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宗教右翼逐渐在美国兴起,开始关心美国社会道德和家庭传统价值观,而后积极地参与美国社会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国家政策产生影响,继而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这已逐渐成为美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通过分析兴起后的宗教右翼对小布什政府时期外交政策的影响,来帮助人们了解美国宗教右翼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以便更清楚地把握美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8)
孤立主义是美国早期的主要外交政策,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孤立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从早期盎格鲁-萨克逊的殖民时期,到后来的北美独立运动以及建国初期美国的外交政策,都闪烁着孤立主义思想。孤立主义并不是闭关锁国,它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为了保护美国的民主制度,与大国进行博弈的一种外交政策。孤立主义的产生与美国早期的宗教因素、地理环境、务实的传统以及政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桂芬 《学理论》2013,(6):17-18
基辛格是美国前国务卿,《大外交》是作者基于多年外交事务亲身体验的经验,加上本人的丰富历史知识储备,并且运用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写作的最新与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鉴于书中描述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的见解分析了美国外交风格前后的差异。因此本文以《大外交》为基础,通过对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概述,引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几大影响因素,继而总结出美国外交政策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孙魏  赵珍珍 《学理论》2010,(16):171-172
《大外交》这部兼具学术与实务双重经验与价值的著作,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浓缩。在该书中,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刻独到的视角、智慧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我们透过该书研究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最重要意义,就是要领略他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的审时度势,以及机智灵活地处理现实问题的外交哲学。  相似文献   

5.
曾蕊蕊 《学理论》2013,(15):23-24
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美国例外论思想包括:榜样论和使命论。榜样论促使美国形成了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使命论使美国形成了干涉主义外交政策。近年来,研究者指出",天定命运"的说法更能很好地诠释美国例外论思想。从建国初期开始,美国就秉持着这一"天定命运"的思想,采取了国际主义的外交政策而非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6.
梅花 《学理论》2010,(13):46-4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美国经济,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及时调整其外交政策,形成"重返"东南亚的态势。从金融危机出发,立足于美国对东盟外交政策的演变,分析在此背景下美国转变对东盟外交政策的原因,以期更客观地看待美国东盟关系。  相似文献   

7.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迥异于当代西方主流学术,但对当今美国现实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施特劳斯从"现代性的危机"出发,强调重新展开"古今之争",力图从西方古典的视野来全面批判和审视西方现代性.施特劳斯强调哲学与政治的冲突,推崇古典政治哲学,主张从癫狂的哲学走向现实的政治,认为政治哲学要改善而非颠覆政治社会.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以解读西方古典哲学家的著作为理论活动核心,特别重视对经典文本的重读.  相似文献   

8.
新保守主义是西方国家中的一股政治思潮。新保守主义不但对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全球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新保守主义本身理论的狭隘加上外部世界和自由主义的抵制,其作用必然有一个限度。  相似文献   

9.
王芳 《学理论》2010,(23):128-129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迥异于当代西方主流学术,但对当今美国现实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施特劳斯从“现代性的危机”出发,强调重新展开“古今之争”,力图从西方古典的视野来全面批判和审视西方现代性。施特劳斯强调哲学与政治的冲突,推崇古典政治哲学,主张从癫狂的哲学走向现实的政治,认为政治哲学要改善而非颠覆政治社会。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以解读西方古典哲学家的著作为理论活动核心,特别重视对经典文本的重读。  相似文献   

10.
宋伟 《理论视野》2015,(2):68-71
首先考察了中期选举前后美国国内围绕着奥巴马外交政策的争议,然后分析这些争议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国民主党的中期选举败局。在此基础上,进而考察了中期选举败局对于今后两年内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影响。有关奥巴马外交政策的争论影响到了美国的大多数选民,其本质原因并不在于奥巴马的不喜欢使用武力,而在于他的不负责任和不够有力。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奥巴马外交政策仍然可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综观1995年的重大国际事件,可以看到美国外交相当活跃.冷战结束几年之后,美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态势已经明朗化,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第一,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变化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继续增加.外交侧重点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国内需要.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当政者仍然将其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3,(36)
自“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一路走来,发展成今天这样一种局面。那么,世人是如何来评价这些外交政策呢? 美国人说,“布什的政策使美国变得更强大了,但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朋友在内对美国的隔阂却加深了。”非洲人说,“布什完全不重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之死彰显出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冲突,如何在政治共同体中为哲学生活的正当性辩护成为政治哲学的重要论题。施特劳斯认为,大众与精英的区分出于自然,不可变更。为免除专制政体下的各种迫害,哲学家必须以俗白教诲方式迎合大众,真理则只能以隐微教诲形式传播给少数哲学精英,这构成了施特劳斯独特的"读写政治学"。阿伦特认为,以读写政治学来化解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冲突是不充分的。大众意见并非天然敌对真理,其中蕴含着真理的因素,大众也并不天然仇视哲学家。事实真理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而现代世界对事实真理与政治生活的真正威胁来自有组织谎言与国家形象制造。他们对哲学与政治关系的反思,最终在实践上是为了迂回地批评海德格尔参与纳粹。在施特劳斯看来,海德格尔把本该在哲学精英之间秘传的真理兜售给纳粹当局,一定会失败。阿伦特认为,海德格尔混淆了隐藏在私人领域的哲学思考和公共领域中的实践智慧,最终失败实属必然。阿伦特与施特劳斯的隐匿对话,不仅尝试回答哲学与政治的基本关系问题,也带有浓厚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冷战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在美国就形成了反共主义意识形态,并作用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冷战时期,反共主义外交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反共成了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人宣布“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冷战结束并不等于冷战思维已经死亡,不等于美国会完全放弃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从近10年来的美国外交政策来看,美国当权者和战略家们并没有从冷战思维中  相似文献   

15.
吴辉 《党政论坛》2011,(6):24-25
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中国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压力集团及其政治影响有了相当多的了解,但是具体到外交政策上,钉关人员往往对西方国家特别是荚围这个超级大国缺乏一种宏观的认识,这也就给中国的外交政策带来了一系列的盲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就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过程,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改变了人们的国家功能观和政府职能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观念层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理念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意味着以斗争哲学为纲的政治文化向以和谐哲学为纲的政治文化全面转换.正是有思想的解放、思想观念的变革,我们才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重大进步,从而形成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从波黑看摇摆不定的美国外交政策魏国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的西方盟国及美国国内舆论对白宫的外交政策微词颇多,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们普遍认为,近年来美国的对外政策总是令人捉摸不定。最近,美国政府在波黑问题上的表态似乎为人们的这个评价提供了又一个佐证。6月...  相似文献   

18.
黄保明  李斌 《学理论》2012,(27):31-33
孤立主义战略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执行时间最长的大战略.除了短暂的几次例外,从1789年至珍珠港事件、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内一直主导着美国的外交政策.孤立主义战略下的美国不是“闭关锁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愿轻易卷入欧洲强国的纷争.在孤立主义战略的主导下,美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增加国家实力,扩张“势力范围”,朝着世界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1,(Z1)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9日在国务院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呼吁新政府保持美国外交政策的延续性,继续推行克林顿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外交政策。 正在日内瓦举行的印尼政府同亚齐独立运动代表的新一轮谈判已经取得进展,双方9日达成一项临时谅解协议,同意亚齐独立运动采取政治和民主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而不是采用非法武装的方式。 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和乌克兰总统库奇马9日先后访问了南联盟,并分别同南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举行了会谈。 德国卫生部长安德烈埃·菲舍尔和农业部长卡尔-海因茨·奉克由于解决德国发生的“疯牛病”问题不力…  相似文献   

20.
面对复杂的东亚国际政治,需要有效的外交政策和高超的外交手段,更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巨大的政治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