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耀邦(1915-1989),湖南浏阳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1949年,他随贺龙率领第十八兵团进军西南,解放西南,开始了与大西南的深深情缘。此后至1952年秋,胡耀邦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兼川北军区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川北建设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2.
正1952年7月、8月之交,胡耀邦由川北区(当时四川省分置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省级行政区)党委书记兼行署主任任上,调到北京重新安排工作。北京从此成为胡耀邦大半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川北是胡耀邦十分留恋的地方从1950年2月至1952年7月,胡耀邦主政川北区两年多,政绩突出,收到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西南局和毛泽东、邓小平对他工作加以肯定、表彰的文电20余件。在川北,胡耀邦工作繁忙,心情舒坦。在这些日子里,他逐渐熟悉了自己的上级——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胡耀邦和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3.
正邓小平生于1904年8月,胡耀邦生于1915年11月,邓长胡11岁。他们两人相识于江西中央苏区时期,真正交往开始于1949年。1949年初,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的十八兵团进入四川作战不久,便正式编入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二野战军。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胡耀邦任川北区委书记,直接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1952年7月,邓小平与胡耀邦差不多同时从西南调入北京。邓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胡任中国新民  相似文献   

4.
铿锵之声言犹在耳回忆胡耀邦同志解放初期在川北的讲话片段张伯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1950年春到1952年秋,担任川北区党委第一书记、川北行署主任、川北军区政委,集川北党政军要职于一身。他作风朴实,讲求实际,经常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参加各种...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5,(11)
<正>1950年2月至1952年7月,胡耀邦主政川北区。恢复和发展经济,使人民摆脱贫困是他的中心工作。当时的工作重点放在恢复农业生产上,成绩相当明显。以1952年的农业生产统计情况来看,与1949年相比,粮食增长132%,棉花增长150%,蚕丝增长120%。在地方工业的发展上,也相当显眼。全区的发电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川北的煤矿业、南充的丝织业稳步发展。胡耀邦当时工作异常繁忙,心情却是舒坦的。在这些日子里,他逐渐熟悉了自己的上级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正是由于主政川北取  相似文献   

6.
胡耀邦投身革命后,长期从事青年工作和部队政治工作。抗战期间,他一直在延安总部机关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又在华北部队任职多年。新中国成立后,曾三度担任地方一把手。这三次任职,尽管时间都不长,但对他的成长历练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出任川北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1949年12月初,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率部随贺龙从陕南进军大西南。  相似文献   

7.
<正>1949年四川解放后,中央撤销四川省建制,设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署(省级行政区),胡耀邦时任川北行署主任,行署驻南充。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行署撤销,胡耀邦调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川北行署旧址作为四川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前身)校址。胡耀邦离开南充后十分关  相似文献   

8.
1949年12月27日,成都宣告解放。12月30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和兵团其他领导分乘吉普车,在万众欢呼和喧天的锣鼓声中驶入成都市。看到盛大、隆重的欢迎场面,胡耀邦心中涌起了一种难舍的殷殷之情。他知道,随着成都的解放,自己多年的戎马生涯也将随之结束。因为早在12月中旬,中共中央西南局已任命他为川北党的临时工委书记,授命由他主持川北新生的革命政权。  相似文献   

9.
正1950年2月20日,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到达南充,担任中共川北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川北区人民行政公署委员会主任、川北军区政治委员、川北军区党委书记。24日,南充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25日,胡耀邦在会上作《川北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人民的新川北而奋斗》的讲话,提出肃清匪特、加强春耕恢复生产和迅速完成公粮征收的三大任务。要完成任务就必须动员广大群众,而要动员群众,宣传工作是前提,办好报纸又是做好宣传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胡耀邦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曾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新中国成立初期,35岁的胡耀邦任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和川北区人民行政公署主任,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省委书记。在主政川北的2年间,他秉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开创了川北建设的新局面,使川北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主政川北期间,为川北高等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公立川北大学的合并与扩建、专业设置与教学改革、师生思想改造等诸方面,不仅亲自领导制定了专门政策,而且深入学校,关注教育政策的实施。胡耀邦在川北期间对高等教育所作的努力与实践,不仅推进了川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于今天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川北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以后,共产党内有些同志误以为统战工作可以减少了。共产党外有些民主人士怀疑,共产党的圈子,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小了?针对这种情况,以胡耀邦为首的川北区党委1951年10月在南充市召开了全区统战工作会议。胡耀邦在会上讲:“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长期的。统一战线什么时候不要了呢?大概是共产党也不要了的那一天。”与裴昌会的友谊1950年8月,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第七兵团经过民主改革和整训,奉令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原兵团司令裴昌会在整训结束后,向贺龙司令员提出要求转业到地方工作。这月底,裴昌会到重庆,在西南局…  相似文献   

13.
三次聆听胡耀邦教诲陈立卓我在乐至县工作,曾三次忝列教模代表,到南充出席川北行署文教厅召开的会议。每次都荣幸地受到了川北行署胡耀邦主任莅会的谆谆教诲。1951年春节期间,我和乐至县的教模代表及工农学员代表共计五人,步行400华里,去到南充参加川北行署立...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来,人们鲜见胡耀邦在影视作品里的形象。如今,第一部以胡耀邦为主角的电影——《青春激荡的年代》在全国上映。电影中的时间被设定在1952年到1957年之间。历史上的这段时期,胡耀邦担任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电影镜头连接了历史和大银幕,讲述了那段时间里他和青年之间的故事。不准称呼官衔,见面一律称同志1952年6月,主政川北的胡耀邦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务于7月底抵京"。随  相似文献   

15.
主政川北的胡耀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锐 《党史天地》2006,(3):13-18
曾经是红军长征时期的“红小鬼”。曾经戎马生涯、南征北战。新中国甫建,时任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被委重任,主政川北这一当时的省级行政、军事长官。为了稳定川北,他以出色的军事才干全力肃清匪患,以保障川北人民的安定生活……为了发展川北经济,他不拘一格,大胆起任贤能,健全各级领导班底……他慧眼独具,改建了川北大学,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为川北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作出了贡献……胡耀邦的人,人如其名,光耀神州,光耀华夏。  相似文献   

16.
钱江 《湘潮》2008,(9):10-13
1952年8月,原川北区党委书记胡耀邦来到北京,就任团中央书记。  相似文献   

17.
胡耀邦与农民赵本健金青禾胡耀邦同志离开他工作过的川北已40多年了,但他时时处处心系人民的高尚品德,却在当年川北行署驻地四川南充的干部、群众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南充市新建乡西门坝村老农民赵本健,一提起胡耀邦同志,就抑制不住感情的激动,双手颤抖地说:“哎...  相似文献   

18.
正胡耀邦从一名"红小鬼"成长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其间经历了无数次职务变动。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走上高级领导岗位的多次职务变动中,尽管有时出于各种考虑不大情愿,但都服从组织安排,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和人格魅力。不愿当团中央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耀邦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兼川北军区政治委员、川北行政公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胡耀邦主政川北行署近3。我当时是团川北工委的青年干部,近距离接触耀邦同志,对他的道德风、工作作风至为佩服。几十年了,一往事时时在脑际萦绕,挥之不去,成我做人行事的楷模。现追记其中部分,以飨读者诸君,也是对老领导的思念。一到任就遭土匪袭击西南解放后,原四川省(不包括现安、西昌等地)被划分为4个相当于一级的行政区,秦岭及大巴山南麓至四川盆地北缘这一大片土地,属川北行政区。该区共1750万人口,辖1市35县,9万平方公里。既是老革命根据地,又是贫穷落后的新解放区,治理、建设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将这个任务交给十八兵团政治部…  相似文献   

20.
“如果选不出‘高人’,矮点的也可以嘛!比如说,我就不是‘高人’,党中央、西南局却调我到川北来当头……”胡耀邦早年虽然只读过初中,但他天资聪颖,酷爱读书学习。在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中,每当部队解放一座城市,胡耀邦都要搜集一些历史、地理或其他方面的书刊学习。由于勤奋好学,他逐渐成为知识渊博、出口成章的大家。胡耀邦讲话,通常不用讲稿,而是根据会议的性质、任务和不同听众对象作即兴演讲。每次讲话,他总是胸有成竹,经过缜密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和大家想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讲述,不空发议论,也不说应景式的套话,因此讲话很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