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指向历来是我国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问题。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把握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其中,关于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设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富裕还是贫穷,是邓小平同志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邓小平从批判“贫穷的社会主义”开始…  相似文献   

3.
吴旭敦 《传承》2006,(6):98-99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着眼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顺应民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洪银兴 《群众》2006,(4):45-47
近日拜读了王荣等同志编写的《苏州之路》和《和谐社会理论与苏州实践》两本书。这两本书可以说是苏州地区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对苏州实施省委提出的“两个率先”发展战略的系统总结,反映了苏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贵探索和理论思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苏州走出了一条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当年苏南人在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创造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今天的苏州又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了新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得到了创新。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反映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探析李玉山邓小平同志在构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卓有成效的指导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为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全方位开放是...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他接受了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社会和谐思想的熏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观.在总结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过程中,他在设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提出了一系列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蓝蔚青 《今日浙江》2007,(12):36-37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我省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整套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认真学习、研究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春兰 《前沿》2010,(21):27-30
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提出的阶段性的目标模式。从小康到和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执政理念的不断成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模式的创新。邓小平小康社会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新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新理论新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目标选择,和谐社会理念彰显了小康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部署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体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更完善的理论基础。和谐社会战略部署的提出,对妇联组织牢牢把握大局,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妇女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推进男女平等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加快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经典作家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我党关于社会主义性质及属性认识的发展,也是对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认识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从社会动力、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等层面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解答了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问题,既创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平衡机制,也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聂鑫 《新东方》2005,(9):8-10
2004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格局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新格局,为中国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内涵和目标。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明确以“人和”为标志的社会,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形态,对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军要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学习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体会□彭兴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揭示或掌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及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关系、进而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与战略。邓小平同志在反思历史、分析现实和预计未来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湖北宣传》2007,(2):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区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重大、意义深远。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者、决策者和服务者,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的实践,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本领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何英 《人民论坛》2010,(10):44-4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6,(21):10-1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