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美国“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一、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不是最近这两年才出现的。首先提出这种论点的人,当推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其论点集中表述在他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继他而起的是约翰·奈斯比特。他的代表作是1983年出版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他们的主要论据都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技术的发展和“从国家经济到世界经济”(托夫勒的提法是“民族国家的崩溃”)。随后,美国资产阶级报刊上不断发表一些经济学家有关“新经济…  相似文献   

2.
力压迫下个人徒然痛苦的挣扎及消解。由此引起人们沉重的反思: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人所创造的物质世界中,人的位置在哪里?人从一开始就是以群体的形式进化的,但是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冷漠到如同冷硬的墙壁时,这个群体还有什么意义?这就是这部作品在怪异的形式下向读者提出的尖锐问题。六、《秋天的日落》 这是一篇超验主义作品。超验主义原义是指真理超出人的经验范围之外。美国作家,超验主义大师爱默生却认为:在一个伟大的统一的总体之内有两层现实,一层是超自然的现实,一层是自然的现实。超自然的现实是…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的警察亚文化观 1.韦斯特利的警察亚文化论。1950年,威廉·A·韦斯特利在研究印第安纳州加里警察时在其题名为《暴力与警察》的论文中首次提出“警察亚文化”的概念。他试图用职业社会学的观点来“分离和鉴别制约警察行为的社会准则,并说明这些准则在特定情况下对警察行动的影响。”他认为,“警察中存在着一个强调保密和暴力价值的亚文化群。警察职能的某些基本方面使警察认为,说谎(即便在宣誓情况下)和滥施暴力是有理的。”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据新华网洛杉矶8月10日电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建筑师张学栋近日在美国圣地亚哥市召开的设计与流程科学学会“世界创新大会”上荣获“乔治·科兹梅茨基奖”。“乔治·科兹梅茨基奖”执委会主席阿提拉·厄尔塔斯博士表示,张学栋在《图·像思维———对自然·人·社会和谐共融关系的整体感悟》一书中提出的易·像学说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以及在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思维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张学栋在该书中把他对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融关系的整体感悟用108个图像与文字表达出来,既具有东方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  相似文献   

5.
为了表彰英国剑桥大学印度藉教授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0月14日授予他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阿马蒂亚·森于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湾,1959年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印度、英国、美国任教。现为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其主要著作有:《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1970),《论经济不平等》(1973),《贫困与饥荒》(1981)。出于对分配状况,尤其是对最贫困国家分配状况的特殊兴趣,阿马蒂亚·森对福利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从公共选择理论、…  相似文献   

6.
三、构成美国战略的三个“恒定因素”:理想、实力、手段一般都把乔治·W·布什政府上台后的国际战略,特别是“9·11”后的外交,归纳为极端美国主义的“新保守主义”。不论从它的政策表现和制定政策的核心班子看,这一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新保守主义”的外衣下,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美国战略的坚硬内核——现实主义。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国新保守主义政策的突出特点有三: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更迭别国政权。“9·11”事件使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由其对外战略的工作次重点变成了首要任务。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国土安全法》(2002年11月…  相似文献   

7.
知识价值论观点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美国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知识价值论”,引起学术界的轰动。特别是,随着经合组织提出“知识经济”概念之后,“知识究竟能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在中外经济学界引起广泛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新的理论。了解这些观点,对研究当前知识经济的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知识价值论”根据“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知识价值论”可分两类:一是“取代说” ,二是“发展说”。(一)“取代说”是指由于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必须用“知识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九八五年对十八至廿四岁青年的调查表明:在影片《突然袭击》中扮演哈里·卡拉汉警长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成了当前美国青年心目中的头号英雄。他的一句台词“你让我一天都感到痛快”,引起了千百万人——包括里根总统的强烈兴趣。喜剧演员埃迪·墨菲名列第二,他主演的《贝弗利希尔斯警察》上座率高得惊人。一位廿一岁的青年说墨菲“使我得到了娱乐。在这充满着令人沮丧事物的世界上,人们需要笑”。其次  相似文献   

9.
首届宋玉研讨会于1990年12月17日在湖北宜城召开。宋玉是战国时期继屈原之后杰出的辞赋作家,后人历来将他们两人并称“屈宋”。他的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载,有赋16篇;《隋书·经籍志》载,有“宋玉子集”三卷。这些作品,对我国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形象理论的局限赵炎秋美国当代批评家M·H·艾布拉姆斯认为艺术有四个重要因素,即作品、艺术家、宇宙、观众。围绕这四个要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文学本质论和四种不同的理论倾向。艾布拉姆斯的分析是有见地的,然而,正如保罗·德·曼所指出的,“洞察”总是与一定...  相似文献   

11.
美国女士莱恩·罗默是一个长相很丑的人:鼻子很长,还带着鹰钩;嘴唇很薄,很苍白;她的右眼上方还有一片紫色的胎记;她的其他地方也长得不太对劲儿。所以,说她丑,一点也不假。她小时候,孩子们经常取笑她,向她怪叫,以为她就像一个女巫。 现在莱恩·罗默说:“我是很丑,但我也很美,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灵魂。”如今这位36岁的女士发起了一场反对“漂亮主义”的运动。 在美国,有许多会遭到人们反对的主义:如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主义、老年主义(讨厌老年人)……现在罗默又给这个不短的名单加上了一个新的,这就是“漂亮主义”,即…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乔纳森·卡勒(JonathanCuller)新著《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①(LiteraryTheory:AVeryShortIntroduction)是介绍当代西方各种批评理论的基础读物,它以讨论各种理论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共有的主张,讨论它们之间那些重大的辩论,而不把各种“主义”或“学派”(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置于互相对立的立场为其主要特点。在书中,卡勒首先对于西方自60年代以来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作了总的介绍说明,然后他…  相似文献   

13.
王军伟 《前沿》2013,(18):45-47
霍布斯处处与亚里士多德为敌,他首先以为经院亚里士多德主义是造成人类“精神黑暗”的原因之一;他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自然观;他还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天然等级说”;他批判亚里士多德“城邦是出于自然的演化”的说法;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自然状态是国家产生之前人类所处的完满的状态,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却与此南辕北辙,霍布斯不遗余力地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建立自己新的哲学体系,同时这也是时代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上古时有一位高洁之士叫许由(一作许繇),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到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许由死后,葬于箕山,故箕山亦名许由山。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又据《太平御览》引《西征记》说“许昌城本许由所居”。这说明许由曾在今河南许昌一带活动。《急就篇·注》说许姓就是“许由之后”。 西周初,周武王把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姜文叔封于许由曾居住过的许(今河南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伯夷,《吕氏春秋》说…  相似文献   

15.
席楠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128-131
《赫索格》中的"自然"是犹太知识分子主人公赫索格悖论性认识论的客体化反映。它既象征着赫索格对"田园"传统和超验主义、个人主义的继承,也象征着赫索格作为犹太人对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盛行的美国社会的焦虑,"田园"幻灭为不受控的"荒原",他改造"自然"的试验受挫,最终他不得不回归社会。这一双重"自然"悖论也体现了美国犹太作家贝娄1960年代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16.
李渔 《观察与思考》2006,(19):62-63
《世贸中心》是今年第二部关于“9·11”事件的电影,前一部电影是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的《93航班》。但《93航班》的公映却曾遭到了许多美国观众的抵制,因为它将当时的灾难鲜血淋漓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而由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世贸中心》却给观众带来了另外一种感觉,因为它以一种沉默的方式折射了美国人在“9·11”事件中所受到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我所了解的“文明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了解的“文明的冲突”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倪世雄《文明的冲突》一文是美国哈佛大学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教授主持的“变化中的安全环境与美国国家利益”研究项目的直接成果。我第一次听到他阐述这观点是1993年2月在卢森堡举行的...  相似文献   

18.
据前不久美国《时代周刊》披露:“基地”组织的精神领袖、本·拉登的“欧洲大使”——阿布·卡塔达和他的妻子儿女,竟一直居住在英国北部一所由英国情报机构花钱为他购买的秘密寓所里,并且受到军情六处的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19.
雄奇·诡奇·奇丽·浪漫主义──论毛泽东诗词与唐“三李”诗的渊源关系江建高“唐代的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可谓摸到了诗的色味。”①毛泽东饱读诗书,含英咀华,深受中国古典诗词薰陶,尤爱唐三李诗,这是尽人皆知的。从公开刊行的67首毛诗中,可以看出他与三...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见到阿兰先生是在《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先生的办公室里。身着土黄色休闲裤,灰色马夹的他,有着欧洲人典型的深邃的双眼和高挺的鼻梁,尤其是那一抹“恩格斯”式的大胡子,使他看上去象一位英俊而潇洒的艺术家。阿兰·朱利安先生是法国的一位著名摄影工作者。因受其舅舅马克·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家)的影响,从小便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把摄影事业当作是自己的生命,辛勤耕耘。他曾作过世界许多著名杂志的图片编辑,也曾为举办各种类型摄影展览而奔波于美国、法国之间。这次,他接受《人民摄影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