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周恩来是张爱萍衷心敬仰、终生拥戴的良师益友和卓越领导人。从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疗伤后重新步入军旅直至"文革"时期身陷囹圄后多次垂询,在漫长的岁月里,张爱萍深深感念周恩来对他的真诚信赖和特别关爱。同时,在长期密切的交往中,周恩来博大的革命情怀、高超的领导艺术及严谨的自律品质,都对张爱萍产生极大影响,乃至许多人认为张爱萍身上有周恩来之风。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的亲密搭档1925年,张爱萍在家乡四川达县参加革  相似文献   

2.
张莉 《世纪风采》2011,(4):26-31
张爱萍是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军中名将,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3岁担任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24岁参加长征,45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从热血澎湃的进步青年到排长,再到将军;从司令员、政委到国防科委主任,再到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从善于战前指挥,到勇任前三次核试验总指挥,  相似文献   

3.
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在土地革命斗争中诞生和壮大起来的青少年群众组织.它由共青团直接领导,其性质“是团的预备军,是团的附属组织者”.同时它与红军有联系,是一种“半军事的组织”,“红军的后备军”,“中国反帝运动与土地革命斗争的战斗队伍”.①这种组织,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建立,而苏区更为普遍.福建各苏区的少先队,最早是在闽西出现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培养青年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把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为培养青年的核心目标.第二,始终以理论教育和实践培养作为培养青年的重要方式.第三,大力提拔使用青年干部是培养工作的重心.第四,始终将共青团作为培养青年的重要组织载体.第五,关心青年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张爱萍(1910~2003),四川达县(今达州)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营长、大队政治委员。1930年冬起任共青团闽西特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央局秘书长,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6.
上海作为中国内地青年组织发育发展的典范,代表了中国青年组织成长和发展的一条路径;而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由于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则代表了中国青年组织成长的另一条路径。通过上海与港、澳、台三地青年组织成长与发展的比较,证实了上海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在青年组织内涵的界定、历史成长、组织规模、成长逻辑、与政府关系、活动范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同时,上海与香港、澳门、台湾的青年组织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成为双方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卓雯 《党史纵横》2009,(12):41-44
张爱萍将军出生在四川达县张家沟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里.他16岁加入青年团,18岁转入中国共产党,19岁成为红军基层指挥员,24岁参加长征,25岁担任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总队长,45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从排长到将军,从司令员、政委到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从善于靠前指挥,  相似文献   

8.
任浡 《世纪桥》2009,(15):75-76
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上海青年群体的分化出现了多种趋势,按照不同需求和追求而成立的青年自组织也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青年加入,给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上海青年自组织的基本特点、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如何推进上海青年自组织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青团》2020,(1):18-19
近年来,江苏共青团按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相关要求,着眼构建党领导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先后实施青年社会组织"111工程",在全省分期分类分层次培育领军型、示范型、成长型青年社会组织;成立"三社合一"专项工作组,全面推进社会组织、社工、社会公益项目的"三社合一"工作等。  相似文献   

10.
正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加入中国少先队组织,只有当上少先队员,才能佩戴红领巾。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染有烈士的鲜血,它象征着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劳动童子团在艰苦的环境中,怀一腔热情投入革命事业,经历血与火的考验。那时候,我刻苦学习,处处帮助别人,并向老师递交了加入少先队的申请书。很快,我的申请被批准,那年"六一"儿童节,我正式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河北省迁安市共青团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聚焦诉求、精准施策、创新服务,青年社会组织建设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在迁安落地落实。聚焦引领凝聚,加快构建全市"同心圆"将青年社会组织建设作为深化共青团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广泛联系、精心培育,探索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的青年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引领青年运动的光辉典范。这一时期,基于吸纳革命力量和继承优良传统的动因,党加强了青年工作的领导实施。通过转变共青团的工作方式与组织形式,团结凝聚青年;恢复创办刊物与领导文艺创作,动员宣传青年;创办各类青年人才培养学校,教育训练青年。由延安时期青年工作的成功实践可知,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途中要遵循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根本原则,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加强青年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建设,突出忠于祖国、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以铸就党的青年工作新辉煌。  相似文献   

13.
青年共产国际(也称青年国际或少年国际)在1924年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东方各国应在共青团组织之外新建“群众民族革命统一青年团”,作为全国性政党来领导民族革命青年斗争,并就中国另建民族革命统一青年团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和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取消青年国际关于另建民族革命青年组织的决议。  相似文献   

14.
列宁青年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要从四个方面科学论述了青年理论,即青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青年的成长进步必须参加社会实践、重视青年组织的发展、鼓励青年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这些精辟而深刻的论述,对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辩证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普遍且表现活跃。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管理存在管理者缺乏对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关注、理论认知与现实实践的反差、对网络自组织活动引导与服务明显不足等现实问题。主体间性思想教育模式是适合目前网络青年自组织活跃的新范式。学生管理者可以通过成为学生经常参与的网络自组织成员、依托骨干学生建立与培育网络青年自组织、建立学生自治的正式互动平台、建立立体网络沟通方式、强化现实青年自组织主导网络青年自组织五种途径来建构网络主体间性思想教育模式,这也对高校学生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青年实话》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简称少共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于1931年7月1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永丰县龙岗创刊。少共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少共中央局秘书长魏廷群先后担任主编。少共中央局领导人顾作霖、凯丰、张爱萍、陈丕显以及曾镜冰、萧华、刘志坚等经常为该刊撰稿。1933年初,上海少共中央迁入中央苏区与少共苏区中央局合并后,《青年实话》成为  相似文献   

17.
正抗日战争时期,我先是在娘子关镇吊沟村当儿童团长兼少年先锋队长,1943年2月开始担任小区儿童团长、青年小区委员(半脱产)。我所在的小区位于娘子关北部,是晋察冀边区平定县第二区东半区(简称东区),有10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1945年7月,不满17岁的我加入中国共产党,调任西家庄村小学教师,1949年3月随军南下到湖南、广西工作。现特撰这篇抗战回忆文章,留给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张爱萍的当“宫”经 开国上将张爱萍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革命生涯中担任过许名重要职务;但他与别人不一样。他当“官”的特点是就低不就高,就实不就虚。 1931年9月,苏区中央局党代会结束后,组织上调张爱萍任少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却向组织要求:对省委的工作我不熟悉,我只当宣传部长不当副书记。组织上同意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爱萍上将(1910-2003)是卓越的革命家、军事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惨遭迫害,被批斗、囚禁达6年之久,并使左腿致残。但他刚直不阿,正气凛然,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5年3月,张爱萍出来重新工作,担任国防科委主任。他抱病忍残,拄着拐杖,背着氧气袋,奉命整顿“文革”重灾区——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厂所科室。  相似文献   

20.
胡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殷切期望全国各级共青团组织要适应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和自身建设,更好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作为党绝对领导下人民军队中的各级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胡总书记重要讲话,必须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