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踪的少女     
一 16岁的少女薛芳失踪了。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快地传遍了整个新桥乡。其实,4月13日上午,河南省永城市公安局接到报案前,她就已经失踪两天了。薛芳是永城市新桥乡初中三年级的在校学生,正值即将中考的关键时刻。据她的同学讲,近段时间,她在谈恋爱。作为饮食男女,“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问题是她正经历着一种失恋的痛苦。这痛苦使她饭不思,茶不饮,神魂颠倒。4月 11日晚,薛芳不知从哪里弄了一瓶酒,说是心里感觉很闷,一气独自喝下小半瓶。坏就坏在“跟着感觉走”,悔就悔在多喝了几杯酒,已经是夜里11点多钟了,她才醉醺…  相似文献   

2.
她们被称为“爱情教母”,用她们对一场场恋爱的诠释和讲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人。有人说,女人写作总是在写她自己。情书、细节也总泄露出她们真实的我。  相似文献   

3.
李慧杰安静地坐在我的对面,甚至从容地对我笑了笑。一个年仅24岁的农家女子,在短短两年之内竟接连毒杀自己的四任丈夫,无论如何,都是骇人听闻的故事。面对她瘦小单薄的身体,我无法想像她投毒时的疯狂与残忍,无法想像她面对一具具死尸时的镇定与从容。在她的心灵深处,难道就真的没有丝毫怜悯与同情,没有点滴的爱意?那么,这样一个女人,她心目中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也许是“爱情”二字触动了她,这个冷酷的女人,泪水纵横……少女的爱情幻灭了和许多女孩一样,少女时代的李慧杰对爱情充满了渴望与憧憬。在豫北汤阴县瓦岗乡瓦岗…  相似文献   

4.
手捧法院的判决书,殷小兰哭了。此前,因为一份荒唐的协议,这位刚从浙江某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的爱情,被一个购买了“男友”资格的人整整“绑架”了四年零一个月。在长达四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的爱情被肆意践踏,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在精神快要崩溃的时候,她终于鼓足勇气拿起法律武器,捍卫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尊严。“卖”了爱情去上学殷小兰1977年出生于安徽省广德县距县城有15余公里一个叫柳坝的小山村。柳坝四面环山,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是广德县出了名的穷寨子。1996年,殷小兰高中毕业后考取了浙江某大学,成为柳坝有史以来的第一…  相似文献   

5.
一位梁上君子和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鸽子写下这个标题,我忽然发现并不十分准确,其实在认识那个女人之前,他还不是一个梁上君子。1978年,在有了他的两个姐姐之后父母非要有个儿子不可的情况下,他出生了,一下他就成了爸妈的掌上明珠。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来什...  相似文献   

6.
2002车10月11日,对于浙江省杭州市亚博计算机服务中心财务部23岁的安徽籍姑娘殷小兰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法院的一纸判决书使她重新获得了恋爱自由,她再也不必勉强自己和一个她根本不爱的男人“谈情说爱”了!此前,因为一份荒唐的协议,她的爱情被一个购买了她“男友”资格的人整整“绑架”了4年零1个月。在精神快要崩溃的时候,她终于鼓足勇气拿起法律武器,捍卫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尊严。 11月5日,笔者在结束对殷小兰的采访后,专程前往安徽省某监狱采访了已被判刑1年的“爱情购买人”鲁阿东。  相似文献   

7.
苏艳芹:1966年9月16日生,北关分局灯塔路派出所片警她有头痛症、失眠。平日里就有吃药的习惯。这一次她吃了许多药,那些药足以将她的生命带走。她事后一直选择“吃药”这个字眼,她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她不想承认这就是“自杀”。“吃药”事件发生在他离家出走之后。她和他都是警察。一个在派出所,一个在刑警队。她的家不在安阳,他的家也不在安阳,他是跟姑姑长大的。他们一同吃食堂,一同聊思乡的苦,且互相关爱,她觉得他这个人老实,体贴人,对她挺好的,听说以前他也谈了一个女警察,不知为什么分的手。她是一个单纯的人,…  相似文献   

8.
把握时机     
有位知名哲学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气质。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事后,哲学家用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的好坏所在,分别列下来,才发现,好坏均等,真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他陷入了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他找出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难。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我该答应那女人的请求。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女人的父亲:“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  相似文献   

9.
刘辉,比较文学硕士,电视台记者。“一个理想的丈夫。”是的.这就是我对成功的看法。在许多女人的心中,她的向往与憧憬无非是爱情。  相似文献   

10.
巩亚萍与有夫之妇的老板好了五年,他不离婚的理由是,如果离婚他会把房子留始老婆,失去住所,没有“退路”。于是,巩亚萍悄悄买了房,装了修,置办了家具,他也住进来了,但她看到的并不是自己憧憬的景象。他依然不提离婚的事,而他老婆显然已知晓老公和她的一切,可奇怪的是,这个女人不打不闹。现在轮到巩亚萍坐立不安了:“我觉得我好像教他们两人合伙耍了,他不和我结婚,明摆着就是要玩我,而他老婆不哭不闹,好像是放任着自己的孩子在外面玩耍一样,我常常想,我是什么,建道成了他们两口子的玩具不成?”  相似文献   

11.
她放过猪,当过炊事员,赤着脚挖过公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灰姑娘”,后来也如童话里描述的那样,她遇到了爱她至深的挪威“王子”,拥有了许多女人羡慕甚至奋一生之力追求的物质和爱情,在“王子”的眼中,她活出了真实的自己,像一朵怒放着的花一样。只是不“安分”的她并没有在“王子”的毫宅中过着舒适奢侈的贵妇生活,仍然满世界跑着做她的摩梭文化大使,只因为她对5万摩梭同胞的爱,对5万摩梭同胞所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在巴西边境,住着哈姆诺族的两个纯性别的部落,分别组成男、女“王国”。 他(她)们至不统辖,很少往来。 他(她)们所以能够繁衍生息、至今不衰,完全靠着一种特殊的交往关系。 原来,每年中“男人国”的人都要有一次到“女人国”去,同那里的女人接触,寻找自己心爱的伴侣,其同度过数日“密月”。翌年,当男人再来“女人国”度密月时,便将女人生  相似文献   

13.
易靖茗 《台声》2014,(1):76-79
她在台湾17年,他在大陆17年,两个人都在对方的“家乡”扎下了根,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人脉,有了自己的习惯。但即使天各一方,爱情依然甜蜜,婚姻保持温度。她说,我们这才叫——  相似文献   

14.
文清在电话里说,她曾是个不光彩的“第三者”。直面相对时,我站起身,微笑着迎向她的目光。递过去一张面巾纸,示意她拭去脸上的细汗,然后给她倒上一杯冰镇柠檬水。一连串的动作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紧绷的面孔露出了微笑,从那感激的目光中,我知道她本性并不坏。“我不明白,枫到底有什么好?为什么竟有那么多的女人肯为他抛洒真情.为他伤心落泪?”刚一开口说话。她原来清澈的大眼睛迅速地潮湿了。  相似文献   

15.
有人戏称:爱情是本世纪的最后一个神话。当我的一个朋友嬉皮笑脸地对我重复多遍这句不知是何方人士说出的名言时,我从他脸上读到的是一种无奈和失望。我知道,他的内心深处仍渴望拥有真正的爱情。这位朋友对我说:现在爱情似乎泛滥成灾,我们又没有火眼金睛,无法分辨出其中的真和假。像我这样渴望得到真正爱情的人已经让“爱情”吓得退避三舍了;现代人谈爱情越来越技术化。我有过一次恋爱,但我现在想起来都后怕,那是一个漂亮温柔的女孩,她对我很好,一切都大方得体让我高兴,可有一天我在她那里发现一本教女人如何讨恋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杨丹在韩国“洋插队”时,亲眼看到妇女吃饭不上桌子的情景,那一刻,她深为自己是中国女人而庆幸:饭桌上,中国女人总是与婆婆、老公一起比肩挥箸,看过的电影里也少不了“李双双”这样的“铁姑娘”,妇女能顶“半边天”是那个年代的骄傲。她们生活在一个力图干掉性别的年代里,虽然现在的中国女人重新露出了肚脐和香肩,但那份由来已久的“刚性”至今仍有弥散。  相似文献   

17.
1在东北有河有溪的农村,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炎热的夏季,一些农家妇女,会在僻静的水边,在没有异性、同性也不多的情况下,怀着卸去一切束缚、回归大自然的心境,拿出猎奇的勇敢,脱得一丝不挂,然后在河水中洗浴。这时候,偶然有男人误闯过来“走光”了,女人会惊叫着慌忙以物遮体,男人也会不知所措地走开。之后呢?没有之后。因为当事者都会忘记那份尴尬。2000年6月22日,在黑龙江省木兰县大贵镇项家岗村,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同的是,女人已经知道附近有男人,可是她并不在乎男人也清楚附近有女人裸浴,但是他没有走开。大…  相似文献   

18.
她说“写作使我更孤独”,但却从没有因此而停下过手中的笔,没有停止过用小说写真实的爱情,用散文写真实的婚姻。不能说她的东西唯美,但一直觉得对于沉浸在爱情和婚姻梦想中的女人们来说,她们更需要真实。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第一女巨贪、省建筑六公司原副总经理(副厅级)蒋艳萍,有句耐人寻味的处世“名言”:“男人玩女人可以不讲档次,女人玩男人就不能不讲档次了”。“在男人当权的社会,只有懂得开发利用男人价值的女人,才能算是真正高明的女人。”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靠出卖色相,从下乡知青成为一家国企工厂的工  相似文献   

20.
张键是一个建材集团的总裁,因他妻子患有一种严重的神经分裂症而分居了。风流倜傥的他很快有了年轻的情妇。她叫孙琳,是个颇有魅力的女人,在本市一家高级宾馆工作。一天夜里,两人又在张键的别墅里幽会。事后,孙琳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听说去年年底你妻子自杀未遂?”“喔,她得了神经病,服了安眠药想自杀。”“当时报警了吗?”“没有。”“有遗书吗?”“有一封潦潦草草的遗书,至今我还保存着。”“那不正好吗?”“你说什么正好?”“可以再利用一次那份遗书啊。这次就请她真的自杀吧。”她神秘地一笑。于是在一个星期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