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正加快建设。70年,黔南大地,沧桑巨变。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接二连三";从手工作坊,到"三线"建设奠定基础,新型工业化体系日臻完善;从封闭落后,到建设大西南商贸物流枢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回顾来时路,黔南各族干部群众艰辛奋斗、锐意  相似文献   

2.
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将带领476万黔东南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打下决定性基础,努力在建设大美黔东南的征程中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初步预计,2018年黔东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减少贫困人口30.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4.42%下降到7%左右。全州上下奏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强音,浓墨重彩勾勒出一幅发展力作。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恩施州生态功能区国土面积20089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83.5%,人口323.9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9.9%。2018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95亿元,较上年增长6.2%,低于全省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总量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3位,仅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21%;人均GDP25900元,全省最低,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8.83%。因此,发展不够、经济相对落后是恩施州当前最大的实际。笔者认为,恩施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准确把握各类机遇、充分正视自身优势,也要理性看待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基础设施全州相对落后到藏区一流,从年门诊量不足2万人次到现在年门诊量逾8万人次,从高原特色农产品没有品牌到"五彩藏乡 丰美巴塘"上线京东、淘宝,从产业单一乏力到一个个专合组织的崛起乃至成都企业在高原投资兴业……6年时间,地处川、滇、藏接壤处,作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及四川省18个贫困县之一的巴塘县,在双流区的对口支援帮助下,围绕四川省委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这一目标,从沉睡中慢慢苏醒,开始绽放她"高原江南"的新舞姿.  相似文献   

5.
有序地推进农转城,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城镇化率不高,经济发展落后的怒江州来说,是一项事关全州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针对怒江州农转城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确保“十二五”末全州城镇吸纳转移农村人口10万人,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2012—2020)2012年明确44名州级领导干部和111个州直部门对全州13个县(市、区)的贫困乡、村开展"四帮四促""挂县联乡包村"帮扶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271户10800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61万人,到12月底全州剩余贫困人口106.36万人,贫困发生率29.47%。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贵州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减少了51.88万人,健康扶贫工作对脱贫攻坚的贡献率从2015年的6.83%提高到2018年的13.73%。当下,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如何精准把握主题教育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就此采访了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奇勇。  相似文献   

8.
由组建之初州局机关10来个人租用外单位几间旧房办公,到如今现代化办公楼拔地而起;从最初全州地税收入仅数千万元,占全州财政收入六分之一弱,到如今收入过10亿占全州财政收入三分之一强,13年来,黔南州地税人凭着对共和国税收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不辱使命,奋力前行,走过了一条充满艰辛和自豪的创业之路、发展之路.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州各级地税机关在州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收好税,带好队"的总体要求,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狠抓队伍建设,使全州地税工作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黔南州地税事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9.
毕文君 《当代贵州》2023,(22):40-41
<正>13.29万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12.59万人,就业率达94.74%。黔南州聚焦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工作目标,实施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技能培训等促就业稳就业组合拳,助力群众安居乐业。13.29万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12.59万人,就业率94.74%,分别高于全州农村劳动力和脱贫劳动力就业率19个和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高江 《实事求是》2003,(2):66-68
一、昌吉州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天山北麓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 ,正处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地段。全州辖8个县市 ,乡镇 76个 ,村委会 10 2 6个 ,总土地面积9.2 4万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4 44.1万亩 ,农村劳均耕地 12 .2亩。全州 2 0 0 2年总人口达 16 3.2 1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达 15 3.2 4亿元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 .84亿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36 6 2元。昌吉州是新疆经济较为发达 ,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昌吉州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条件日趋成熟。改革开放以来 ,昌吉州的城市化步伐大为加快。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  相似文献   

11.
正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2014年至2019年,黔南州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1.5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12%下降到0.68%,历史性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3月3日,全州836个贫困县村全部出列,提前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全省3个自治州中率先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份沉甸甸的脱贫攻坚成绩单,是黔南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注脚。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黔南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1.1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65%,285个贫困村出列,龙里、瓮安退出了贫困县行列,贵定、惠水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待第三方评估验收。全州脱贫攻坚呈现"三个落实到位、数据质量提升、脱贫成效明显、创新经验典型"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连战连胜,朝着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步伐。黔南州脱贫攻坚工作有不少亮点,比如"七个一"工作机制、"约法三章""分类指导、因县施策"等,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海西州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分层次多渠道培训干部,成效明显。截至2003年底,全州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2965人(次),占干部总数的82%。  相似文献   

14.
正1总体需求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共有17890个(其中,高校食堂195个),就餐学生达620余万人,大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6。全省学校食堂每月采购常用农产品需求量高达10万吨以上,价值约10亿元,将覆盖并带动100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2 五大试点2018年3月,贵州重点在铜仁、黔西南、贵阳、清镇职教城和黔南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5个学段开展"校农结合"集团化推进试点,争取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学段取得突破后再向全省复制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巴南区以建设"江南宜学城,品质教育区"为目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持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了教育事业规模和品质同步提升。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99所,在校生17.7万人,在职教师12500余人。  相似文献   

16.
近日,贵州省统计局官网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贵州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7.83%,2018年提高至47.52%,年均增长1.94个百分点,年均增幅高于全国0.77个百分点。全省常住城镇人口从1324.89万人增长到1710.72万人,年均增长77.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同全国差距缩小到12.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安顺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4.39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92357人,贫困发生率从13.74%降低到3.73%。近年来,安顺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4.39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92357人,贫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地处大山深处,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唯一的公办高中台江县民族高中,过去每年仅有100多人能上二本线,2008年和2011年,竟然只有一人考上一本。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出名的"差校",仅仅几年时间,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2018年,打破高考11年无600分以上纪录,8人考过600分,450人考取本科。2019年,561人考取本科,其中上一本线的第一次超过100人。台江县高考增量从全州垫底冲到了全州第一,中考尖子生几乎全部留在本地。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结合我州既不沿边、不沿海、也不沿江,又是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山区的实际,通过对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思考,笔者深深感到大胆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黔东南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从发展现状看优势。全州截至1999年底,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56414户,从业人员73597人,注册资金35016万元;私营企业969户,从业人员15488人,注册资金55407万元;外商投资企业33户,从业人员3441人,注册资金5126.52万美元(其中外…  相似文献   

20.
党建动态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全州共有非公有制企业251家,从业人员1.6万余人,州委、州政府因势利导,以"组织领导到位、组建工作到位、阵地建设到位、作用发挥到位"为抓手,不断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力度。在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建立上,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