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殖民理论视野中东方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殖民理论揭露出从殖民时期到全球化时代西方对东方的隐蔽的文化霸权,东方民族的文化在西方的知识生产和文化渗透下,被扭曲被贬低,被掩盖被抹杀。东方民族也有对西方的文化抵抗,但力量是非常微小的,东方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在后殖民理论视野中是悲观和无奈的。在东方民族面对全球化时代新的一轮西方文化冲击时,东方民族应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整合与创新: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全球化正以各种方式和形式向世界各地推进,非西方民族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文化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本文认为,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大潮,建构现代文化形态,实现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这是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廖悦 《当代广西》2010,(12):53-5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文化跨国交流日趋兴盛: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多元化倾向,在为各国民族文化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策略选择是“正视、坚守、创新”。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影响是历史必然,又要看到在全球化面前坚守民族文化的个性是民族义化的生命所系,还要看到不断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所在和走向世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容小宁 《当代广西》2006,(18):60-6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才优势对目前国内的文化市场进行整合,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的创新,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挑战来说,将对社会价值观念和优秀民族文化造成冲击,给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生存压力。在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的情况下,如何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的…  相似文献   

5.
石茹 《创造》2002,(4):29-30
民族文化资源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从思想、道德、观念到舞蹈、音乐、戏曲包含了各个民族的发展史,倾注了各民族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在云南新世纪的发展中,“民族文化大省”的理念和既定战略,使民族文化资源陡然从过去比较单纯的文化概念升级到了涵盖文化、经济的开阔层面,也具了战略价值。但是,在“民族文化热”中,还有没有某种值得忧虑的近视呢?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文物之众,历史书籍之多、历史传统之厚、民族风情之浓,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云南是具有26个民族的多民族省份,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杨志明 《思想战线》2002,28(3):52-55
哲学与文化原本就是互生、互动的 ,只是在学科分化后才被人为地分割开来。这种相互疏离和分割 ,既不利于准确、完整地把握特定民族国家的哲学和文化 ,也不利于各民族的自我认识、相互理解以及哲学、文化自身的发展 ,因此民族哲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需要重新结合。即 ,民族文化的完整研究必须用哲学研究来统摄 ,民族哲学的完整研究也必须以文化研究为依托 ,二者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7.
论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多源生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作为民族迁徙的走廊,多民族聚居杂处、共同发展,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新疆民族文化多源生成、多元并存与发展的文化体系,并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对各民族经济文化与交流的记载是《汉书》民族史撰述的重要内容。《汉书》将西汉时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大致分为农耕与游牧两大类,从经济文化的角度突出各民族的特点。《汉书》重视记载民族地区的物产和工商业情况,强调"通关市"的重要作用。《汉书》提倡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倡扬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包容,肯定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取得的成就。经济文化的交流对西汉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广西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昔日相对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灭失的严重危机。因此,精心打造广西民族文化特色,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整理、规划,对促进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发钦 《理论月刊》2007,3(3):183-185
文化对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涵养与孕育作用,文化涵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民族精神健康发展;善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统;勇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文明的有益成分,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培育和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西方英美文学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都蕴藏了大量的人文思想,表达了作家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愿望和追求。然而,由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和西方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文化的不同,两者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分析和比较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英美文学中人文思想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西方英美文学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都展示了作者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作者所信仰的宗教影响。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更关注个体,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则更关注民族或者国家。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9,(2)
生活于明清之际的王船山,其民族思想丰富多彩,并且在近代以来曾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辨析王船山的民族观,可以从天地之气、文化、政治等三个维度,以此来讨论"气异而习异"的民族差别、"夷狄不能备其文"的各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以及"彼无我侵,我无彼虞"的民族关系,由此发掘出其民族思想在当今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情报工作深受其情报文化影响。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共同促使了日本情报文化的形成。从日本的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特点入手,探讨日本情报文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挖掘了影响日本情报文化的因素:神道教、《孙子兵法》思想、法西斯思想,从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角度介绍了日本的情报文化。  相似文献   

14.
徐博 《人民论坛》2013,(7):150-151
体育文化作为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与民族有着紧密的关系,文化构造共同的“情感结构”,民族则是“表现于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民族是有文化的民族。我国当代文化是三种思想,即立国思想、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交融贯通的产物,应成为我国体育文化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罗保华 《前进》2004,(2):44-45
全球化不仅带来世界经济的交流与渗透,也给人类文化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由此也将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注重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以及先进价值观建构问题。全球化:文化建设面临的时代背景全球化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它无情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必然带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和…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主动地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文化方面 ,我们民族的特色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为此 ,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提出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原则 ,在文化建设上 ,将继承与创新、引进与输出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造新的民族文化 ,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归根到底就是建设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龙志贵 《湖湘论坛》2004,17(1):77-78,8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民族文化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根本要求。在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下 ,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功能 ,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论及的仅是狭义民族文化的范畴。  一、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同时 ,它又反过来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从而促进或延…  相似文献   

19.
李书群 《湖湘论坛》2008,21(4):96-97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精神家园。繁荣中华文化,必须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这一术语在西方20世纪20年代已然出现,而多元文化教育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多元文化教育发展大致历经三个阶段,即产生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四川民族教育具有如下启示: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尊重民族文化,实施多元文化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