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尔库塞指出,当前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表面富裕的背后是全面的贫困与异化,这种贫困表现为物质富裕下精神的贫乏、价值的消解与虚无主义的横行,而这种异化则表现为对人从肉体到精神的全面异化.人在这种异化中,失去了原有的批判性、超越性与否定性力量,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面对社会与人的全面异化,马尔库塞指出它的可能性出路在于以实践领域的大拒绝和理论领域的审美乌托邦建构.  相似文献   

2.
魏俊雄 《求索》2012,(9):127-129
马尔库塞的思想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言,时刻处于极其矛盾的状态中,纵观其思想变迁的历程可看出其发展逻辑的连续一贯性,这尤其体现在他学术探索的根本问题———主体解放思想上。马尔库塞主体解放思想的理论逻辑是:人的本质是感性的实践活动———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控制一切的意识形态,技术(工具)理性排斥了价值(批判)理性,劳动成为歪曲人的本质的异化存在。克服异化的关键点在于重新实现传统的技术理性和价值(批判)理性的统一,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恢复个体否定、超越、批判的主体理性能力。而实现主体解放的现实路径是树立新感性和进行艺术革命,因为感性是人的最真实最具体的存在,也是理性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则是使感性与理性协调的中介。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创造性地将弗洛伊德的爱欲本质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爱欲解放理论,但弗洛伊德偏爱用"性欲"一词,而马尔库塞则偏爱用"爱欲"一词。不同的用词不仅折射出了马尔库塞的精英主义立场,而且还标志着其理论重心的转向。对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不同的用词倾向,国内学者虽有相关研究,但仍然不够深入和具体,没有注意到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爱欲"概念的改造经历了一个从精神分析心理学到哲学再到社会学的流变历程。马尔库塞偏爱用"爱欲"一词实是将弗洛伊德理论哲学化的结果,从哲学化的爱欲出发,马尔库塞构想了一种非压抑性文明的存在状态,并由此走向了审美乌托邦。  相似文献   

4.
杨小钵  张笑扬 《前沿》2011,(1):188-191
生态学家们往往通过反思意识形态化的科技和批判产生"虚假意识"的消费主义,并力图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来破解生态危机的难题,但这种思路往往陷入浪漫主义的"生态的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则另辟曲径,通过对马克思的"超越"和"重新发现",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必然的危机与矛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力图通过政治运动建构通往生态社会主义的路径设计,必须与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危机的解决和人类彻底解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才是真正地对历史之谜的解答。  相似文献   

5.
苏瑞莹 《前沿》2007,(12):24-28
孟德斯鸠是启蒙时期法国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也是法律社会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在其对"法"所作的定义当中,虽然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关注法律与理性的关系,但又有其独特之处,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是通过社会理论的构建,考察法律与理性的关系,以此来揭示"法"之内涵,即法律本质上是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这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类可以认识和控制的;所以,法律与社会存在密切关系,社会中某些因素的变化,则是法律变化的根源;法律变化也会引起社会变化。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认识社会和法律的性质,从而使法律符合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马尔库塞看来 ,经济学必须与哲学建立紧密的联系 ,也即经济学必须自觉接受哲学的指导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经验主义的谬误。因此 ,理性应当是劳动概念的灵魂。马尔库塞的这一思想是正确的 ,理应肯定。研究马尔库塞的这一观点 ,不仅对于我们借鉴西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而且对于我们克服经验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但马尔库塞对于指导经济学的哲学的选择是失当的。  相似文献   

7.
丁素 《岭南学刊》2007,4(2):102-106
发展理念的核心问题是其自身应有的问题意识有无创新的能力及实现的程度和水平,而创新的意识则是完善这些过程要义的根本,是直接推动发展理念变革的智慧先导。创新意识以发现新问题、新矛盾为中介,在反思和批判新型矛盾关系中“引爆”智慧潜能,发挥理性潜质,推动新理念再生。  相似文献   

8.
恩斯特·布洛赫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和各种哲学观念的提炼与总结,概括出了自己的哲学主题,即以"尚未存在"为基础的乌托邦精神和希望哲学。从布洛赫希望哲学的潜在性与需要、期待与可能性、希望与新奇性等几个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入手,以哲学的视角全面剖析"中国梦"的理念,旨在唤醒中华儿女内在的希望本性或乌托邦精神,并在希望的驱动下,自觉地向着可能性领域前进,通过实践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论反乌托邦文学的几个重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平 《求索》2012,(1):201-203
近代以来,人类的乌托邦构想在进入了社会实践之后,带来了触目惊心的恶果,反乌托邦文学的登场表达出了对乌托邦理念与实践的否定。以《我们》为代表的反乌托邦文学深入探讨了多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乌托邦的集体化极权主义、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抗、无限革命论等。这些重大主题正是对20世纪人类科技进步、世界大战、社会主义的挫折等历史事件加以反思的产物。反乌托邦文学揭示出了乌托邦所依据的目的论、集体主义、绝对理性、科技进步主义等的谬误,为当代人考察自身生存境况、反思历史、展望前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蒋明伟 《前沿》2008,(9):22-25
黑格尔对于宗教的认识达到唯心主义的最高境界,通过知性和理性的逻辑关系论证宗教是无限真理的合理性,使信仰和理性本属于两个区域的事物实现了融合并最终归结于绝对观念之中。本文从前黑格尔时代的宗教哲学进行简单的阐述,详细介绍了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认识论的演变过程以及马克思对其的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11.
唐旭  刘文 《求索》2010,(4):190-192
丽塔.达夫《几何学》展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文化空间:理性的思维突破物质世界发展的界线,极力摆脱逻辑和文化传统的束缚,在想象的引领下发生变形和扭曲,在一种荒谬的、虚空的想象力中把握到思想理念和空间在诗歌中如何表现可能性和解放的感受;这种感受本身就是几何学和诗歌的交叉点——即数学科学与情感反思的交汇处。这首看似简单、看似轻松的诗歌既不盲目支持也不盲目拒绝逻辑,而是在这广阔的、不可思议的宇宙建立起自己的位置。事实上我们的世界是逻辑和本能二者兼具,而理性和自然的结合正好就是人性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80年代法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当属安德烈·高兹(Andre Gorz)。高兹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指出了经济理性对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种种弊端。然后,高兹论证了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这一生态理性的具体形式。尽管,高兹在解构经济理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乌托邦的思想,但是,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去看待、解决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这为我们提出了新的理论视角,值得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美好梦想与追求,这种理想与追求积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之中。中国共产党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传统大同理想的继承与超越。如果说大同理想、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乌托邦”,那么,中国共产党则不仅有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而且也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实现了对传统社会理想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14.
民主决策和精英决策是现代政治决策的两大模式,作为民主决策基础的古典民主理论在现实运行中只能是一种难以实现的乌托邦,而精英主义则是对古典民主价值的一种补充和解释,但是精英决策方式的使用,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就会走向一种反民主。这种困境的解决方式一方面可以诉诸于法律与人民监督等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政治精英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的培养,通过各种限制实现精英主义对民主理念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姜少勇 《前进》2010,(3):42-44
<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观察事物,把握其发展态势,让人们在看待事物时更加理性、更加全面、更加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理性与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索的最高目标 ,而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则是人类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从人的复杂性和心理器官 -大脑功能的特殊性出发 ,阐明了理性与信仰都是人之为人的本性要求 ,论证了理性与信仰在人的心理健康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和缺陷 ,提出建立“理性信仰”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德力是指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的人自觉其为理性的存在,不顾感性自然的束缚而听从定言命令行事时道德法则对其产生的效力.道德力之所以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主要是由其所独具的特质决定的.道德力的主要特质有独特自律性、自我强制性、普遍渗透性和崇高理想性.  相似文献   

18.
石文学 《人民论坛》2015,(8):204-206
马尔库塞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把"单向度"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根本特征来进行揭示和批判,在现实层面上深化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西方理性文化内核的批判。文章围绕"单向度"问题展开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分析,同时结合海德格尔的哲学形而上学批判和马克思的社会制度批判进行对比理解,并揭示他们批判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林晓筱 《求索》2014,(12):178-183
“镜”与“灯”是浪漫主义诗学中带有视觉隐喻的关键词。浪漫主义诗人基于“想象力”、“崇高”等诗学要素,在诗作中区分了“整体”和“碎片”这两种视觉体验;从视觉构成上来看,“镜”代表古典主义者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摹仿,而“灯”则是浪漫主义者通过“碎片”化的视觉感知,想象性地构建内心图景的方式;这种区分根植于近代“理性主体”与“审美主体”的分裂当中。通过梳理浪漫主义诗学中的视觉构成,有助于拓宽我们对浪漫主义诗学与现代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9)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对一切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如果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这把思想宝库的金"钥匙",就能取得最大效能。用好过程分析法,实现思想认识的理性升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过程范畴是对事物永恒发展认识的深化。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其长期性、动态性和反复性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