艺,开始埋头加工布依绣品。"来我们青岩的游客很喜欢布依绣,我们很多村民的绣品都卖出去了,受他们影响,我最近都在忙着刺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08,(5):F0004-F0004
破线绣苗绣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绣种,同苏、湘、粤、蜀四大名绣同入《辞海》。苗绣品种众多,因分支而异。邰老新获得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一等奖的二幅作品,系台江施洞苗族破线绣。破线绣或称平绣,即将丝线分拆成丝,垫以剪纸,逐针绣成,以构图饱满、绣工精细、  相似文献   

18.
几千年的创造和实践,让蜀绣拥有了自己精湛独特的技艺——丰富多变的针法,这是蜀绣技艺的精髓。迄今为止,蜀绣针法已发展到12大类,共122种,在中国四大名绣中数一数二,使用的70余道衣锦线更是蜀绣所独具。通过铺针、滚针、掺针、沙针、盖针等不同针法,特别是晕针,表现绣物的光、  相似文献   

19.
王远柏 《当代贵州》2022,(33):52-53
<正>姜文英致力于帮助空有绝技而无致富门路的农村绣娘们,将她们的指间绝技转化成“指尖经济”。带头成立剑河县苗族剪纸艺术苑,与40余名绣娘联手创业,带动当地群众2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刺绣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意大利及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地。51岁的姜文英,已经从事剪纸40余载,乐此不疲。“一生只做一件事。”在他人看来,从事剪纸枯燥乏味,姜文英却通过剪纸剪出了别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李旭东 《党课参考》2021,(5):121-123
刺绣是中国传统技艺,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一针一线中,饱含精巧之思;一走一挑间,满是灵动创意。党课亦是如此,只有各个环节都"走好针"、"穿好线",我们才能"绣"出精品、"绣"出党魂。内容要用"直针法","绣"出党课宽广丰富的视野"直针法"多用于大型图案的绣制,通常着眼于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