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对中国人来说,春节过年,贩夫走卒、富商巨贾、达官显贵、草根农工,都是极愿在自己能力之下花大钱做的事情,但又实在最与钱无关。过春节,是中国人穷其所有,顾其所爱的大事。这时的钱,只是人们关爱亲情、关注命运的一个最庸俗又不得不依靠的手段。春节的时候,中国人最能达到清风朗月同享,困苦艰难共度这种社会和谐的大境界,就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说得那样。清风朗月之下的春节,中国人"天、地、人"三位一体,瑞雪丰年,言情泯怨,笼统着的是一个民族的大和谐、大团圆。春节这个大年,就像清风朗月,天然地属于每一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过年,贩夫走卒、富商巨贾、达官显贵、革根农工,都是极愿在自己能力之下花大钱做的事情,但又实在最与钱无关。过春节,是中国人穷其所有,顾其所爱的大事。这时的钱,只是人们关爱亲情、关注命运的一个最庸俗又不得不依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春节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但是今年春节,却有千千万万人选择留下,为防疫牺牲团圆,每个人都了不起!"钟南山的一段视频,点赞每一个"过年不回家的你",也让牛年春节多了一层饱含科学力量的温暖色彩。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的最大仪式感,就是团圆。但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哪儿过年、和谁一起过年,成了很多人纠结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刘刚  李冬君 《法制博览》2011,(15):51-51
白银都流哪儿去了?全世界都在问,不光中国。 英国人说,都流到中国去了——通过贸易逆差。为此,1792年,他们派了马嘎尔尼来中国,想改变一下状况。  相似文献   

5.
正生活中"幸福"的意义是什么?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2005年退休在家的闫金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2014年马年春节前,记者来到了北京市劳动模范闫金变的家,去之前我们电话里约好吃打卤面,因为她说自己老公做的北京打卤面非常地道。闫金变的家简单整洁,客厅里夫妻俩和女儿的合影被放大了摆在电视柜上。宝贝女儿在闫金变退休后和父母定了一个规矩:每年她出资请父母国外游一次,国内游则由父母自己用退休金解决,"反正我也不要你们的钱,挣了就花吧。"女儿说。一家人做出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故居空荡荡。小平同志说:不要花钱修缮,更不准搞什么纪念馆。钱要花在人民的事业上。1988年4月,被誉为"本世纪最优秀的记者"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去四川广安县,为他的新著《新长征》搜集素材。这条新闻见诸报端时,我心中不禁掠过一丝妒意。从美国斯诺始,到法国卡罗尔写《毛泽东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石勇 《南风窗》2013,(20):12-12
在"延迟领养老金",以及"以房养老"意见所激起的舆论氛围中,我捕捉到了一种社会焦虑:老了,养老不会主要还得靠自己吧?抗伤害能力相当弱的人民群众如是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以后真的主要靠自己去当园丁、去抵押房产养老,那么现在、以前和以后,每个月交的养老金,又算怎么回事呢?这些钱,在现在,也许还有未来,到底去了哪儿,养谁去了?假定这类情境发生在西方,一定有这样的声音响起:既然养老制度这一"社会合作"很不公平—或许还异化为掠夺游戏—那么,一个人有退出它的道德权利吗?他就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8)
正这两年,创业热潮汹涌。1992年出生的小张是一位朋友的孩子,从澳大利亚念书回来,父母给找了当地供电局的工作。但他觉得靠父母,没劲,于是创业。创业项目是做一家经营小龙虾的餐厅。苦苦撑了半年,最后只得以低价盘出,关门大吉。光装修就花了五十多万,加上人工费用,等于亏了将近七八十万—这些都是父母给的钱。如果算上这半年不去工作的"机会成本",损失更大。和小张聊天,很容易发现他根本就没有找到自己  相似文献   

9.
来信     
《南风窗》2016,(11)
正1我就是连城县人,很开心笔者能去我家乡游玩。我们那邻里相处和睦,家不闭户,生活环境很好,但是落后的陋习还是挺多的,相互的争执有时也无法用讲道理来解决,总之心宽了,在哪儿生活都惬意,面带微笑生活在哪儿都是愉悦的。——Warfare(读第10期《"小地方"和"大地方"的不同世界》)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二!三!茄子!"在京郊景区前,摘下口罩的朱京燕,正为自己的"亲人团"拍照留念。"从年初到年中,哪儿哪儿都不能去,现在松动了,第一时间就到郊外。"谈起这次出游,朱京燕显得有些兴奋,"因新发地聚集性疫情,被居家观察多日,看到健康宝转为无异常状态,立马预定了这个周末,都快憋坏了,来京郊透透气!"  相似文献   

11.
谭德波 《南风窗》2013,(4):66-68
随着土地资本化的大戏愈演愈烈,制造业和地产业的利润分配日趋失衡,加之大陆"90后"新工人开始对富士康的"去社会化"运营模式频繁说"不",郭台铭似乎也有点坐不住了。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由此,中国大陆的土地资本化进程开启了合法性之门。这一年,台湾地区正因制造业勃兴带来的外汇存底而"钱淹脚目"(钱放在地上都可以盖过脚踝),整个经济在地产泡沫中苦苦挣扎。38岁的郭台铭来到深圳北部的龙华,建立了一家只有数百人的小厂  相似文献   

12.
于坚 《法制博览》2010,(10):4-5
都说中国是个大国,只是到了春节,才知道也大不到哪里去,再大也就是一个家,而且每家都在看电视,而且只看一个频道。我平常不大看电视,每到春节,看场春晚倒成了乐趣。又是一年,看看那些歌啊舞啊又闹些什么。嗯,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当了一年华侨的人回到老家,北都找不到了。电视节目倒像故乡一样,还是那些老面孔,老嗓子。  相似文献   

13.
南乔 《南风窗》2016,(4):12
正每到春节,无论身处何方,"回家过年"都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一票难求的困境、人潮汹涌的春运大军、疲惫不堪的旅途,都不能泯灭中国人回到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过春节的热情。春节和回家,在国人的眼里,似乎是一对天然不可分割的词汇。不知从何时起,"回家"成了所有中国人的终极难题,尤其对于众多"80后"、"90后"来说,"回家"几乎等同于"有家难回"。最近几年,有关"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的争论一直未停歇过,争论的本质,仍是  相似文献   

14.
过年     
正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过年也是如此。年根将近,朋友圈里张灯结彩,瞬间喜庆。扫尘祭祖、迎来送往、热闹欢喜,大概各地差别是不大的。梁实秋笔下的北平年景算是比较极致的吧:大姑娘小媳妇擦脂抹粉的全出动了,三河县的老妈儿都在头上插一朵颤巍巍的红绒花。儿时好几个年都是在外婆家里过的。老家过年的习俗很多,最让人惦记的当然是吃。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财政公开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兵 《南风窗》2011,(18):46-48
无论是中央的预算信息,还是中央部门预算的信息,或是中央部委的"三公"经费的信息,都并没有比地方公开得更多,多到足以实施有效监督的程度。花钱的行为可以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为自己花自己的钱。这种花钱模式既讲经济又讲效果。第二种是为别人花自己的钱。这种花钱模式只讲经济但不讲效果。第三种是为自己花别人的钱。这种花钱模式不讲经济但讲效果。第四种是为别人花  相似文献   

16.
<正>年是什么?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缩,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赏过了演艺,品过了民俗,尝遍了美食……那醇厚温暖的味道,那热闹喜庆的颜色,那红红火火的氛围,那浓浓的年味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春节洋溢着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无论怎样,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全情投入过年这一过程,感受其中的快乐与激情。今年过年,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春节体验?  相似文献   

17.
媒体     
《南风窗》2016,(2)
正01习近平的"供给侧改革"英《经济学人》1月2日罗纳德·里根和习近平,一位是美国前总统,一位是现任中国国家主席,但他们在某些经济政策方面,却有着类似的见解。近期,习近平在公开讲话中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简言之就是要提高国货的质量,把钱留在中国,让老百姓有钱花在国内而不是跑去国外血拼。"供给侧改革"这一术语似乎与里根在上世纪80年代任期内颇受欢迎的"里根经济学"类似。现在已成为中国最为热门的经济学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怕输入资产阶级的文化.在东莞有十几个干扰台,占了最高的山,一年花几百万元。我说何不拿这笔钱去办教育呢?将来用碟型天线直接接收卫星信号.还能干扰吗?对外来文化不是设卡设防,而是要拿出更好的去竞争。对外来文化要采取科学态度,对  相似文献   

19.
李志军 《南风窗》2011,(10):79-79
当有人问我,现在是否愿意去买一部苹果公司(Apple)的新款iPad,我会告诉他们,"哦,即使我想要,我可能也不会为了它花30449元。"大家也许会认为我神经错乱:新款的ipad2明明最低只要不到4000元。怎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不花这4000元,我就会用这笔钱来投资。从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十年股市的长期回报率约为每年7%,以此计算,20年后4000元将会增至约15479元,而30年后,这一数据将变为30449元。也就是说,我有两个选择,可以现在去买一部iPad2,或者等到30年后拥  相似文献   

20.
李盛 《工会博览》2013,(36):33-35
一提到“年底”两个字,商家的眼睛就亮起来了:圣诞、元旦、春节,每个字都是金光闪闪的。年年疯狂促销,家家打折特惠,今天你满就送,明天我满就减。而消费者的胃口也随着商家一轮又一轮的促销活动变得越来越大,打折、满送、买赠、抽奖等活动看得人是眼花缭乱。钱要花在点子上,如何收获又喜欢又实惠的心仪之物呢?有哪些小“便宜”,是可以算计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找找年底消费的省钱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