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脱欧"是否会对欧盟安全与防务造成影响,对此一直存在争论。在欧盟现行的安全框架下,英国虽然仍参与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卫政策,但其并不想依靠欧盟来提供安全保障。英国在"脱欧"后将会面临整体参与者、联合伙伴、分离观察员三种模式的战略选择。而欧盟由于受到不断变化的内部、外部安全环境影响,在英国"脱欧"后,将会更加注重内部军事力量和"战略自主权"的建设。英国与欧盟在"脱欧"协议上关于边界等问题的分歧为欧洲地区安全格局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在英国"脱欧"后,欧盟安全与防务的建设由于缺乏英国的参与,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欧盟想要建立完备的军事指挥和保障体系,实现欧盟军事力量的"战略自主"还需要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田德文 《当代世界》2021,(12):36-40
近年来,欧盟提出"战略自主"概念,明确表达希望在国际上发挥独立作用的意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欧盟内部虽步调不一甚至争吵不休,但在维护战略自主方面仍有基本共识,因此欧盟不会完全倒向美国.但是,欧盟若想真正实现战略自主的目标,需要转变战略观念,只有摒弃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的窠臼,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才能在多极化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欧盟确立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以来,欧盟独立防务与北约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和“相互增强”两种论调。争论焦点在于价值观念、威胁评估和战略文化、军事和民事能力、国防工业和支出。在过去几年,欧盟与北约的关系也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欧盟与北约之间总体上呈现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两者同步增强的发展态势。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承诺修复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包括进一步加强北约。同时,美、欧将在价值观念上回归“旧常态”,在威胁评估和战略文化上进一步靠拢,在民事和军事手段的运用以及增加国防工业投入上也会有更多共识和共同行动。因此,欧盟与北约的关系将进一步呈现相互增强的态势,但前提是欧盟的战略自主建设不只是出于做强自身,而是更多地为了使欧、美双方公平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进入停滞期。欧盟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但制裁效果不佳,也给自身带来较大损失。随着美欧分歧的逐渐加深,欧盟尤其是欧盟主要大国大力推行"欧盟战略自主",试图缓和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开始新一轮的战略接近。但是,欧盟与俄罗斯的战略接近也面临一系列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制约,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法国决定重返北约一体化军事架构,目标有三,即提升法国在北约联盟内部的地位,力求与美国等国改革北约,使之朝着有利于法国、欧盟的利益方向发展;消除盟国、盟友对法国倡导的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疑虑,促进欧洲防务建设,以此平衡北约;建立欧盟和北约的良好合作关系。究其实质就是,法国希望通过重返北约,实现以上目标,达到提升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但是,法国重返北约能否提升法国在北约的地位,主导北约的改革;能否促进欧洲防务建设和改善欧盟和北约关系,存在很大变数。如果不能成功,法国会因此而丧失外交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印度与越南的防务安全合作步伐持续加快,无论合作规模还是合作层次均有很大提高。印越防务安全合作隐含很多"中国因素",其用意和指向颇为微妙。基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安全等方面的现实考量,印越两国不断推进和发展防务合作关系,将对东亚地缘格局形成一定影响。随着地区形势和国家利益的微妙变化,印度和越南将会进一步积极调整防务安全战略,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国合作关系。不过,受制于国防工业实力不足、现实战略需求效应和东亚地缘格局变迁等因素,印越防务安全合作对地区格局的影响又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7.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急剧变化。俄乌冲突的爆发背后有着深层的结构性矛盾,并展现为俄乌之间的安全困境。俄乌冲突极大冲击了欧盟及其成员国现有的安全观念,促使其重构安全与防务战略构想,加强防务能力,一些成员国甚至转变传统中立政策。面对俄乌冲突,欧盟成员国在吸纳乌克兰入盟、对俄制裁以及对俄能源脱钩等方面存在分歧,进一步凸显了成员国间的利益纠葛。俄乌冲突很大程度上使欧盟提升战略自主的意愿更加强烈,但在实践过程中欧盟仍面临更复杂挑战和更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美印防务合作不断升温,涉及防务合作协定更新、防务武器出口和联合研发、军事基地和情报共享等多方面内容。防务合作是美印整体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防务合作对美印两国、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将产生一定影响。美国和印度都是当今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继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首次访美以来,莫迪已连续四次访美,七次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高层政治热络背景下,美印两国在防务安全等领域的战略合作也有  相似文献   

9.
宋芳 《国际展望》2021,(3):76-95,155,156
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美国要求欧盟国家与其联手遏制中国,抵制中国在欧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欧盟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为欧洲诸国提供安全保障的传统盟友美国,另一边是给欧洲带来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中国。大多数欧洲国家和欧盟实际上在实施一种“蛋糕主义”的平衡策略,即在中美之间“不选边站队”,保持一种矛盾和摇摆的立场,同时它们也希望能够避免因得罪任何一方而遭受重大利益损失。欧盟国家非常清楚这种策略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只有进一步加强战略自主,从根本上提升欧盟的防务能力和外交自主权,才能拯救欧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欧洲。中国需要认识到欧盟目前的骑墙状态无法长期持续,因为美国如果加大对欧盟的施压力度或者对欧盟作出更有利的安全承诺,欧盟国家大概率会回归美国的怀抱,进而联手应对中国。对中国来说,应该鼓励欧盟“不选边站队”,因为总体上让欧盟偏向中国是不现实的,欧盟能够保持中立对中国来说在理论上是一种次优选择,在现实中也可能是最优选择。今后的中美欧三边关系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欧盟的战略空间可能会缩小,需要在中、美两强之间艰难地维持平衡。  相似文献   

10.
英国正式脱离欧盟后,英欧关系未来如何发展备受关注。在过渡期内通过谈判达成英欧关系未来安排是当前双方的头等大事,然而英欧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各自内部存在的制约因素,使得双方之间的谈判充满了挑战。尽管谈判不易,但英欧仍需力求达成协议,以避免"无协议脱欧"给双方带来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可以预见的是,英欧经贸关系将在艰难中求索,而竞争与合作并存则是英欧安全防务关系的主要特点。英国"脱欧"倒逼欧盟进行必要的改革。在差异性一体化的趋势和框架下,英欧维系某种较为紧密的伙伴关系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从冷战到冷战后,欧洲防务机制发生的变化,折射出欧洲格局的重组以及安全威胁的变化。原有的主要安全机制——北约,作为一头巨象,已经无法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而西欧联盟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冷战后都作用不大,欧盟作为一个原经济一体化为主的国际组织,虽然也希望赋予自己新的安全职能,以便应对欧洲面临的新威胁,但是成员国之间的相互猜忌、美国的不合作、经济的衰退、扩大后的消化不良等,都为欧盟的防务合作前景带来相当程度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潮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宁,安全问题成为当前欧盟面临的一大挑战。在多重危机面前,欧盟既有的军事和民事反应能力明显不足。欧盟决心加强安全防务建设,推出永久结构性合作架构,以此加强自身硬实力,推进防务一体化。永久结构性合作因其包容性、灵活性得到多数成员国的广泛认可,体现了欧盟相关决策机制的某种创新。虽然欧盟官方将其称为"有约束力的承诺",但这种约束方式是否真的具有实质性意义以及最终的执行效果如何,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张健 《当代世界》2019,(6):31-37
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优先"政策的推进,美国成为欧洲利益最大的践踏者和破坏者。与此同时,欧盟自身也面临严重困难。英国"脱欧"久拖不决,内部分歧增大,民粹主义兴风作浪,欧洲一体化寸步难行,致使欧盟无法达成共识,共同应对美国挑战。因此,欧盟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困难的选择,是继续拥抱美国,忍受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还是争取独立自主?目前,欧盟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其对美政策已经在进行调整,尽管调整的方向还并不清晰。由于欧盟的特殊性,这种调整肯定是渐进的、缓慢的。从长远来看,欧盟的渐进式调整,特别是"战略自主"建设,逐渐会引发欧美关系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张路 《国际展望》2023,(2):137-157+162
2022年初俄乌冲突发生后,欧盟国家与俄罗斯多年来因非对称能源依赖所累积的矛盾激化,引发的地缘危机直接造成欧盟能源短缺,价格飙升,能源问题政治化趋势明显。基于欧盟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严重恶化,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上升。欧盟先后出台对俄罗斯的煤炭和石油禁令,主动对俄实行能源制裁。这是欧盟自成立以来首次从官方层面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能源市场,标志着在地缘危机的驱动下欧盟开始深刻变革自身的能源理念——由能源理想主义走向能源现实主义。欧盟正重新定位与俄罗斯的关系,并试图弥补以往由于认知偏差所造成的自身能源结构缺陷,扭转能源体系的脆弱局面,重塑自身的能源安全格局。相较于以前的能源政策,欧盟新的能源行动更加注重能源的结构性安全和相对的能源自主,但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经济利益和气候目标为代价,其行动的一致性和政策效果还受内部利益分歧和外部供应链风险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5.
郑春荣  金欣 《国际展望》2023,(1):58-81+155
俄乌冲突的爆发对欧洲的安全格局造成了极大冲击,作为欧盟重要支柱的德国曾成功化解了2014年第一次乌克兰危机,因此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也被期待可以再次发挥领导作用。通过对德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后表现的梳理,并在领导理论的框架下对俄乌冲突中德国领导角色的出现与否及其影响限度进行分析。总体而言,俄乌冲突凸显了德国在欧盟内领导角色式微的现状。虽然德国拥有领导欧盟的机会与意愿,在外交、安全和防务政策领域发挥了一定的领导作用来缓解局势与推动欧洲战略自主的建设,但是军事资源不足、欧盟内部的利益冲突、其他成员国的不满和质疑等因素削弱了德国的政治影响力,挤压了其行动空间。与第一次乌克兰危机中默克尔政府的表现相比,朔尔茨政府在欧盟的领导力明显弱化。德国在欧盟领导角色的式微也将对欧盟未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健 《当代世界》2021,(4):18-23
新冠肺炎疫情给欧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后疫情时代欧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内外环境,其经济和社会问题将更加严重,并可能引发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欧盟周边问题凸显,并将不可避免地向其内部传导;欧盟的全球地位或将进一步下滑.在此背景下,欧洲推进战略自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前所未有.结合疫情期间欧盟所受冲击及其政策取向来看,后疫情时代欧盟将进一步加大能力建设,即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主行动能力,努力弥合内部分歧,推进一体化建设以及在外交政策上推行"第三条道路".未来中欧关系中合作仍将是主流,但其不确定性也在上升.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亚太地区实施"再平衡"战略,这并不意味着它放弃了对欧洲安全的关注。美国督促欧洲国家加强军备、提高防务预算,鼓励其在国际安全事务特别是在维护欧洲周边地区安全稳定,并干预全球冲突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美国的目的是在北约框架下,让一个加大安全投入的欧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美欧的防务"再平衡",减轻美国的责任和负担。不过,欧洲各国仍未完全走出债务危机阴影,在各国政府预算安排中,军费开支被排在较后位置。同时,一些欧洲国家民众的和平主义意愿也阻碍了这些国家过多参与国际军事行动。2014年持续恶化的乌克兰危机,提升了部分欧洲国家增强本地区防务水平的意愿,但仍未从总体上改变美欧防务"失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不断进展和冷战格局下的内外形势共同促成了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逐步形成 ,尤其是它 1 993年后在目标、机制、财政安排以及防务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 ,由于国家主权的敏感性所派生的问题、运作机制上的缺陷以及棘手的与美国、北约关系等因素 ,使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进一步发展阻力重重。总起来看 ,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仍然处于初创阶段 ,还需要相当一段时期的发展才能真正成熟。  相似文献   

19.
丁纯 《当代世界》2024,(4):42-48
欧盟出于降低战略依赖、增强经济竞争力等经济关切,以及应对地缘政治格局骤变冲击、回应内部呼声凝聚共识等政治考量,于2023年发布首份经济安全战略文件《欧洲经济安全战略》,梳理欧盟经济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路径和行动计划。《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具有全面性、进攻性、保守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该战略实施以来,也面临财政资源限制、成员国分歧、企业界不满等多重障碍。该战略反映了欧盟对其所处国际格局、地区形势及所面临严峻挑战的新认知和因应,将对欧盟内部、中欧关系以及世界经济等产生深刻影响,也给世界带来更多变数。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空间领域大国博弈态势加剧背景下,欧盟调整网络空间战略,注重维护自身的网络空间主权,提出要建立数字主权和技术主权;加大对成员国网络安全的统筹协调,先后出台了多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进程,积极提升影响力与话语权。网络安全形势变化、网络空间大国博弈加剧以及"美国优先"对美欧网络合作带来巨大冲击,是欧盟调整其网络空间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欧盟网络空间战略的调整有助于中欧双方在网络空间领域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同时为双方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层面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