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佳男 《新青年》2007,(1):26-28
2006年,一部《诛仙》大火于网络:点击率超过3000万次,且以每天200万条的速度递增,武侠迷们几乎忘记了"韦小宝"、"陆小凤",单单关注起了一个叫"张小凡"的名字及其命运,同时,为这部小说中瑰丽而又充满重重阴霾的玄幻之境着迷……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2007,(4)
不知道为什么,说到《三轮车夫》,我总是最后想起那个本片的主人公一车夫弟弟。想要看这个电影,当然是因为导演陈英雄,如果不是他的《青木瓜之味》.我怎么能够拿一张越南的影碟?也许会吧。因为除了陈英雄我也不知道还有别的越南本土电影导演,甚至陈英雄也不应该算作纯粹的越南"本土"。一个在法国长大、在法国受教育  相似文献   

3.
南雄拾萃     
正我读小学五六年级时,正是"文革"前夕,虽然极左的政治空气已然十分浓烈,"阶级斗争"的弦,时时刻刻绷得紧紧,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但大大小小的校园里,还是能够摆放下一张张安静书桌的。恰在那时,在课堂上,在书本里,求知欲望与文学渴望同样强烈、身高渐长与知识渐增还算同步的我,读到了元帅诗人陈毅副总理(还身兼外交部长一职)的诗篇——《梅岭三章》。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极其深  相似文献   

4.
打油诗话     
相传唐代有一位叫张打油的人,爱以俚语俗话人诗,作品自由活泼、诙谐有趣_他的名作《咏雪》是这么写的: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而通篇无一雪字,却甚为生动。以后,人们把这类诗称为"打油诗"。《一XS天,一位大官人祭祖,刚入大殿,就见壁上写有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睛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人见此发怒,传话一定要捉拿写诗者。有位师爷说:"写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写的。"便派人抓张打油来.张打油见了官,不紧不慢地辩解道:"大人,…  相似文献   

5.
迷上了Billy     
我迷上了Billy,迷上瘾.虽然我对Billy一无所知,不知道他(她)是黑发还是金发?是纤细还是高壮?是内向还是开朗?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席琳·迪翁将Billy送到我的生活中的,通过她1996年发行的专辑《For You》.这是张法语专辑,整张专辑十四首歌听下来,就能听懂这首《Billy》中的"Billy"这个词,它是一个名字(一定是!),代表一个面目不清、身份不明的人,隔着一片纱、一层雾、一阵烟,隔着陌生的语言之林,望向我.  相似文献   

6.
一张张瓦当、一张张青铜器、一张张汉画像石、一张张佛造像、一张张碑帖颖拓摆在你面前,如若不告诉是颖拓,你还真分不出那个是真正的拓片——这是个早已有之的颖拓,但现在专此名者甚少,目睹之就更少了,这是因为它太耗费精力和时间。颖拓者,乃用毛笔尖在宣纸上剟出拓片的效果,我亲眼见宋致中先生用毛笔尖醮着墨和朱砂,在宣纸上精心颖拓,真可谓"传神本之神,写拓本之照,有如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友人给我看了一件挂轴,是鲁迅手书四句佛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此偈似曾见过。原来,1996年,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辑出版的《鲁迅研究月刊》登载了李思乐的《由鲁迅的一张明信片想到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文,介绍的是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者饭田吉郎在《从地球的一点开始》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据饭田吉郎介绍,十六字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教,立地杀人"写在一张明信片上,寄信人是"鲁迅",收信人是"上海市徐家汇清水安三先生",因为邮戳盖得太乱,不能确定写作时间。另外,在明信片的正面还有手书"应需回信"四字。  相似文献   

8.
正1912年9月8日,鲁迅在直隶官书局购《式训堂丛书》初、二集32册。他在日记中写道:"午后翻阅,此书为会稽章氏所刻,而其版今归吴人朱记荣,此本即朱所重印,且取数种入其《槐庐丛书》,近复移易次第,称《校经山房丛书》,而章氏之名以没。记荣本书估,其厄古籍,正犹张元济之于新籍也。  相似文献   

9.
改编自柬埔寨民间故事的《蟒蛇之子》,是柬国12年来首部自制电影,在柬国及泰国一票难求,也启动了沉寂多年的柬埔寨电影市场。 进入蛇年,柬埔寨首都金边上映了一部“贺岁”柬埔寨影片《蟒蛇之子》,轰动京城,观众踊跃。尽管两美元一张的票价令柬埔寨普罗大众咋舌,但是放映这部电影的法国文化中心、俄罗斯文化中心和金边电视台演播厅,却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影片导演法桑昂对亚洲周刊说,虽然影片只能在三个地点上映,但是公演半个月已经有超过七千人观看这部电影。这种火爆的情况近几年甚为罕见。 舆论认为《蟒蛇之子》使沉寂多年的…  相似文献   

10.
正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的一颗明珠,位于河北省中部,我对它向往久矣。它是当代文学一大主要流派"荷花淀派"的诞生之地,文坛前辈孙犁、徐光耀、孔厥、袁静、穆青等人,都以其为题材,写出名篇佳作,诸如《荷花淀》《铁木前传》《小兵张嘎》《新儿女英雄传》《雁翎队》等。但凡文学爱好者,谁能不对它情有独衷?它还是抗战时的一方疆场,举世闻  相似文献   

11.
昆曲琐记     
正"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今人听《牡丹亭》大约不会再有古人的情怀,但那种文辞惊艳的典雅婉转之气,却令人常怀思古之幽情。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其实还有一部《紫箫记》),即《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近日连袂在京亮相,令人一饱眼福。人们熟悉《牡丹亭》,对于前"三梦",还是不常见的。四百年前衷肠曲,如  相似文献   

12.
今年正好是"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这是一张《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救护委员会第十七救护医院服务同人合影》,长约100厘米,宽约25厘米,我母亲长期卷成筒  相似文献   

13.
宋朝的才女     
正阮阅《诗话总龟》后集《丽人门》云:"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言甚新。"陈郁《藏一话腴》甲集云:"李易安工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黄升《花庵词选》云:"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念奴娇/萧条庭院》)‘宠柳娇花’之句,亦甚奇俊,  相似文献   

14.
醉书与醉画     
正"酒为翰墨胆,力可夺三军"。这是清代唐晏《饮酒》诗中的两句,巧妙地点出了酒与书画间的微妙关系。纵观古今著名书画者,大多喜爱杯中物。而酒在某些人的艺术生涯中确实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有些人甚至到了无酒不能书,无酒不能画的程度。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字伯髙)就是典型的善书而又嗜酒者。他的草书逸势奇状,连绵回绕,有"草圣"之誉,与李白诗歌,裴旻舞剑并誉为当时"三绝"。张旭作书离不开酒,常常醉后狂叫奔走而书,而且落笔如神,被人称作"张  相似文献   

15.
侠者,勇也,义哉。武侠小说是侠者的碑迹,是侠者心理历程的记录。嗜读武侠小说的人一般熟悉金 (庸 )、梁 (羽生 )、古 (龙 ),殊不知中国大陆也有一位武侠小说名家,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宝瑞。   首先张宝瑞是中国大陆目前影响最大的武侠小说作家。 1952年 8月 23日出生的张宝瑞自 80年代开始发表武侠小说,已发表《八卦鸳鸯魂》、《醉鬼张三》、《太极奇侠传》、《西遁风云录》、《东归喋血记》、《形意游侠录》、《翡翠如意珠》、《京都百侠图》、《袁氏气功的世纪梦》等 9部长篇武侠小说,结集为《京都武林长卷》,文集年代横跨宋…  相似文献   

16.
遇盗     
魏鹏 《新青年》2006,(10):59-60
也许是我喜爱王安石诗文的缘故,对他的一些观点、见解常常深信不疑.他在一篇游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相似文献   

17.
正长安居,大不易16岁时的白居易,去长安谒见顾况,顾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见唐人张固《幽闲鼓吹》、宋人龙袤《全唐诗话》等笔记,但五代《唐摭言》则记为"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大同小异。由此衍生了三个成语"居大不易""长安居,大不易""长安米贵"。后来顾况看了白居易"野火烧不尽"那首诗,马上说:"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尔尔。"但白居易后来入仕,有了大名,依然无房可住,  相似文献   

18.
屈晶 《新青年》2002,(7):24-25
雅号:深情儒者星相:狮子星现居门派:点将唱片乐功套路:老式流行歌必胜绝技:讨巧歌词+深情鼻音撒手锏:《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压箱之作:《跟我来》乐林足迹:《想你》、《跟我来》、《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爱与哀愁》、《花瓣雨》、《一世情缘》、《收留》等十四张专辑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中国神九航天举世瞩目,书画家魏振武两张代表中华民族的国画红龙:"中国红龙"和"爱我中华",搭载神九登上太空与天宫一号对接。魏振武1948年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2000"千禧龙年"先生荣获全球画龙大赛金奖,人民画报发表《魏公好龙》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陈铎先生主持播放《魏振武画龙作  相似文献   

20.
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的《六朝忠臣无殉节者》考证,宋以前诸朝,做臣子的有点类似公司雇员,你是老板,我忠诚于你,你不是老板,我就不必忠诚于你。也有个别的效忠者,至死不渝,忠诚于旧老板,但绝大多数很自然的,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向新老板表忠心,人们也都视作正常。"直至有宋,士大夫始以节义为重,实由儒学昌明,人皆相维于礼义而不忍背,则《诗》、《书》之有功于世教,匪浅鲜矣。"所以,他的结论便是,历代殉国者,以宋朝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