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党课》2020,(6):76-80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为题,报道了当地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毛泽东看到这一消息,激动不已。他凭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以诗言志,一气呵成写就豪迈诗篇《七律二首 送瘟神》。  相似文献   

2.
正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为题,报道了当地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毛泽东看到这一消息,激动不已。他凭窗遥望南天,以诗言志,欣然命笔,一气呵成豪迈诗篇《送瘟神》。今天,我们再读这两首七律,仍可从中看出共和国领袖毛泽东对人民的一颗赤诚之心、一片奔涌之情。忧民之心。血吸虫病是危害民众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正1958年7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送瘟神》一诗中,把消灭血吸虫病工作喻为"送瘟神"。广东省清远县(现为清远市清城、清新区)约于130多年前的1880年前后,就有血吸虫病流行。解放前,由于历代反动派的黑喑统治、残酷压榨,加重了血吸虫病的猖獗流行,使病情严重的地区出现了"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荒凉景象。全县疫区都因血吸虫病流行而人口大量死亡,还出现了不少人绝户灭的村庄。解放后,清远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十分重视血吸虫病的  相似文献   

4.
正5月24日,第三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入选文章在京揭晓,我室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毛泽东缘何题诗余江——纪念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入选。该课题组由俞银先、卢大有、余正琨、罗军生、张荣辉、程露、徐新玲、万义兵等组成。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等主流媒体做了专门报道。60年前,余江人民响应一代伟人毛泽东"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挥舞银锄,同摇铁臂,率先在全国消灭  相似文献   

5.
正一段历史深嵌在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里,是因为意义的丰厚和影响的深远。1958年6月30日,65岁的毛泽东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激动不已,"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之际,写下了激扬澎湃的新中国战"疫"诗篇——《送瘟神二首》。血吸虫病在旧中国肆虐了两千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疫区遍及江南地区的350个县,患者多达1000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发出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领袖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他在文章、演讲和讲话中反复强调人民的重要作用,还在诗词中热情赞颂人民是舜尧、是英雄。有人统计,毛泽东诗词中有39首描写了人民。让我们以《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为例,来体会毛泽东这些诗词中“人民万岁”的伟大思想。盛赞新中国“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诗作中有两次用典出自《孟子》。一次是1918年4月,《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名世于今五百年",用典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一次是1958年7月,《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六亿神州尽舜尧",用典出自《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毛泽东自幼就接受包括《四书》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而《四书》中的《孟子》是地位仅次于《论语》、篇幅最长的一本书,也是在毛泽东心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这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正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坚决打赢这场艰巨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在这一特殊时期,重温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回顾当年那场波澜壮阔的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种名为"血吸虫病"的慢性传染病在南方很多省份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疫区群众把这种病叫作"瘟神"。在国家经济和医疗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把人民的生命安危放在第一位,把战胜瘟疫作为政治任务,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防治,最终消灭了血吸虫病。60多年前的这次瘟疫歼灭战,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当今卫生防疫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是集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文化巨人,各种角色均有自己的特质规定,而又密切相连不可分离。对于一代伟人毛泽东来说,战争年代军事家的才略触发了他的战斗诗情,和平建设年代政治家的才智则引出了他的一系列诗思。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为题,报道了当地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解放前,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蔓延,病人达1000万,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如江西省余江县的蓝田坂,在解放前近50年内,有3000多人因患血吸虫病死亡,有20多个村庄毁灭,有1.4万多亩田地变成荒野……肆虐的血吸虫病,就像瘟神一样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心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闻与诗歌创作的新视角,论述了毛泽东怎样从新闻中获得诗的灵感,将新闻与诗有机融合而创作诗篇,以及如何用诗作解读新闻.文章具体分析了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的三篇新闻稿与<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有关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通讯和社论与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1959年12月和1960年6月毛泽东以"读报"标题的三首七律诗.  相似文献   

13.
<正>《七律二首·送瘟神》是毛泽东非常重视的两首诗,他于1958年7月1日写成后,就给胡乔木写信要在《人民日报》早日发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一)《送瘟神》的两个“之最”我们先来看全诗: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大地,曾经有过一种流行已久的血吸虫病。只要患上血吸虫病的人都会骨瘦如柴,腹大如鼓,轻则丧失劳动力,重则死亡,而且妇女不能生育,儿童成为侏儒。这种疾病遍及中国南方各省,严重的地区田地荒芜、家破人亡,人口锐减、生产力下降,深受其害的人民群众还把血吸虫病叫做"瘟神"。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0,(6)
正《实践》杂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创刊于1958年,是全国创刊最早的省级党刊之一。1964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实践》杂志题写刊名和复信。毛泽东同志共题写了两幅字,在一幅中圈了一个"实"字,在另一幅中圈了一个"践"字。现在的"实践"二字就是毛泽东同志亲笔圈定的。毛泽东同志在原信的空白处写道:"送内蒙古党委同志们。毛泽东,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并亲自写了信封,封首写"内蒙古党委",正中书"实践杂志社",落款为"毛寄"。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不但博古通今善诗精词,而且所写的数十首诗词基本上都是一挥而就成篇的。例如1958年7月1日所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就是毛泽东"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唯有一首六十二字的词是分两次写完又修改了四次。这首词就是写于1931年春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的全文是:"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现把毛泽东是怎样写成这首词的经过概述如下,供读者备忘。  相似文献   

17.
呼昌  晨曦 《湘潮》2008,(6):46-47
八百里洞庭草茂水美,秀丽如画,遗憾的是这里的血吸虫,像瘟神一样伤害着人们。“洞庭湖的瘟神不走,我永远不会离开这里”。党的十七大代表、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李岳生,35年痴心不改送“瘟神”,甘做洞庭血防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18.
略论毛泽东的七言律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熟悉律诗格律 ,多次谈到对律诗创作的感受。他创作七律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段 :(一 ) 1 91 7年夏到 1 94 9年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二 ) 1 94 9年作《和柳亚子先生》到 1 95 5年1 0月作《和周世钊同志》 ;(三 ) 1 95 8年 7月作《送瘟神》到 1 96 6年 6月作《有所思》 ;(四 ) 1 973年 8月作《读〈封建论〉呈郭老》。  相似文献   

19.
正"旗号镰刀斧头"不是误写毛泽东1927年写过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起首两句,写的是秋收起义部队的名称和旗帜,谓部队名叫"工农革命军",军旗图案是"镰刀斧头旗"。对于军旗图案这一句,有注释家认为,这是毛泽东的误写。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在注释《西江月·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20.
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从解放前直至用年代初,我国曾一度流行着一种血腥吞噬人们生命,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瘟神"--血吸虫病。这种疾病遍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市水域地带的广大农村。全国大约有1000万人患上这种病,约有1亿人直接受到这种病的威胁。得了血吸虫病的人,身体逐渐消瘦,赢弱,直到骨瘦如柴,腹胀如鼓。妇女得病将影响其生育;儿童得病,则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形成侏儒症。血吸虫病害不仅引起大批人口的死亡,而且使大批农民的劳动能力下降。解放后,经过全面调查,证实上海是全国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