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亮在岳州     
1922年8月初,郭亮受中共湘区委书记毛泽东派遣,来岳州开展粤汉铁路工人运动。当时,由于南北军阀混战,粤汉铁路被分割为湘郭两段。岳州站属鄂段统辖。鄂段铁路局长王世堉以收买、拉拢种种手段,分裂工人队伍。面对这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郭亮登上岳阳楼,眺望着浩淼无边的洞庭湖水,感慨万分,不禁低声吟道:“潇水流,湘水流,流入长江不回头。龙君送我洞庭水,何时洗尽人间愁?”  相似文献   

2.
1928年1月,中共中央为加强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区的革命斗争,决定成立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调时任湖北省委书记郭亮为湘鄂赣边区特委书记,特委机关设岳阳。郭亮到岳阳的前几天,中共岳阳县委与共青团县委遭敌破坏,主要负责人均被捕。郭亮曾于1922年在岳阳从事过工人运动,通过一些他当年领导粤汉铁路岳州站工人罢工  相似文献   

3.
黎明 《党史纵横》2000,(4):14-14
郭亮(1900──1928)湖南望城人。字靖笳。1920年科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秋转入中国共产党。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参加新民学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夏任中共湖区区委委员,协助毛泽东开展湖南工人运动。历任岳州铁路工入俱乐部秘书,粤汉铁路总工会特派员、秘书,湖南省工团联台会副总干事、总干事。1923年4月任中共湘区区委工农部部长。1926年8月被选为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领导湖南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不久,任中共湖南省委代理书记,并被选为中华全国…  相似文献   

4.
刘瑛 《湘潮》2022,(7):35-36
<正>英烈小档案郭亮(1901—1928),湖南长沙人。1920年秋参加新民学会,1921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5月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9月领导发动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11月被选为湖南省工团联合会副总干事,1923年夏继任总干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加入国民党,被选为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负责工农运动。1925年5月被公推为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主席。1926年5月,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6月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别委员会委员,大力声援北伐,8月任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4月,  相似文献   

5.
郭志成是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郭亮的儿子。郭亮先后担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委委员兼工人部长、中共湖南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毛泽东 1936年在延安谈起新民学会会员时,特别提到郭亮是“有名的工人运动组织者”,“我们的同志做群众工作若能像郭亮那样就不错了”。   可惜,郭亮在 1928年 3月 29日(阴历 2月初 7日)就被反动军阀何键惨杀了。时年仅 27岁。   牺牲前一刻,郭亮留下了豪气磅礴的遗书:   灿英吾爱:    亮东奔…  相似文献   

6.
岳阳市,辖岳阳、临湘、华容、平江、湘阴、汨罗等六县和黄盖湖、钱粮湖、君山、建新、屈原等五农场,地处湘、鄂、赣边界,水陆交通方便,物产富饶,素称“鱼米之乡”。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岳阳人民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一、党组织的建立及其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任弼时、何长工、任树德、李六如、陆汉湖等二十九人率先于国内外各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林祥谦,福建闽侯人,早年在马尾船厂做工,1912年到汉口江岸铁路工厂当工人.1922年1月任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干事,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京汉铁路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  相似文献   

8.
1913年,张人亚来到上海成为一名金银业工人,在上海罢工风潮和进步思想的熏陶下走上工人运动之路。1922年,张人亚担任金银业工人俱乐部主席,发动上海金银业大罢工,从此成为一名职业工人运动者。1925至1926年间,张人亚任中共上海浦东党组织负责人,发展壮大浦东地区工人队伍中的党组织,并在五卅周年纪念活动中领导浦东地区工人群众运动。张人亚从事的工运活动,为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初试锋芒一胜再胜项英入党后 ,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废寝忘食地带领工人同资本家、监工、把头作斗争 ,而且一次次地都获得了胜利 ,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工人群众加入了工人俱乐部。到 1 92 2年 4月底 ,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部员已发展到 30 0 0多人。 5月 1日 ,俱乐部改名为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南段总部 ,成为京汉铁路当时最大的工人团体。6月 1日下午 ,江岸铁路总段车辆厂工人黄宝成乘厂里交通车回家 ,途中 ,被总查票程炎、铁路护车三等巡长姜道生 ,以查票为名打得遍体鳞伤 ,关进大智门车站警务段。黄宝成要同程炎去江岸工人俱乐部讲理 ,…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90,(3)
古代有“唯楚有材,于斯为盛”之言,近代则有“无湘不成军”之说。从古到今,湖南多豪杰、出英才。他们是民族之魂,华夏之柱。作为湘之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的长沙,可说是最突出的了。在中国革命史上,长沙地区涌现出来的杰出人才不胜枚举,仅有名姓可考的烈士就达两万多人。他们中有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中共第一个女党员缪伯英,湖南第一任总工会委员长郭亮等。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2004,(5)
铁路工人出身的王震,被称为中国的夏伯阳。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时,领导人之一郭亮派王震去散发传单,他亲眼目睹了工人巨大的力量和郭亮等领导的风采。次年,他被任命为工人纠察队队长,后又被选为长沙职工分会执行委员,这年他才17岁。一天,纠察队护送来长沙给工人讲演的人毛润之  相似文献   

12.
地方产业工会是中共早期工会工作的组织基石。在中共坚强领导下,安源工人俱乐部等早期地方产业工会发展迅速,有着良好的组织形态、工作样态及丰富的运作经验。组织形态上,安源工人俱乐部等早期地方产业工会仿效苏维埃政权模式,由各级工人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集议决、行政、复议等于一体的权力机构,既体现工人自治要求又保证了中共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工作样态上,安源工人俱乐部等早期地方产业工会紧密围绕中共中心工作,大力开展政治斗争、文化教育、工人维权、企业生产等各项事业,切实履行了中共早期工会的主要职能;运作经验上,安源工人俱乐部等早期地方产业工会坚持将中共的领导地位、人民的主体地位及时代的进步精神贯穿始终,其工作具有鲜明政治性、群众性及先进性。中共早期地方产业工会的工作机制及运行经验具有较强的历史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1922年9月,郭亮领导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进行卧轨斗争。遭到敌人的逮捕后,在押解武昌途中他口吟一首诗:“湘水激荡漫江仇,利剑断水水更流。善恶尽管多颠倒,自古英雄不低头。”郭亮是杰出的工运领袖,在大革命时期任中共第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湖南省委代理书记、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1928年3月28日牺牲于长沙。“公道何在,公理何存”郭亮于1901年12月3日(农历10月23日)诞生在湖南省望城县铜官一个农民家庭。6岁启蒙,12岁进入西湖寺高等小学。他好学多思,并渐渐对人世间许多事提出了质疑。他在作文中…  相似文献   

14.
党一成立,就对山海关铁路地区的工人十分关心,1921年10月,便派共产党员、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委员杨宝昆来山海关工作,这是我党派到山海关的第一个共产党员.1922年8月,王烬美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身份(党的一大代表),前往山海关(时年24岁).开始住在铁工厂工人鲁懋堂家,后又住在工人李耀东家;以铁路工厂冶铁徒工身份,经常深入工人群众中,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启发阶级觉悟;针对工人中存在的帮派分歧,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号召工人们精诚团结,共同战斗.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总工会成立于1926年8月,当时称湖南全省总工会,郭亮任委员长。它的前身是毛泽东亲手创建并任总干事的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1927年“马日事变”时,省总工会被国民党右派捣毁,活动中止。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下,1949年12月召开了全省职工代表会议,成立了湖南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1953年4月,又召开了全省工会代表大会,正式恢复成立了湖南省总工会,选举  相似文献   

16.
欧金林 《湘潮》2005,(2):53-54
北伐战争,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组织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至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在观赏一些反映这场战争的历史电影资料片时,人们常能听到这样一首高亢雄浑的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相似文献   

17.
邹艳 《湘潮》2021,(2):55-55
第一任中共湖南省级组织负责人是毛泽东。1921年8月中旬,毛泽东开始在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基础上筹建湖南地方党组织,先后发展夏明翰、郭亮、夏曦等革命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湖南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已达10人,根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建立中共湖南支部的条件成熟了。  相似文献   

18.
支持农民武装斗争一九二七年春,李达在长沙与谢觉哉、郭亮等筹办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省党校,唐生智遥领校长名义,谢觉哉任秘书长,李达任教育长。李达动员了不少要求革命的青年报考党校。党校实际上是为土地革命培训干部。不久,发生了“马日事变”,李达从长沙乘船逆湘水而上,于六月十三日抵达家乡  相似文献   

19.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工人为了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打倒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短短的5个月时间里,先后举行了3次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由于准备不充分和资产阶级的动摇而失败;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1日,由于蒋介石的军队按兵不动,坐视反动军阀对起义工人的残酷  相似文献   

20.
廖述江 《党史文苑》2006,(12):36-39
屠杀工人全国唾骂 北洋军阀首领吴佩孚,山东蓬莱人,本是一介书生,22岁考上秀才,但次年即因得罪家乡的官吏、豪绅被革除功名还被通缉,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的梦想破灭了,只好逃到北京,生活无着不得不靠占卦算命来糊口.1898年在天津投军,从此披上戎装.在以后的岁月里,吴佩孚凭借其秀才的功底,受到曹锟的赏识,官运亨通,青云直上,成为直系军阀的一员大将.1918年6月,被授予"孚威将军"衔.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佩孚于衡阳通电全国,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主张取消中日密约.同年12月,冯国璋病死,吴佩孚成为地位仅次于曹锟的直系军阀首领.1920年9月,吴佩孚任直鲁豫巡阅副使;1921年8月升任两湖巡阅使,控制了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还遥控北京的曹锟政府,成了实力最强的军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