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7年3月初,蒋介石调动西北军胡宗南、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等部34个旅共计23万兵力,从西、北、南三路分向延安大举进犯。 3月10日上午,我们接到旅司令部转野司的命令:新四旅迅速派一个团开赴延安机场,尔后迅速在宝塔山、清凉山飞机场一带构筑工事,准备打敌空降兵。当时我在新四旅16团司令部当侦察参谋。  相似文献   

2.
郝江东 《党的文献》2020,(1):98-102
由于史料缺乏,关于东北抗联教导旅历史的认知一直不够深入完整。从俄罗斯档案馆和历史文献集搜集到的四份相关档案,为东北抗联教导旅历史的探讨提供了新的可能。第一份档案是1939年4月15日由时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和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联名签署的给苏联远东边区内务与军事部门的命令,这份命令的出台标志着莫斯科对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策略发生转变。第二份档案是1940年9月30日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内务人民委员部发给莫斯科的一份电报,这封电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第二次伯力会议"。第三份档案是来自俄罗斯档案馆的一组周保中个人档案,这份档案反映出莫斯科关注过抗联教导旅的组建及领导人任命。第四份档案是1945年8月24日周保中给远东苏军总部最高统帅华西列夫斯基的请示信,这封信可以帮助厘清一些流传已久的说法,增进对抗联教导旅在远东战役期间真实活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1935年,中央红军发征经过草地后,开始遭到国民党中央军以及地方军阀和地主武装骑兵部队越来越频繁的袭击,敌人骑兵机动灵活,突击力很强,而红军战士缺乏打骑兵的经验,不知是先打马还是应先打人。1935年6月,红二师六团遭到马步芳部鲁大昌两个骑兵团的突然袭击,损失很大。各部红军也吃不少敌骑兵的亏。因此,如何打败敌人骑兵便成了红军日益紧迫的课题。红军总部发动指战员总结打击敌骑兵的经验教训,很快谱写并都会了士兵唱《打骑兵歌》:“敌人骑兵不可怕,沉着敏捷来打  相似文献   

4.
1941年11月28日拂晓,日寇南蒲旅团步骑炮兵3000余人,分东北、西北、西南三路奔袭塘马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旅部,企图一网打尽我苏南党政军机关。凌晨,白雾茫茫,塘马东北方向发现敌情。侦察员陈德三跑步回来报告:“敌人从行子桥方向来了!”我四十八团五连的哨兵立即鸣枪报警。瓦屋山方向,敌人山炮也开始轰击。战斗一开始.廖海涛政委亲自在塘马村西祠堂后边楼上,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敌人骑兵朝着塘马东北冲来,旅教导队顶住了敌人。敌骑兵立即转向从邵笪里向后周方向迂回。当罗旅长发现日寇来势凶猛时,立即指挥部队阻击,掩护旅部和苏皖区党  相似文献   

5.
1938年9月,日军集中兵力人举进攻我晋察冀根据地。我们八路军359旅718团集结在平型关和灵丘之间的东河南镇。12月下旬的一天,旅部命令我团和教导营、骑兵大队,在广灵以北50多里的张家湾伏击敌人。719团在广灵城西截断敌人退路,以消灭从广灵出发增援灵丘的一个日军大队。  相似文献   

6.
正1949年6月26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等人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应严格告诉杨得志,千万不可轻视两马,否则必致吃亏。"毛泽东连续使用了"严格告诉""千万不可轻视""必致吃亏"的严厉措辞,说明他对马家军的高度重视。联系毛泽东在电报中所强调的打两马"要准备付出数万人的牺牲"及后来的"打马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战役",都说明即使到了"秋风扫落叶"的战略追击阶段,毛泽东也从来没有轻视过作战对手,特别是马家军和白崇禧的桂系部队。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共有六个作战命令,按其内容可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一是小布设伏两个命令,二是龙冈大捷两个命令,三是东韶追歼两个命令,这些命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从电报和命令中看双方当时不同的战略态势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和共产党同时连续发出几封电报和命令。从这些电报和命令中可以看出双方当时不同的战略态势。先说国民党的。8月10日,蒋介石致电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各战区应注意下列各项:(甲)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扰,应有应战准备。(乙)并应警告辖区以外  相似文献   

9.
娄晶 《新长征》2011,(7):19-19
“满洲剿匪之花”指的是伪旅长索景清指挥的伪军部队,这个旅是日本人专门从热河调来“讨伐”杨靖宇领导的抗联队伍的。索景清旅下辖骑兵42团和步兵32团,班长以上职务均由日本人担任,是颇具实力的步骑混成旅。索景清仗着武器精良和镇压抗日武装有功,狂妄不可一世,大肆吹嘘要“包打杨靖宇”。然而杨靖宇率部仅在蚊子沟、长岗两次战斗中就把索景清旅消灭殆尽。  相似文献   

10.
7月30日至31日,通化市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针对这次抗洪抢险工作,通化市做到"六到位":一是领导重视到位。灾情就是命令。暴雨发生后,市委立即作出决定,各县(市、区)落实两名市级领导包保,现场指  相似文献   

11.
记者:2008年6月4日是"临汾旅"被中央军委命名60周年纪念日。请您谈谈"临汾旅"是一支怎样的英雄部队。戴学志:我们旅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我们旅是我军首次获得师(旅)级荣誉称号的部队。在1948年3月至5月攻打临汾战役中,在晋冀  相似文献   

12.
<正>1930年12月,第九军在河南改编完毕,就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全部离开河南到江西参加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围剿"。第九军军长王金钰,下辖第四十三、第四十七、第五十四师。第四十三师师长郭华宗,辖两个旅六个  相似文献   

13.
陈辉 《党史博览》2002,(5):53-56
人民解放军骑兵在历史上最多时达到10万骑士,1985年,我军由摩托化和机械化取代了骡马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已经消失.今天,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目的是为了展示我军过去的骑兵风貌,让中外人民了解、目睹现代条件下的这个古老的兵种;再就是担负影视片的拍摄任务.  相似文献   

14.
1945年秋,八路军三五九旅第二批南下部队正在河南漯河的时候,传来了大快人心的好消息: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了! 几天后,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央军委命令三五九旅和警备一旅快速赶赴东北,参加接管东北敌伪政权。为了赢得时间,决定从两个旅中抽调营以上干部120名和少数警卫人员,组成一支精干的小分队率先行动,向着关外昼夜奔驰。  相似文献   

15.
郭晓勇 《党的文献》2016,(6):109-113
长征时期,林育英发过一封抬头为"请转电四方面军国焘同志"的电报,落款为"十六日九时",但没有具体的年月。通过对电报内容的解读和对电报产生过程的梳理可以得出:这封电报发出的时间应该是1935年12月16日,这也应该是林育英到达陕北后发给张国焘的第一封电报。从这封电报开始,林育英承担起一个新的任务,开始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调解矛盾,对张国焘进行说服和争取工作。目前有研究者把这封电报的发出时间误判为1936年1月16日,这可能是将电报的个别字句与其他两封内容有一定关联的电报错误衔接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杨柳 《党史纵横》2007,(12):23-26
一1939年9月,日军集中两万多兵力对罗荣桓领导的我鲁中等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清剿。10月间,罗荣桓率部正准备向鲁南转移时,接到冀鲁豫支队(由八路军115师344旅一部组成,直属八路军总部指挥)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党委正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4大队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诱敌追击创造战机我军攻克开封,国民党党、政、军各界大哗。蒋介石慌忙由南京赶往郑州,重新部署中原战局。除个黄百韬之整编第25师北援克州外,严令邱清泉兵团及第4绥靖区刘法明部继续向开封攻击前进;严令被阻于周口店地区的胡难兵团迅速北上;命令在中牟地区的孙元良兵团伺机东进;并新组建第7兵团,由第6绥靖区副司令区寿年荣兵团司令,辖整编第72、第75师和新编第21旅,沿邱清泉兵团南侧,由民权地区经胜县、枯县迂回开封,企图收复开封,并在开封地区与华野主力决战。蒋介石认为,我军攻打开封的部队伤亡严重,必无力再战;各阻援部…  相似文献   

18.
1939年10月,为适应抗战的战略需要,在鲁西的罗荣桓率领部队向鲁南转移时,接到冀鲁豫支队杨得志等和苏鲁支队彭明治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常委正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彭明治的电报说,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主持此事的是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兼四大队政委王凤鸣。罗荣桓接电后,立即发电报命令王凤鸣立刻停止捕人杀人,同时,将杨得志等的电报转发给山东分局。这时,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和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正要率领一批干部去延安,将要路过湖西。郭洪涛考虑到这事与一一五师有…  相似文献   

19.
正"岳昌明,岳昌明,立即拉升,你已被3架敌机包围。"听到耳机里传来吴奇的声音,岳昌明立即把飞机拉升到7000米高度,两架美军F-86战机尾随不舍,吴奇见状立即开炮进行火力阻隔,一架敌机中弹拖着浓烟急速下滑……岳昌明脱险了,吴奇却陷入了3架美军F-86战机包围中。吴奇不慌不忙,迅速调整姿势,巧妙摆脱了敌机包围,正准备调转方向追击敌机时,狡猾的敌机却在我英勇战机面前逃之夭夭了。这是朝鲜空战中的一个片段;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一次以师级规模出动在朝鲜多场空战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20兵团是解放战争后期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三大兵团之一,因在1949年夏奉命解除进军大西北任务而留驻华北,布防渤海湾和卫戍京津,被誉为"首都兵团"。华北3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3兵团。1948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命令:华北军区组建西进兵团,以远征绥远,配合东北决战。该兵团由军区直属的北岳1纵和由2兵团抽调的2纵(欠第4旅)、6纵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