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普通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的高校招生工作,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学教育的改进以及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增加这方面工作的透明度,使各级教育及招生部门、高等学校、普通中学以及考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和掌握高校招生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和改革进展情况,从而争取到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监督,是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周洪宇 《民主》2004,(5):20-21
就世界范围而言,几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活力和改变社会、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高等教育提供最基本的有熟练技术和受过教育的人才,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确保真正的、依靠自身力量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当今社会变革的范围广、速度快,社会已经逐渐变成了知识型社会,高  相似文献   

3.
陈文军 《学理论》2013,(29):316-319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是与统一性高考招生制度协调并行的招生模式,有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选拔优秀人才,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我国当前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如下:保证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分层分类选拔、培养的原则;招考分离,扩大自主的原则;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唐秋红 《学理论》2010,(25):222-223
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招生和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两项重要工作。通过对高校招生与就业现状及关系分析,提出了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提高就业率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实行收费制度的思考杨凯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高等学校实行收费制度,逐步建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后大部分人自主择业的机制”尽快健全完善收费制度和与其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于推动高等学校改革,促...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主招生改革是在传统统一高考制度的基础上开展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传统统一高考制度的路径依赖.要克服路径依赖,必须推进基本制度创新,为自主招生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自1994年国家教委在全国部分高校推行收费制度改革——即公费与自费并轨以来,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舆论各持己论、褒贬不一。但其关注焦点则在其核心——家庭经济承受问题。时至1996年,并轨收费制度已在全国全面铺开,基本说来大势已定,国民对此的心态也已趋稳定,但具体的问题并不因此湮灭,较高数额的高校收费对全国普通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说,是轻是重仍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我们乘北京大学九六年新生入学报到之际,对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一次简略而直接的调查。为了增加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  相似文献   

8.
陈秀珊 《学理论》2012,(16):232-233
在西方发达国家,博士后作为科研队伍中的主力军,在科研事业中一直并且越来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经李政道教授的恳切建议,我国开始正式实施博士后制度。博士后制度的实施,对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无疑发挥出了强大的动力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愈发迫切,而现行高校博士后制度所凸显出来的问题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科技发展进步的趋势和需求。为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前景,必须对高校博士后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高等学校实行因材施教,加速人才培养,在教学制度的许多方面,作了改革的探索。这些探索虽然尚未完全成熟,有待于积累经验,但从试行的结果看,已使高等教育增添了许多活力。 插班制:一九八五年,武汉大学试行插班制。凡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具有或相当大专二年级水平,曾有论文、著作、文艺作品或其他科研成果的  相似文献   

10.
据悉,一项被称为招生“并轨”的改革新举措,今年将在以国家教委直属高校为主体的37所试点高校率先实施。它力求通过新的收费制度、新的招生计划形式和与之配套的新的奖、贷学金制度,向逐步建立“学生上大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后多数人自主择业”机制的改革目标迈进。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 双轨制需要改革 普通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一向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它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根本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因此也可以说,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是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不断进行渐讲式改革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教代会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各高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20多年的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而且还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同时有着一套较完备的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因此,目前教代会已成为高校广大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  相似文献   

12.
社会生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高校招生工作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招生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看好,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渐趋合理,长期存在的激烈升学竞争有所缓和。这是加快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国家为了解决由于招生过程中两类计划形式所导致的两种收费标准、两种录取分数线的“双轨制”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的困难而提出了“并轨”。所谓“并轨”,是指以建立科学的收费制度为标志的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它在招…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7)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愈发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展的专业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迅速。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除了教学活动中的优化,学生党建工作作为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直接服务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需要在转变育人观念、打造优秀党务工作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凝聚优秀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自成立以来就把吸引和使用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吸引优秀高等学校毕业生方面,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之路,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1980年特区建立到1996年累计接收院校应届毕业生4万多人,占全市干部的32.5%。现在优秀院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市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成为特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改革的回顾从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之日起,为使我市毕业生分配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分三个阶段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是主、客观的统一。对这一观点,我以为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优越性的客观性决定优越性的发挥,而人们又总是从优越性的发挥去认识优越性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优越性的发挥需要通过人们的实践,即通过人们的努力,正确运用和发挥优越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也就不成其为问题。近几年,为什么却成为问题了呢?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6.
人民联审员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1999年10月《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列入法院发展的规划之中;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提交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本文拟通过对审判权与陪审权相互关系的解析,从司法体制的角度来探讨人民陪审制的改革与完善,以期对这一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不愿孤独地埋头做事,怀有侥幸心理;盼着买张彩票,就能撞上天上掉馅饼的美事;盼着参加选美、选秀,一夜之间“成为名人”;盼着上了互联网,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盼着嫁个有钱人,少走些弯路,得到个“现货”。官员浮躁为政绩,百姓浮躁为成功,专家浮躁为名利……在当下的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8.
宦晓渝 《学理论》2009,(31):192-193
山寨现象是近年来非常突出的、从经济领域迅速扩展到文化领域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山寨春晚”因其独有的草根性、原创性以及与央视春晚挑战的姿态也备受关注,但声势浩大的“山寨春晚”最终落得黯然收场。本文将就话语权、节目忠诚和媒介传播的社会功能等方面从传播学角度对这一当前热点话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始于20世纪中期的中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虽然在改革之前两国具有相似的背景,但不同土地制度的选择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显然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即便在中国人民公社的实行弊多利少,但我们不能对其妖魔化。在此期间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为基础所进行的壮大和加强集体经济的作法不应该被全面否定。实践证明,中国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上仍然应该坚持和加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并选择适合中国的方式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20.
朱敏 《行政论坛》2010,17(5):90-93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从西方开始兴起的新的行政模式,作为传统的行政模式的替代者与之存在内在的价值冲突,由此催生出制度上的不断变革。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是其公共行政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