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基本要求及根本方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其核心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整体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因而具有科学性。通过剖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较为全面深刻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的发展观 ,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 ,也是对进入新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的积极应答。本文试图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根据以及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等方面 ,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发展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的,是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化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并被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完全具备科学所必须的客观性、规律性、系统性、实证性等基本特征,是关于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学政 《理论导刊》2007,4(6):57-59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内涵。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质是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5.
孟剑 《学理论》2011,(15):61-62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五十多年建设经验的科学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主题的进一步展开,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简称"四性"),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实事求是,推进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理念;突出使命,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揽全局,坚持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是统一的,淡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是西方哲学家诘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陈词旧调。其根本目的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功能,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这是错误的论调。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早就预言了未来社会自由劳动的科学性质。科学发展作为人类在必然王国领域获得的自由,是在为自由王国的繁荣打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当努力追求从必然到自由的不断飞跃。  相似文献   

10.
黄婷 《学理论》2013,(28):42-4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就其形成过程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人类文明成果批判性继承的结果;从马克思理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它不仅指出了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还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对鉴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新认识理论灌输的科学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灌输教育法是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 ,是由革命导师创立、为无产阶级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灌输教育也遇到了新的课题 ,有些人对理论灌输产生了怀疑 ,也有人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看法。我们应对理论灌输“无用论”、“过时论”、“应急论”等错误观点进行分析 ,进一步认识灌输教育的科学含义 ,完善“灌输”的理论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一个指导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理论。不依靠科学发展观,就无法在“和谐社会”理论建设中准确分析并透视一个国家、民族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所面临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能对社会实践有指导性。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为今天“和谐社会”理论内涵的确立提供一个科学模式。应用性理论应当具备五个方面的科学要素,“和谐社会”的理论科学性设立要以此为检验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在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中,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法制发展的科学化,必须对法治的内涵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法治观.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科学法治观应当是一个包括科学法制观、科学立法观、科学执法观、科学司法观以及科学守法观等众多内容在内的综合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展示了强大的理论魅力和实践魅力。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科学性、创造性、指导性,决定了它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徐久刚 《理论探索》2007,4(6):70-72
不久前,有人公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是"乌托邦".并提出了自己的"根据",而这些"根据"都是站不住脚的.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学说时从空想社会主义中汲取有价值的因素;另一方面,则又使自己的学说同空想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不制造任何形式的"乌托邦".共产主义的实践运动也在不断证明着共产主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说明它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理念和战略,把科学发展观同苏联发展模式、新自由主义发展观作了比较,论证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当今中国面临的四大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吕萍 《学理论》2010,(10):62-63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自由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克服了传统自由观的局限性,创立了科学的自由观。深入理解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鲁荣寰 《理论探讨》2005,1(6):57-59
经济学是科学因而具有科学性质和反映科学精神,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但是,经济学是否还具有人文性从而反映人文精神,远未得到共识。在当前,认清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尤其是认清经济学的人文性之于经济学的内在性,对于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从发展观的角度对经济学的人文性进行探讨,或许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提高公务员考核科学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考核过程不够严肃、指标设置不合理、办法不够完善和结论不够精确等。考核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和方向是提高公务员考核的全面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实效性。其对策是要加强公务员考核队伍的建设、健全考核制度体系和改善考核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社会学科学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黎龙翔  邓威 《学理论》2010,(3):66-67
社会学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但由于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导致这门学科的科学性饱受质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社会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探讨社会学科学性的表现,在此基础之上论述社会学科学性的实现问题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