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忻华 《国际观察》2003,(4):67-72
中东地区人文环境特殊,战略位置险要,因而"安全困境"问题尤为突出.化解此困境的传统对策无外乎均势、集体安全和霸权体系三种.但由于强权政治的特点和内在的缺陷,这三种对策都不可能有效化解中东的"安全困境",国际社会应帮助中东各国缩小彼此间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悬殊差距,并进而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地区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地区主义是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发展的潮流,中东也不例外,但中东地区主义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地缘政治结构所产生的地区内外冲突、长期存在的安全困境、集权式的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中东共同体意识的缺失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中东地区主义的发展。现在乃至以后很长时间,政治不稳定、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国家关系仍然是中东地区的现实存在,但是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和次地区国家之间合作的加强,次地区安排和有限的功能性合作将是中东地区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中东民族与宗教问题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素来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与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纷争与矛盾不仅是中东地区乱象丛生的主要表象,也是该地区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9.11事件"后、尤其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并给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仅造成该地区局势动荡、地缘政治重组,也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在参与中东传统安全治理、化解地区冲突方面,中国始终推动对话协商,致力于公正合理解决中东热点问题,构筑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集体安全架构。在改善地区安全环境方面,中国抓住中东地区主要安全矛盾,顺应地区国家寻求缓和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取得了促成沙特与伊朗复交的重大成果。在参与非传统安全治理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同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参与中东安全治理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共同安全破解独享安全、以综合安全破解分割安全、以合作安全破解竞争安全等理念和经验,在中东安全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但却是该地区最后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初期,朝鲜战争爆发中断了中、以双方的建交谈判,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采取了支持阿拉伯国家的立场,从而断绝了同以色列的交往。1991年马德里和会后,中东和平进程步入全面发展阶段,中国才调整立场,同以色列建交。中、以两国尽管没有直接的国家利益冲突,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之间也不存在宗教和种族矛盾,但双边关系的发展始终受到外界因素牵制。  相似文献   

6.
把握当前人类所处历史方位,应对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这关乎人类发展的前途。在全球性问题尖锐复杂、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实现中东乃至世界繁荣发展和持久和平的根本出路。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的成功举办为中东地区发展和稳定开创了新的机遇和前景。在中东地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面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不仅契合中东国家和人民自主探索其发展道路,而且有利于推动中东地区逐渐破解安全和发展困境,共同塑造一个繁荣、发展和稳定的新中东。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风险和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应对进行了思考。在政治风险方面,本文主要从大国博弈、地区政治和沿线国家国内政治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应加强中美相互理解与战略互动,避免介入地区大国地缘政治对抗,根据不同国家政治风险差异精准施策等对策。在安全风险方面,本文重点讨论了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的安全威胁,并提出中国应客观准确评估中东地区安全风险,运用新安全观对中东地区进行安全塑造,创造性运用不干涉内政原则推动中东问题的政治解决,帮助中东国家增强安全能力建设,增强中国在中东的适度军事存在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安全矛盾持续发酵,逐渐形成安全利益、理念和地区安全秩序构想的全面对立态势,成为影响中美和平共处的重要因素。秩序疑虑与热点问题的对立是中美在亚太地区安全矛盾的主要表现。中美亚太安全矛盾的全方位突显,根本上源于两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权力转移态势,是中美总体力量差距背景下局部力量平衡的表现。这种力量平衡表现为:中国作为地区经济中心与美国作为地区安全中心的“二元结构平衡”;中国作为陆权大国与美国作为海权大国的“陆海权力平衡”;在中国近海区域,中美权力均衡态势初步形成。在此过程中,中美对既有安全矛盾管理的失效以及彼此安全威胁认知的反复塑造,客观上增强了矛盾对立的烈度,安全困境逐步形成。随着权力消长和政策互动,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困境,逐步呈现出从经典安全困境转向“国家引导型的安全困境”加剧的趋势。未来,中美亚太安全矛盾仍然会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经济相互依存趋势、技术发展引发的军事威慑变化、意识形态竞争以及非传统安全合作等因素,则将决定既有安全矛盾是否会走向冲突。  相似文献   

9.
布什第二任期的中东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是美国反恐谋霸的重要舞台,新一届布什政府将继续推行"改造中东"的计划,并针对中东地区出现的新形势,加大对该地区的整合力度。美国将通过重建伊拉克、推动巴以和谈、打压叙利亚和伊朗及在该地区扩展自由民主等,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中东的影响与控制。中东地区各种矛盾复杂多变,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也将命运多舛,难以一帆风顺。一、全力稳定伊拉克安全形势,扶植亲美政权伊拉克战争"后遗症"持续发作,美国重建伊拉克面临挑战。美国未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以伊拉  相似文献   

10.
从能源联系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互利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光 《西亚非洲》2004,(5):52-58
21世纪头 2 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关键时期 ,也是国内石油能源缺口不断扩大和对进口石油依赖不断增长的时期。中东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增加 ,双方关系中开始出现下列问题 :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平衡问题 ;与中东原油进口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 ;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石油供应的影响。面对这些新问题 ,中国在发展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时 ,需要重视扩大出口规模、消除“亚洲升水”、扩大投资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开展战略对话 ,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并使中国与中东石油输出国的关系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1.
海合会是中东地区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运行最为成功、结合最为紧密的区域性组织。在中东众多区域性组织日渐衰弱或瓦解的情况下,海合会身处恶劣的中东安全环境,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独树一帜,成功地推动海湾地区一体化进程,探索出一个适合中东区域特点的地区主义发展模式,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合会区域发展的优势突出,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同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研究海合会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对中东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区域性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国"崛起、伊朗核协议签署、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大起大落等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中东因素对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局势和格局的影响陡然走强,突出表现在"伊斯兰国"外溢日益成为中亚外高新的安全威胁、伊朗"重返"引起地区格局发生微妙变迁、土耳其对地区国家展开新一轮外交攻势。中东伊斯兰势力此番加大渗入中亚外高与国际和地区形势衍变密切相关,是地区内外多种因素促动的结果,其中中东发生剧变、外部势力争夺中亚外高加剧及该地区经济整体陷入低迷是重要诱因。中东伊斯兰势力对未来中亚外高形势走向和格局变迁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攸关地区安全与稳定,但其也有自身短板和局限,很难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今天,中国认为中东对它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尽管中国一直以来主要关注的是其国内的安全,以及毗邻周边的稳定(尤其是亚太地区和中亚),然而,今天它却越来越多地从全球视角来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①世界上的某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更为重要.虽说哪个地区重要哪个地区不重要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排列,但对于中国来说,近年来中东的份量却是比以前重多了.中东地区为什么对中国重要呢?中国对中东是否有某种战略呢?中国在参与中东事务时,又有哪些明显的主要趋势呢?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一开始,我们将简要地回顾一下中国与中东关系的历史,之后将探讨中国对中东是否有某种战略,如果有的话,这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战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讨论中国在中东的主要利益,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回顾2010年,中东局势整体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归结起来,当前中东地区有三大趋势值得关注:中东格局明显加快分化重组,几大热点问题结构性矛盾突出,美国中东政策调整效果不彰。  相似文献   

15.
伊朗核问题及其对美伊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曾军 《西亚非洲》2005,(2):22-26
伊朗出于维护国家安全,谋求海湾乃至中东地区大国的实力与地位,以及开发本国丰富核能资源的需要,坚持发展核计划。鉴于种种原因,伊朗核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即使伊朗核问题走向激化,伊朗可能会遭到美国等严厉的经济制裁,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只有对伊朗采取系统的、务实的接触政策,与伊朗就核问题、地区稳定问题等开展直接深入的对话,尊重伊朗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安全利益,积极同伊朗建立海湾地区安全机制,才是缓解和改善美伊关系的良策  相似文献   

16.
中东地区是当今世界矛盾丛生、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东地区建国以来,一直处于同周围阿拉伯国家的战乱与纷争之中.在不同时期,以色列采取了不同的安全战略,成为影响中东地区和以色列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黎巴嫩战争和中东局势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光 《西亚非洲》2007,(10):25-31
2006年7月爆发的黎巴嫩战争,是美以蓄谋已久、由以色列发动、以色列投入最大规模兵力、以色列建国以来经历激战时间最长的战争。其根源在于美国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目标和美国"大中东战略"。这场战争反映出中东更加错综复杂的矛盾。黎巴嫩战争连同伊拉克战争已经并将进一步对中东局势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促使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当前,美国面临的种种矛盾异常突出,难以阻遏其不断衰败的趋势。人们在看到当今世界总体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应充分估计到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必将经历尖锐反复斗争、激烈分化组合与曲折起伏的较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多年以来,南亚地区安全形势一直未能有较大改观,极大地制约了南亚地区整体及各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尽管各方均有意愿实现"吴越同舟"的梦想,然而现实是持续冲突的特点更为突出。多重层次是形成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重要诱因,也是南亚地区难以摆脱安全困境的桎梏。正是各个层次之间的互动及影响导致了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面对安全困境,南亚地区各个国家根据规模与国家实力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因应战略,即自助、借势与合作战略。总体而言,实力较强的次地区大国的因应战略以自助为核心,较弱小的南亚国家则采取合作的策略以求得生存。针对多重安全困境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南亚各国的战略倾向有所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从发展趋势来看,南亚次地区的安全仍然不容乐观。作为南亚地区的紧邻,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中将面临南亚地区安全困境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已成为影响中东地区稳定的最大安全隐患,也门局势恶化也折射出中东安全局势混乱的一面,但这些并不反映当前中东局势的全部,很大程度上它是美国战略调整引发中东地缘政治格局重构以及中东变局导致中东局部动荡的延续。从全局看,随着埃及等早期"因变生乱"的转型国家正逐步向"乱后求治"过渡,中东变局总体上出现了逐渐趋稳的迹象。巴勒斯坦问题、伊朗核问题等传统热点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发展。美国调整后的中东战略意图日趋明朗,构建一个由中东主要国家形成的互相制约、相对平衡的地区安全新架构的想法正逐渐浮出水面。未来一段时期,中东局势还将在全球和地区大势下继续盘整,该地区地缘政治关系也将随之继续做适应性调整,并最终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