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治涛 《党史文苑》2005,5(4):47-48
1956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毛泽东提出了警惕形成"党内贵族阶层"观点,并分析了"党内贵族"阶层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为了避免形成"党内贵族阶层",毛泽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虽然这一思想演化的结果与"文革"有密切联系,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从整体上来肯定它.  相似文献   

2.
三权分立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依据、组织原则和建国纲领.那么,资产阶级为什么倡导和实行三权分立的分权制呢?首先,分权是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统治者斗争的政治纲领.马克思曾经指出:"在某一个国家里,某个时期王权、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夺统治,因而在那里统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关于分权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2—53页)马克思精辟地分析了分权学说  相似文献   

3.
1956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毛泽东提出了警惕形成“党内贵族阶层”观点,并分析了“党内贵族”阶层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为了避免形成“党内贵族阶层”,毛泽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虽然这一思想演化的结果与“文革”有密切联系,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从整体上来肯定它。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在当今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标志着发展观的转变,体现了从"阶级斗争"向"阶层和谐"的哲学转型,与科学发展观构成了新时期发展的基石.它所揭示的内容、涉及的主体和主题、所协调的利益关系、规范的行为、要形成的结构、要规范的道德心理等,都是围绕社会阶层这个轴心展开的.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实现由统治型向社会管理型、由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由集中管理型向市场调控型转变.整合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应该是政府重要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许海玉 《廉政瞭望》2012,(16):65-65
全世界只有英国还保留着贵族阶层的世袭制,时至今日,英国贵族的一些生活方式还沿袭着过去的陈规。英国人一般不会说“贵族生活”.而以“乡间生活”来暗指。今年是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大庆,前不久英国旅游局举行皇室英国主题下午茶会,同时也分享英国贵族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沈聪 《前线》2017,(1):59-63
<正>西方没有2000年民主传统本刊记者沈聪(以下简称记者):钱教授,您好。西方民主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其特定的含义,请您先谈谈什么是民主?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以下简称钱乘旦):按照一般的理解,民主是所谓"多数人的统治",这是古代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个人的统治",也就是君主制;第二种是"少数人的统治",也就是贵族制,或者说是精英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在维护美国统治阶级、阶层根本利益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作为美国行使文化领导权的重要和最高阵地,美国的大学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重要组成部门,拥有文化知识领导权和霸权,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处于生产中心,不断生产出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学说体系,冠之以"科学"、"自由"、"民主"等名义,行使学术和知识上的霸权,传播给社会各阶层和世界上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8.
魏孝文帝     
原名拓跋宏,鲜卑族。是北魏著名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鲜卑人原居大兴安岭一带,是一个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四、五世纪以来,通过军事征服在中原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政权:北魏。做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必然要依靠实行民族压迫来维持鲜卑贵族的统治。如在战争中要汉族和其他族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人任骑兵在后督阵,如步兵不前则用骑兵踏死。残酷的民族压迫不仅加深了各族人民与鲜卑贵族的矛盾,也使得统治阶级内部鲜汉贵族间的矛盾重重。特别是随着鲜卑人自身封建化的加深,内部新旧势力的矛盾也产生了。这  相似文献   

9.
<正>义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正义划分为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两部分,把个人灵魂结构和城邦阶层结构的同构性连接起来。他认为废除统治阶层的财产和家庭、对公民的教育则是实现正义的主要途径。正义观是柏拉图早期哲学思想中统摄一切的原则。作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尤其是其关于正义的思想,构成了他最为重要的著作——《理想国》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激起了传统贵族精英和一些自由主义者的强烈反弹,大众社会政治理论就是这种反弹的理论成果。奥尔特加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秉持贵族化的历史哲学,认为社会的本质是贵族制的,这是社会的“物理学法则”。现代大众的兴起是逆这种法则而动的“反叛”。在他的贵族化的历史哲学观照下,大众人是残缺的社会政治主体,缺乏历史感、缺乏私密感、缺乏义务感和缺乏“位高责重”感。由于大众的反叛,自由主义的原则遭到了严重破坏,从而导致政府权力的急剧膨胀、政治统治的平庸化以及公共生活和公共领域的闭塞和瓦解。奥尔特加攻击大众的政治意图是捍卫传统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压制中下阶层民众追求民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略论科学、民主、法治三位一体的执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的科学、民主、法治三位一体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曲折历程中探索和掌握的执政三大法宝,明确而具体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这一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三大法宝的提出,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突破,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坚持执政三大法宝,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对中国古代“礼法结合“治国思想的批判继承.法治社会下的“以德治国“思想继承了传统“德治“思想的精髓,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对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践行和发展,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普京提出的建立“稳定弧线”构想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战略意图,其核心是突出强调国家要集中精力于国内的转轨和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时间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在这个战略构想中,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将构成“稳定弧线”的骨架,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上海合作组织则为俄罗斯保持地区力量均衡、推动多极化提供战略依托。普京建立“稳定弧线”的对外政策能否成功,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对俄政策和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关键是俄罗斯能否获得它想从西方得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取决于俄罗斯能否尽快摆脱危机,推动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社会”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共产党人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宣言,这标志着"和谐"成为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分类的标准载入史册.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检验其执政能力的一个尺度.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界近30年俄国史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至今的30年是国内俄国史研究全面深入发展、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的一个时期.但是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偏差和问题,主要是:国别史名称混乱,忽视俄国历史传统与苏联历史的内在联系;帝俄时期(俄国史)研究不足,苏联时期(苏联史)研究不广;等等.进一步推进俄国史研究的发展,应在以下两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第一,打破学科界限,将俄罗斯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哲学和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有选择地引入俄国史研究之中,建立中国学派的"俄罗斯学";第二,俄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要特别注重借鉴俄国文学研究方法和文本资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廉政文化建设对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目前要着力进 行执政先进性建设。由国家这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决定,历史上的执政者无不以社会和谐作为执政的根 本。因此,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执政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标。确立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应当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在探索和努力解决共产党执政规律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是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新成果,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坚持“三个代表”,就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时代要求,领会“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指导、检验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19.
执政信任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石,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执政者的政治灵魂和政治生命.现代社会执政信任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基础性因素和相关性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执政公正、执政信用、执政能力和素质,后者包括执政者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制度化的民主、规则和法治.  相似文献   

20.
论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经历了神治、人治和法治三种治理模式.在共产主义社会,德治将成为社会的主要治理模式.在这四种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过程中,人类逐步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奴役走向解放.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日益得到彰显,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尊严和人格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