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谦逊型领导这一概念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还很少。论文通过文献回顾,系统地梳理谦逊型领导的概念、维度和测量工具的研究成果,比较了谦逊型领导行为与其他相似领导理论的异同及其影响效应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望,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191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基础上基于上下属关系的中介作用探讨了破坏性领导对下属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破坏性领导对下属的工作绩效和职外绩效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并且破坏性领导对下属职外绩效的影响高于对下属的工作绩效影响。破坏性领导对上下属关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上下属关系在破坏性领导和下属的工作绩效、职外绩效的关系中都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薛小荣 《理论导刊》2006,(8):101-102
企业信任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之一。个体信任的品质并非刚性,强制、互惠、文化习俗和交往时间可以增加信任。企业可以通过在其内部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文化,开展多次重复交易和树立以“责任”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等途径来维护和发展企业信任,从而合理配置资源,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以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0)
人际信任,是当前学术界在信任问题研究领域发掘出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人际信任问题根源的反思、研究的伦理视角,以及在构建当代社会人际信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构建和谐的人际信任关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1世纪 ,企业文化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企业领导通过重视、调节、控制企业文化 ,对重大事件和危机做出反应 ,角色示范、教育和培训 ,分配薪酬和提升员工 ,招雇、挑选、退休和解雇员工等环节来塑造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对企业领导的反作用是 :企业文化培育了企业领导 ,促进了企业的成功 ,为企业领导向企业家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企业文化塑造了企业领导的形象 ,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领导有效领导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政治效能感、政府信任对公民政治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政府网站的普及应用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新的契机,但迄今仍缺乏关于政治效能、政府信任对政府网站公民参与行为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以重庆、武汉与天津三个城市(区)的普通公众为调研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政治效能、政府信任对公民在线参与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信任、内在效能感、回应性能够直接促进政府网站公民参与行为,其中回应性的作用最为重要.政府信任在内在效能感、外在效能感与参与行为的影响关系中呈现出部分中介作用,而对认知度与参与行为的影响关系则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此外,外在效能感、认知度、回应性能够显著增强公民的内在效能感.内在效能感在外在效能感对参与行为的积极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7.
提高基层政府会议效率是促进基层减负的重要举措,基于参会人数对政府会议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发现,基层政府会议效率受到参会非领导人数的负向影响,套会制度在基层政府会议效率和参会非领导人数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同时参会领导人数在基层政府会议效率和参会非领导人数的关系中还会产生遮掩效应,其主要原因是非定期专项会议相较于较高层次例行会议较为低效。此外,研究还发现基层政府存在对政府自身建设型会议的重视不够的问题。为提升基层政府会议效率,可适当减少参会非领导人数、减少非定期专项会议中的参会领导人数、积极采用套会制度、提高对政府自身建设类议题的重视等。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8,(12)
全球范围内创业型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未来的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创业战略之上,前提是要在组织文化中拥有稳定的创业文化要素来引导和支持组织成员在组织内部开展创新创业的动机和意向。本文以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公司层面下衍生于组织文化中的创业文化构成要素,明确创业文化及创业动机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对企业成功实施创业型战略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创业文化、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创业文化各维度与创业意向显正相关;二是安全型创业动机和成就型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显正相关;三是安全型创业动机在组织学习、率先行动与创业意向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四是成就型创业动机在创新意识、风险承担与创业意向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信任理论认为,信任文化对于一个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进步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信任文化的生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通过对广西调研资料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社会地位评价对信任文化的生成有比较重要的影响,积极的社会地位评价有利于信任文化的生成,消极的社会地位评价影响信任文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企业诚信是产品信任的保障,产品信任是社会信任的基石,完善企业诚信机制、打造产品信任体系是构建社会信任的最基础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信任最直接、最实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电子政务则被当作扭转政府信任危机的一种解决方案被提出,因此,辨析中国情境中电子政务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并探寻背后的作用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研究了电子政务对政府信任影响过程中政府透明度感知的中介作用及社会公平感的调节作用机制。通过对2629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电子政务的使用和推广可以有效提升社会公众的政府透明度感知水平,而政府透明度感知对公众的政府信任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电子政务对政府信任的正向形塑效应正逐渐显现;电子政务对政府信任的提升作用部分归因于政府透明度感知的增加;就政府透明度感知对政府信任的促进作用而言,公众的社会公平感具有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2.
由球迷对我国足球运动信任缺失而引发的信任危机,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通过对我国足球运动信任缺失类型、发生机制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演变趋势的分析,提出我国足球运动信任缺失的治理思路:通过治理模式"转型"促进球迷对我国足球运动信任关系转型,提高我国足球运动的内在品质,健全政务公开与监督制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在传递信息、构建信任、获取资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企业社会资本从功能上分为结构性和关系性两类,结构性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获得稀缺资源,而关系性社会资本能促进企业获取信息、构建信任.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其社会资本往往会衰减、贬值,甚至表现出负功能,从而使企业利益受损.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促使企业对现有社会关系进行适应性改造,提高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的中心性,形成新型内部关系网络,从而再造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任的下降在政府与公众互动过程中形成,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否定性反应。单一政府的失信行为会产生政府信任失灵的传导效应,降低其他政府的可信预期。政府信任失灵传导效应是经由失信原型沉淀、集体记忆强化、信任路径锁定基本机制形成的。政府信任失灵的传导效应是由政府信任的时间逻辑、空间逻辑和关系逻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政府信任失灵的传导效应具有很强的链条性特征,这本质上反映了政府信任的公共性和整体性。卷入信任链的政府主体既受到整条信任链声誉的制约,又反过来影响了整条信任链的质量。维护政府信任是所有政府的共同责任,推进政府信任现代化必须遵循信任链规律,选择制度化的治理道路。  相似文献   

15.
积累社会资本,构筑一种高度信任的社会关系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经济"基础和精神基石。追究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文化根源及其社会心理因素,是一段时期以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行政伦理、公共政策既缺乏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又缺失了对信任文化的营造,导致低水平的社会信任关系及社会资本积累不足,促使局部地区环境治理的社会合作机制坍塌,从而引致环境群体性事件。因此,有效推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多主体合作治理,需要重建社会信任关系,推动信任文化的价值形塑。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化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能够引导公众意识,对领导者和领导活动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社会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领导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领导文化进行思考,认为应从领导态度作风、领导行为规范、领导思维方式和领导价值观念等方面重构领导文化。  相似文献   

17.
资源贡献行为对于共享经济模式下企业构建自身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构建企业资源贡献的理论模型,并探讨产业竞合与组织因素的组合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厘清资源贡献行为及构成,了解资源贡献行为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以北京中关村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资源贡献行为的动机、机会、能力要素与产业环境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组配效应。研究发现了可实现高水平创新绩效的6种路径,即反应型资源贡献、研发—能力利用型资源贡献、(利用式)能力塑造型资源贡献、(获取式)能力塑造型资源贡献、动机驱使型资源贡献、资源捕捉型资源贡献,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可行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存在三种类型的信任关系,它们分别是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习俗型信任发生在农业社会和熟人社会中,在习俗型信任的基础上产生了非理性的合作,这种合作既可能是有益于社会或群体生活和交往秩序的,也可能是有害于社会的。从历史发展的层面看,民主和法治相伴而生,而习俗型信任是否也会对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公民法治意识的成长产生影响呢?本研究以南京市的实证调查为例,通过交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习俗型信任与公民法治意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层面的剖析,并探讨如何逐步促进合作型信任的形成进而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法律反腐、制度反腐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腐败现象却趋向复杂化、隐蔽化和网络化,案件审理取证难,腐败治理面临新的瓶颈。基于动机理论,通过对腐败官员忏悔录的整理,围绕权力围猎场深入分析腐败双方的关系模式,构建由"规避检查的权力""行贿方式""人情文化""信任"四个维度组成的一般性腐败关系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在权力围猎过程中,行贿者通过关系网络更容易实现对公共权力官员的围猎;在人情文化下,腐败双方的特殊利益互动过程是腐败信任关系的建立并不断强化的过程,且腐败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可实现关系网络内信任扩散、信任共享。腐败的治理,需要监管"规避检查的权力",优化权力结构和体制,明确"人情文化"与"行受贿"的法律边界。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村落场域中能人治理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客观的经济基础与社会背景。能人治理对乡村政治信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村庄公共权力结构的视角看,能人治理型村庄中的阶层博弈易导致治理能人、非治理能人、普通村民之间的政治隔阂和冲突;从村民自治实际运作的视角看,能人在村民自治各环节的主导地位易导致普通民众在村庄治理中被边缘化。能人治理下乡村政治信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与村民自治制度设计的滞后、乡村基层干部的角色冲突、不同村民阶层的实力差异等因素有关。当前,应通过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制度、改革和探索干部考核办法、教育和引导村庄治理能人等途径,加快构建能人治理型村庄和谐政治关系的信任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