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周海滨 《群众》2023,(7):20-21
2023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深入推进南北结对帮扶和园区共建”“深化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淮安和昆山加强台资产业合作,既是落实国家、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产业梯度转移、要素资源整合的现实需求。深入推动淮昆台资产业合作一体化、联动化、高质量发展,对形成江苏南北区域协同发展新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7,(11)
<正>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一年多来,紧紧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推进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重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新时代,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对江苏提出的“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重大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先后采取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实施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优化调整南北帮扶合作结对关系等创新举措,融合南北优势资源,促进新型共建园区模式在广袤的苏北大地全面开花,为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打通经络、开创新局,推动苏北地区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4.
赵登辉  金春鹏 《群众》2022,(8):20-21
<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是一项重要实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部署。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落细落实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力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推动一体化发展成为江苏区域发展的显著特征。在新的起点上,江苏决定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  相似文献   

5.
虞越嵩 《群众》2022,(8):24-25
<正>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是江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和亮点品牌。自2006年起,共建园区已成为我省南北挂钩合作的重要抓手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发挥着跨江联动、整合南北优势资源、缩小南北发展差距的积极作用。2009年、2010年南通分别与“隔江相望”的苏州、无锡合作共建苏通、锡通科技产业园。2020年,为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的要求,策应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南通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苏通、锡通园区一体化运作,成立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推动“跨江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调研南京江北新区时强调,要努力把江北新区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支点,在新区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支撑。自2015年获批设立国家级新区以来,江北新区按照国家批复的"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战略定位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7.
何乐  包咏菲 《群众》2022,(14):30-32
<正>七载春秋写华章,万物繁盛争夏时。自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已满7载。从拓荒起步,到借鉴探索发展路径,再到加速腾飞领跑,如今,正处于迈向科技创新突破、地标产业爆发、开放功能跃升、城市建设蝶变阶段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的要求,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高标准建设江北新区”的部署,抢抓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  相似文献   

8.
《群众》2021,(9)
正浦口,因江而生,缘江而兴。作为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的重要板块、"江北新主城"的重点建设区域,南京市浦口区肩负创新发展的新使命,聚力探索出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等地标性产业的高成长路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集聚式布局,上下游企业从2017年的10家增长到2020年的261家,产业营收从2017年的2.6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12亿元;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0,(11)
正在25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上,"以山为郭,以江为池"的南京,因大江而"金陵限南北"。2015年6月,一个划时代的国家战略决定,彻底改变了南京城市的空间格局:全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获批!揽怀江北,跨江而踞、拥江而兴,曾经的天堑长江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内河"。江南江北一体融合,南京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9,(22)
<正>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39.5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江北新区范围内,并承担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的重任。"入群"自贸区,是江北新区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国家级江北新区正式进入与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多区联动"发展新时期。江苏自贸区获批以来,南京片区紧扣"两区一平台"战略定位,深入研究片区内企业和国际人才发展需求,重点围绕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领域开展先行探索,全力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3,(11)
它们分布于中国东南西北不同区域,却有着共同的身份“国家级新区”;它们肩负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探路”的使命,大胆突破,积极创新,释放着巨大的改革红利和发展能量. 它们是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甘肃兰州、广州南沙.  相似文献   

12.
沈文祖 《群众》2020,(2):19-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农创园”)坐落于国家级江北新区核心区,作为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的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必须坚持立足江苏、服务全国、放眼世界,以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创新基因,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强引擎创新是南京前行的不竭动力与一以贯之的城市气质。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聚焦创新名城建设,新年伊始召开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已成工作惯例。作为江苏省会、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农业虽然占GDP比重不高,但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农业视为基础性、战略性、功能性产业摆在重要工作位置。  相似文献   

13.
钟晓栋 《群众》2012,(8):36-37
无锡一新沂工业园是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批南北共建园区,是无锡新区和新沂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一个产业新城。园区成立以来,党工委、管委会紧紧围绕“打造南北共建示范和样板”的工作目标,创新借鉴苏南发展的先进经验,突出抓好积极融资、全力引资、稳健投资这三个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国家级新区是以行政区与功能区为基础,经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中国国家改革与发展战略任务的综合性新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国家级新区数量得以增多、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功能定位日趋完善,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而当今中国存在着种类多样的功能区,无论在理论亦或实践过程中都容易与国家级新区相混淆。即使是在19个国家级新区内部,不同阶段设立的国家级新区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承担着不同的战略使命。因此,研究国家级新区的类型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合理划分国家级新区的历史类型,有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国家级新区所处的不同阶段,从而根据差异性功能定位设立合理的战略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实施措施,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基于功能定位的角度可将国家级新区划分为"经济特区"型、"经济开发区"型和"新城"型三种历史类型,目前国家级新区正处于"新城"型的建设初期。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5,(9)
<正>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包括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新区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汇处,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快江北新区建设,对于推动南京及苏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对于统筹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与长江中上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7,(14)
正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南京江北新区等国家级新区都是国家战略,承载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创新发展新引擎,为其它地区提供样板示范的作用。如何利用新区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面上改革?本文以广东新区试点为例来加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23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强调,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敢想敢  相似文献   

17.
何春明 《群众》2024,(2):27-2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是沪苏两地首个省级政府层面合作共建园区。集聚区总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由上海临港集团作为开发主体,实行“管委会负责行政管理服务,开发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开发建设及招商引资”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近年来,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基建、新农业“三新”产业,充分发挥沪苏合作优势,努力建成符合高起点战略定位、具有可持续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产业融合集聚区、机制创新试验区,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首批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服务中心地级市中心”和“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  相似文献   

18.
<正>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以及双方的合作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广东多年来地区间的合作和帮扶有效促进了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了区域合作和帮扶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探索完善区域合作新模式,巩固完善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对口帮扶长效机制,从而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金刚 《群众》2022,(13):40-41
<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我国区域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眼省情,以南北共建园区为关键抓手,推进区域互动和产业联动,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总结江苏南北共建园区实践经验,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对新征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园区在开展跨区域创新合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建立科技园区推动型联接的跨区域创新网络理论模型(CRINSP),来深入探讨科技园区推动跨区域创新合作基本原理、运行机制和绩效评价。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推动京津冀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具体实践,依据CRINSP原理,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关村科技园区推动京津冀跨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政策与重点举措,包括推动建立京津冀创新联盟,促进各类创新主体深度合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健全创新网络运行机制,加快提高协同创新效应;优化外部支撑环境,共促软硬件条件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