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的故乡在辽宁,地处祖国的东北。漫天雪花中的红灯笼,午夜轰轰烈烈的鞭炮声,还有家人团聚的笑脸和孩子们的嬉闹……它们透着年的味道,深深地印记在我童年的时光里,是我记忆中的春节。记忆中的春节是漫天雪花中的红灯笼。小时候,每到冬天,雪总是来得很早。雪花漫天飞舞,满眼银装素裹,空气中透着冰凉的清香,整个城市有一种圣洁的美。地上厚厚的积雪会一直持续到春节。节日里,  相似文献   

2.
正又到4月,又是颁发首都劳动奖章的日子。我想起了李福成。1988年我去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当时叫燕京啤酒厂)采访,他刚获首都劳动奖章不久。那时李福成是燕京啤酒厂主持生产和经营的副厂长,30出头的年纪,透着精明强干。在《北京日报》"借问啤酒何时有"的呼声中,1980年9月10顺义县啤酒厂破土动工,一年零一个月后建成投产了。啤酒上市了,味道不佳;企业运转了,管理不成。1983年1月3日,时任顺义县化肥厂党总支副书记的李福成被叫到县工业局,主管工业的副县长王少更和  相似文献   

3.
春节是北京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从头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起,到次年正月十五"灯节"止,春节才算过完。老北京民谣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扣房子、  相似文献   

4.
来信     
《南风窗》2012,(2):16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当昂山素季第一次面对民众说出这话时,她就不再是一名旁观者。在往后长达数十年的奋斗,她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缅甸的民主寓言。然而作为一名女性,对比她坎坷的政治经历,更让我感到惋惜的是她和那位英国丈夫之间凄美的爱情。"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当年阿里斯这句爱的承诺,最后通过死亡来践行。这位坚强的女性,用她的信念向我们展示了爱的另一种方式。(读《另一种厮守》有感)  相似文献   

5.
来信     
辛鸣 《南风窗》2012,(2):16-16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当昂山素季第一次面对民众说出这话时,她就不再是一名旁观者。在往后长达数十年的奋斗,她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缅甸的民主寓言。然而作为一名女性,对比她坎坷的政治经历,更让我感到惋惜的是她和那位英国丈夫之间凄美的爱情。"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当年阿里斯这句爱的承诺,最后通过死亡来践行。这位坚强的女性,用她的信念向我们展示了爱的另一种方式。(读《另一种厮守》有感)  相似文献   

6.
正"你啥时候回来过年啊?""我今年春节值班,回不去了……"每年的春节,都会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必须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个节日对他们而言,只是另一个工作日而已。坚守"嘿,过年好啊,发微信咋不回呢!""大伯、舅舅给你发的压岁钱微信红包,也没见你接收啊?"那年的正月初二早上,下班走出住区大门  相似文献   

7.
石勇  赵义 《南风窗》2013,(4):41+40
我们已经站在春节里,看着亲人,看着家,看着周围的一切,然后,带着希望和梦想,向2013年的不远处眺望。春节是一种"文化时间"。只有在"辞旧迎新"的这个时候,2013年在文化-心理上才被我们跨入,2012年才终成记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节日,在期待之中来临,停顿,最终结束,直到又迎来一个周期,一个轮回。每个人的命运,社会的变迁,国家的转型,就在春节的轮回中变幻,一年又一年。春节,是我们从身体到精神的"回家",它比平常的回家,多了一份精神关怀,一份心理抚慰,  相似文献   

8.
正小时候,我很少生病,但不知怎么,身上和头上老是喜欢生恶疮,弄得我痛苦不堪。医生说,吃苦瓜能解身体毒素,多吃苦瓜,恶疮就会好。所以每到夏天,母亲总是种上好几架苦瓜,威逼利诱让我吃。可是我不喜欢苦瓜的味道,一放进嘴里马上吐掉,看都不想看那盘苦瓜一眼。母亲夹一筷子放进嘴里,"一点也不苦呀!你再试一下。"可我拒绝再试,把头扭一边。这时,母亲便会一个劲地唠叨:"苦瓜苦,苦瓜吃了能解毒。你吃了苦瓜,疮自然会少,没有疮了,人也自然变漂亮了呢。哪个丫头像你一样,满身都是疮呢?"听母亲唠叨多了,我也渐渐懂得苦瓜能治我身上的疮,知道再怎么  相似文献   

9.
去悉尼之前,就听说过悉尼人的刻板,在悉尼生活半年后,才真实地体验了悉尼人刻板的"契约"观念. 在我外教的同事里,有一个叫卡鲁斯的悉尼人跟我走得很近,不到两个月我们就成了要好的朋友.有一次生日派对,餐桌上出现了速冻水饺.于是大家就谈起了这个在悉尼算是新奇的玩意.因为我是中国人,最有话语权,就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吃的是速冻的,要说味道,现场包的饺子才更美味.卡鲁斯听说我会包饺子,表现出一种很钦羡的神情,迫不及待地问可不可以尝尝我亲手包的中国饺子.我说:"当然,有空你来我家,我给你做."卡鲁斯孩子似的跳起来.  相似文献   

10.
又一个年过去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向我们走来。从耳边淡去的,是从除夕绵延到正月十五的鞭炮声声,空气中的火药味道也慢慢地散发尽了。这声音,这气味,连同年前年后的相聚与别离,共同构成了年的氛围。四季一个轮回,过年的体验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过年离不开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很多人小时候就背过  相似文献   

11.
章剑锋 《南风窗》2011,(2):94-97
儒家,我不主张它意识形态化,最好把它看成一种学术去讨论,讨论到大家都觉得这个不错了,作为一种精神自然就接受了。"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北京大学的前校长胡适曾这样说道。世事何其难料。"五四运动"中健将林立、旗手迭出的北京大学,如今却成了儒学复兴的一个重镇。距今不过91年时间,"孔家店"又重新  相似文献   

12.
正特色早餐解外来工乡愁早上7点,中建三局奇虎360天津创业平台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职工高锦芬来到项目职工食堂,迫不及待地"甩"(云南方言)了一碗热腾腾的云南米线,蘸上卤肉酱,配上蒜末、花生碎等佐料。每到吃米线时,她都早早到食堂:"我是云南人,能在天津吃到家乡的味道,正好一解舌尖上的乡愁。"考虑到项目职工来自五湖四海,经常跟随建筑施工走南闯北,项目工会特意准备了职工家乡的地方特色美食作为早餐。"职工往往远离家乡和亲人,天天吃住在工  相似文献   

13.
老爸的烟圈     
有一种味道,似乎从我一出生就萦绕在身畔,寒来暑往从不曾让它与我分开.而今,这种味道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韵味,只因为有了它,才能时刻感受到父亲在身边的那种温暖. 和众多70后一样,小时候家里都不富裕,烟瘾颇大的老爸可是舍不得花上几毛钱买上包恒大或是大前门香烟,母亲便从紧巴巴的生活费里挤出点钱让老舅从农村带点烟叶来给老爸解馋.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3)
正这几天,在广西龙州县上降乡采访的时候,我碰到了两位基层干部:一位是纯仁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仁东,另一位是上降乡人大副主席黄勇。前者是驻村干部,从崇左市的一个局调过来挂职,后者是包村干部。聊到农村问题,他们都提到了大龄青年—因为是叙述别人的故事,而且这类话题,也不适宜一本正经地叙说,所以下面的故事听起来,多少有些调侃的味道,但轻松谈资的背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全国都在搞精准扶贫的时候,广西马山县被查出"帮扶"异化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盘查     
《南风窗》2016,(15)
正"干什么的?"一辆警车靠近我,民警摇下车窗问。我说,"玩的。"对方说,"这有什么好玩的?"。然后,两个人从车上下来,一个拿了我的背包,另一个负责监督我。拿过我背包的民警,"呼啦啦"把东西翻出来检查。最后,他发现了我的记者证、工作证,态度立马好很多,"哦,《南风窗》啊,很有名啊,我大学的时候经常看……"但他说,出于职责要求,他还是把我带到了耿马县河外边防派出所。在向领导汇报"逮"到我的时候,他的领导说了一句,"哎呀!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环卫中心联合彩虹之家开展亲子活动,邀请专业手工艺老师胡明娟教编外职工子女制作"年年有余"挂饰,15个职工家庭参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和社工一同陪伴孩子制作手工艺品,通过家长、孩子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小朋友们收获了亲手制作的节日挂饰,家长和孩子们充分享受到了活动的意义和乐趣。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还收到了一份"礼包"——学习文具,希望他们能够在新的一年中学习进步。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5)
正2016年元旦期间,浙江。乌镇是个好地方,但门票也不便宜,西栅景区是120元。不过它有一个柜台,专门给持有规定的几种证件的人办理免费参观,记者证是其中一种。工作人员正在检看我的记者证,另一位"记者"又过来了,也把证件递了过去。很不幸,他的假证和我的真证被放到了一起比对,格式有别,连颜色都不同。我心里暗笑:这个造假者太不敬业,至少应该清楚真证具体长什么样吧?  相似文献   

18.
香港曼玉女士:听说您来主持香港信箱,回答《南风窗》杂志读者提出的问题,沟通内地人与香港人的感情,我真是高兴极了。不过,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有两种香港人,一种是电视上看到和日常接触到的彬彬有礼的香港人,另一种就是象我的顶头上司——蛮横无礼的P经理。我是在一个内地与香港合资的酒店工作,P先  相似文献   

19.
正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是炎黄子孙全年中最重要的民间节日,它代表着中华儿女追求团圆、吉祥、美满的生活诉求。关于"我们的节日——春节"的话题,近些年我们主要阐述了"春节与年""春节与立春""庙会文化""备年习俗"等春节民俗话题。今年,我们的话题就从"吃"字讲起,主讲人与大家一起盘点春节期间食俗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兵     
王娇与多数同龄的"80后"女孩不同,她并不太喜欢拍照.她的手机上只有一组照片,是不久前她和战友聚会时拍的,上面是五个虽然穿着便装但依旧透着几分英气的女孩.她们和王娇一样,2009年退伍后,选择在北京留了下来.在部队,每逢"八一"建军节,她们都会以各种形式来庆祝节日,甚是热闹.如今,"八一"期间聚在一起,成了王娇和战友们纪念这个节日的一种习惯,在"80后"集体喜欢怀旧的时代,这也是她为数不多的怀旧方式之一.离开部队的四年里,王娇常常会怀念在部队里的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