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日,2018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主题活动圆满闭幕,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成为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贵州如何做好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积极构建"户外运动天堂、体育旅游胜地"?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为此专访了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涛。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山地旅游为贵州大扶贫战略提供了舞台和空间,发展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山地旅游和山地户外运动的融合发展,正扛起山地经济的大旗。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举办一年后,由国务院批准的"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正式更名为"国际山地旅游暨山地户外运动大会"于9月22日在贵州兴义举行。这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山地旅游国际大型峰会。以山地为特色的旅游和户外运动大会能够落户贵州,既有国家对体育健康和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提炼品牌、体育塑造形象、旅游创新发展,贵州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体育为用的融合发展新路,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2019年"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2019"跑贵州"山地越野跑联赛、国奥女子篮球对抗赛、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贵州·铜仁·碧江站)暨中国传统龙舟大赛预赛、2019贵阳国际马拉松赛、2019中国·瓮安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暨中国山地户外运动系列赛……自今年3月以来,一系列密集的体育赛事活动在贵州各地接连上演,体育旅游也迎来爆发性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以山地之名,贵州向世界敞开了一扇窗;以山地为题,贵州书写了一张"山地+"融合发展的精彩答卷。又是一年盛会。10月14日至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以"天人合一·高品质生活"为主题的2018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黔西南州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政府、旅游、体育等部门及相关机构、企业人员就山地旅游进行了深入探讨,8000余名专业运动员和超过2万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了系列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以山地户外运动和水上运动为突破口,积极做活"体育+"经济账,为"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体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比赛赛道沿途风景很美,在花海中骑行,别有一番风味。"4月2日,来自英国的凯莉参加2017"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福泉站)后感慨地说。花海与运动的结合形成了贵州春天旅游的最美风景,也是贵州体旅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贵州以山地户外运动和水上运动为突破口,将体育产业与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大数据、大扶贫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体育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贵州体育人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民族牌,选择了一系列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大健康、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大扶贫融合发展路径。"以山地运动、民族体育为特色,打造山地体育大省、强省。"在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玉广看来,贵州体育事业既要和国家的健康战略结合起来,又要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健康、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大扶贫等重大战略紧密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依托自身资源,贵州念好"山字经",书写"水文章",建设一批徒步、骑行、越野、滑翔、攀岩、漂流、野钓、露营等户外体育设施及山地休闲体育旅游小镇,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体育生态化、生态体育化,体育旅游化、旅游体育化。8月13日上午,2016雷山苗岭之晨国际徒步大会在雷山县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600余名体育爱好者,徒步18公里雷公山,共同领略了贵州风光的独特魅力。近年来,贵阳国际拳击季、晴隆24道拐汽车自行车  相似文献   

8.
贵州体育为何要以"山地民族特色"为定位?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如何做大、做强?贵州体育将如何布局?体育产业如何与其他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玉广。  相似文献   

9.
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誉,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品牌的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建成山地旅游大省。为何选择发展山地旅游?贵州在旅游扶贫中有哪些经验和成效?本刊记者专访了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  相似文献   

10.
<正>三岔河:融合发展的小镇范本8月7日晚,2017年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暨户外运动大会贞丰三岔河国际露营大会开幕,这是三岔河连续三年举办国际露营大会;好戏连台,8月16日,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培训会在贞丰三岔河举行。随着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连续举办和贵州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大省强省战略的实施,三岔河逐渐成为贞丰乃至贵州的一张户外运动名片和全  相似文献   

11.
正在贵州,随着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聚力推进旅游产业大提质,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推进"旅游+""+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被提上新时期的日程。桃红李白,万物生长。这是贵州旅游从复苏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在贵州,随着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聚力推进旅游产业大提质,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正刘锋不是贵州人,但和贵州的渊源却不浅,"我对贵州感情非常深厚,近十年时间,因为旅游产业,我前后80余次到访贵州。"刘锋长期服务贵州旅游产业发展,近十年时间,先后主持编制了《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贵州省全域山地旅游发展规划》(2017)、《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与贵州相遇十年,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着力把山地旅游打造成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产业、承载核心文化价值的主载体、拉动山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10月10日,由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兴义开幕,贵州吹响了山地旅游的集结号。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民族牌、乡村牌,把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定位,着力把山地旅游打造成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14.
<正>以"健"为支撑,念好"山"字经,贵州的目标是"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体育强省"。推进体育产业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聚焦山地户外运动和民族传统项目,大力发展运动康体产业,这是贵州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体育既是事业也是产业,既服务健康也服务发展,既服务大众也服务市场。以体制改革破题每年秋季,总有学生在军训中晕倒的消息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十三五"后,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实际进入全域旅游新阶段。围绕打造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贵州积极推进旅游全域化、信息化、产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发展,"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持续保持"井喷式"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引领贵州经济高增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山地旅游方兴未艾,旅游业成为贵州支柱产业。2016年旅游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今年上半年带动17万贫困人口就业。"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盛赞贵州山水。贵州之贵在山地,贵州之美在山地,贵州之特在山地。贵州全域皆山,一山一景,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山地旅游资源富集。2015年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省委、省政府提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的发起方和总部的永久所在地,贵州坚定不移推动旅游产业化,坚持开放引领、改革驱动,用好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两个宝贝,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民族牌、文化牌,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的度假康养目的地,推动贵州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为世界山地旅游产业发展作出贵州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省人民政府主办,以"天人合一·高品质生活"为主题的2018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嘉宾出席会议,共商国际山地旅游发展大计,共促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法国前总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主席德维尔潘,韩国前总理、韩中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总顾问李寿成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9.
正滑雪运动在贵州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冬季旅游的重要抓手,正助推冬季旅游经济不断升温。"一年四季,让游客体验到贵州别样的精彩。"对于游客来说,在贵州除了感受夏季的凉爽,冬季还能在白雪皑皑的高坡上感受自由驰骋的惊险刺激。为响应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发展战略,实现把贵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贵州利用独特的山地资源优  相似文献   

20.
新闻秘书     
《当代贵州》2011,(22):26
贵州看点[新态势]贵州将建成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省在"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建成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省,形成与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岛"相呼应的"山岛"。同时,将打造七大特色旅游基地,即:全国最佳避暑度假基地、新型国民休闲基地、特色乡村旅游基地、养生与老龄度假基地、原生态民族文化体验基地、山地户外活动基地、自驾车与自行车自助旅游基地。(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